03教本、03地信、03环本《经济地理学》试题(A卷)答案要点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各组概念(4×6=24分)
刘老石
玻璃腻子
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称为区域性因子,如运费,是形成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
朴东生
2、门槛人口与补充区域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心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或接受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区域。
3、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4、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的产业叫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是在区经济增长中对总量增长影响大或占比重大的产业。
5、经济类型区与综合经济区
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如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等。
综合经济区是指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一般所指的经济区即为综合经济区。
6、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经济活动全球化是人类经济活动或某产品生产过程、服务等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
的过程。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各国通过一定的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的形式或过程。
二、简答题(8×6=48分):
1、试述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1)经济活动(生产与服务)都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企业获得合理利润,这一规模是由需求决定的,也叫需求门槛。重工业的需求门槛高。(2分)
(2)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大城市巨大的消费市场提供了规模经济的前提。(3分)
(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大城市同样优于中小城市(3分)
2、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则是什么?
答:在城市附近,种植笨重而体积大的产品或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
(3分)由内向外,随着距离城市的距离增加,种植相对于农产品价格而言运费相对小的农作物。(4分)。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1分)高雄捷运
3、根据折衷理论分析跨国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答:邓氏认为: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优势,则企业可将其转让以获取利益;(2分)如果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出口产品获取收益(2分);只有当企业在内部利用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跨国直接投资才会发生。(4分)
4、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答:乘数作用:经济增长中投资对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3分)。加速原理:投资是产量或收入变动率的函数,产量或收入变动率增长,投资将加速增长,反之投资将加速减少。即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或收入变动率。(3分)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使经济增长出现了周期性变化。(2分)
答:(1)理论基础:梯度推移理论以产品的周期理论为基础。根据产品周期,把经济部门分为兴旺部门(处于创新成长阶段)、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部门)。(3分)
(2)基本观点: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优势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为高梯度区域,若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向低梯度区域传递推移,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传递推移。(3分)
(3)梯度推移理论在中国的表述: 各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首先要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先发展一步,然后逐步向处于二级、三级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推移速度加快,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2分)。
6、简述汽车工业的产业特征?
答:产业关联度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度高、就业容量大、负面外部效应突出。
三、论述题(14×2=28分)
1、根据韦伯运费指向论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根据韦伯运费指向论,工厂区位应位于运费最小地点。而最小运费区位的确定依据如下法则:(1分)
(1)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与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利用上述原料指数或区位重量得出一般区位法则:
吉林大学农学部A、原料指数>1(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分)
B、原料指数<1(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2分)
C、原料指数=1(区位重量=2)时,工厂为自由区位。(2分)
推论:A、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1分)
B、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1分)
跨国采购网挂机平台C、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1分)
(2)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一个三角形(如图);(2分)而当原料地为多个,且不同市场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多边形(如图)。韦伯采用了范力农构架推求最小运费区位。即最小运费点是区位三角形的重力中心。(2分)
2、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答:(1)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产业结构的变迁。(4分)
(2)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迁。(4分)
(3)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区域结构的变迁。(3分)
(4)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增长方式的变化——区域结构变迁。(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