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

阅读: 评论:0

3 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
1 以民为本
  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完善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与城市公园系统、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历史保护相结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要有助于城市生活魅力、工作魅力和城文化素质的提高。坚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生态恢复的角度、居民生活的角度、城市经营的角度、产业经济的角度、町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旅游、发展旅游,稳固旅游发展的基础。
2 因城而异
  不同性质的城市、不同自然条件的城市、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市,不同区域背景的城市,旅游发展的市场条件与经济基础不同,其旅游发展的对策与规划策略也不相同。对于我国来说,东西部、南北地区差异比较大,气候、水文、地形、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城市发展旅游的潜力与方向;政治小心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工商业城市、热带城市、寒带城市等不同类型的城市资源特不同、客源市场基础不同,旅游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领土主权3 产业一体化
  这是由旅游业的依附性所决定的,建立以旅游业为导向的与旅游业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产业一体化规划对策。城市发展旅游业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就业机会和旅游企业、服务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性产业,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对经济、空间结构变化具有一种潜在的催化作用(Kyong-11 MoonChang-Ho Yim2000),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种产业。
  旅游业是供给、需求及其相关支持产业组成的复合系统,包括旅游活动层面上的游憩系统和服务支持系统,经营管理层面上的企业系统与管理系统,空间层面上的点、线、面系统与网络系统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是旅游系统的环境。组成旅游系统的主要要素有:旅游吸引物与游憩活动;游憩设施与环境;接待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与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企业;宣传促销和信息服务;旅游管理部门。
  旅游系统的结构主要有管理结构;资源结构;行业结构;游憩活动结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
  城市旅游的有效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些要素与结构的和谐发展基础上,旅游规划必须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方法论基础,以旅游系统为对象,运用系统分析与综合原理,进行分析评价,优化旅游系统结构,调控旅游系统的运行。旅游区规划不仅仅是用地规划,还包括市场、资金、地区关系处理以及管理等内容,通过规划明确旅游区主题、项目与形象,协调好政府、发展商与地方居民相互关系,实现一体化发展。
4 区域一体化
  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其旅游发展承担重要的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资源共享,线路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中心地体系化。城市旅游规划必须从区域的角度规划城市,树立城市旅游规划的区域观,这是由旅游市场规律和旅游区位特征所决定的。
  城市是一本书,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口味,旅游规划就是要为外来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检索系统,快速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客流量、消费水平与满意度是判断城市旅游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而这三个要素均与市场密切相关,一方面城市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确定能够吸引什么样的市场?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根据主流市场的需求开发相适应的产品;第三,要引导市场需求,要创造先锋文化,引导时尚,引导国民生活方式的健康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实质上是对旅游市场的竞争,长江三
3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阿尔比派
沈氏家族
角洲地区各旅游城市与旅游景区对客源市场的竞争的结果就是达成一致的共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15+1联手共赢。
  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区位因素权重最大。区位沦是产业布局与城镇聚落和区域的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产业,其空间布局与项目选址、旅游路线安排等同样存在区位优化问题。
  41 市场结构与市场区位
  旅游地客源市场一般都有三级结构:一级市场(基本市场)、二级市场(开拓市场)和三级市场(机会市场),其中一级、二级是最基本的市场--xW域市场,是旅游地客源市场的主体,占的份额最大,也最稳定,大型旅游项目开发应依据市场结构的一般特征,选址于客源市场潜力大、交通方便的地域,即经济发达地区,以保证正常运行的门槛人口。
  42 门槛距离与行为区位
  格雷码 城市居民外出旅行从事户外游憩活动,存在一个门槛距离即随距离增加,游憩人数增多,递增与递减的节点离城市的距离即门槛距离,超越这一门槛距离,呈现距离衰减现象,不同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门槛距离也不相同:发达地区门槛距离大,距离衰减曲线平缓;落后地区门槛距离小,距离衰减曲线陡峭。同一城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门槛距离也不相同。门槛距离的大小直接影响郊区旅游项目的选址和竞争能力。由于时间区位的作用,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优势逐渐被淡化,郊区旅游开发必须从区域整体角度寻求特。
5 能动性
  城市旅游规划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对辕市空间布局、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设计与建设、城市功能区、城市郊区、城市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提高旅游规划在城市发旺战略决策中的地位。必须对城市事件与城市旅游项目及其空间布局提出富有创意的策划,不应是被动地对现有旅游吸引物的简单分区与组合。
6 可持续发展
  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全球旅游持续发展大会提出《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发展组织等共同在西班牙召开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需要;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学的需要。具有5个目标: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保证人与人之间对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平凡见证伟大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这些对于城市旅游发展来说,一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二要对旅游发展项目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把不利影响通过规划限制到最低限度;三要把握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保证旅游地开发能够满足需要,供需平衡,具有持续的魅力;四要制订保证旅游发展项目与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的设计与建筑标准;五要把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参与城市用地平衡。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业是一种资源消耗性产业,对遗产、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都有很多负面的冲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求旅游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负面的影响,要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的动态发展观与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的统一,长远战略与近期发展的统一。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6:1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81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城市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