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 |||
时 期 | 人口变化特点 | 原 因 | |
农业革命之前 |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 生产力 水平低,死亡率 | |
高 | |||
农业革命期间 |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较 | 生产力 水平提高,医疗 | |
快 | 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 ||
工业革命开始 |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 | 生产力 、生活质量不断 | |
后 | 快 | 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 |
4、 20 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理解记忆) | |||
过去 100 |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 | ||
水平 | 人口增长特点 | 原因分析 | 今后变化趋势 | 典型国家举例 | ||||
比较稳定,一 | ||||||||
发达 | 保持较低水 | 增长缓慢 |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 些国家的人口 | 俄罗斯、德国、 | |||
国家 | 平 |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 数量还会逐渐 | 日本 | ||||
减少 | ||||||||
人口增长很 |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 人口增长开始 | ||||||
发展 | 快,世界新增 | |||||||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 趋于缓慢,很 | 中国、印度、 | ||||||
中国 | 水平较高 | 人口中,发展 | ||||||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 | 多国家实施人 | 巴基斯坦 | ||||||
家 | 中国家占到 | |||||||
死亡率下降 | 口控制措施 | |||||||
80%以上 | ||||||||
措施: 发达国家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 发展中国家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
7、人口增长模式由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 | ||||||||
公式: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 ||||||||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 ||||||||
人口增长模式 | “高高低”模式 | 高低高(过渡模式) | “三低”模式 | |||||
特 | 出生率 | 高 | 高 | 高 | 低 | |||
死亡率 | 高 | 高 | 低 | 低 | ||||
点 | 自然增长率 | 极低 | 较低 | 高 | 低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 |||
人口增长 | 极为缓慢 | 快速增长 | 零增长或负增长 | |||||
生产力水平 | 不 断 增 长 | |||||||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 [记忆 ] | ||||||
迁移原因 | 特 | 点 | 迁移路线 | ||||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 |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 |||||
二战 | 本主义发展 |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 |||||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 | |||||||
前 |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 | 3.东亚、 南亚人被招到美 | |||||
开发地区 | |||||||
线开辟 | 洲 | ||||||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 |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 数量级 | |||||
二战 |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 国家 | 2.南亚、 南欧、非洲人到 | ||||
后 | 2.定居移民减少, 流动 | 西亚打工 | |||||
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 ||||||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 ||||||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 [记忆 ] | ||||||
迁移原因 | 特点 | 迁移方向 | |||||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 | |||||||
20 世纪 80 年 | 1.计划经济体制 | 有计划、有组织 | 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 ||||
代中期前 |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地进行 |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 | ||||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6:0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8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