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光,于是便有了光

阅读: 评论:0

刘功臣
我爱光,于是便有了光
作者:张巧
来源:《戏剧之家》单增李斯特菌2015年第21
        【摘 要】孟京辉是当今中国炙手可热的戏剧导演,从一开始的普遍好评到如今的备受争议,孟京辉的变化也代表了中国话剧市场的变化。《我爱XXX》是孟京辉1994年创作的一出实验戏剧,可以说是孟京辉最具实验性的戏。而这之后的作品,实验性慢慢淡化,商业性越来越强。
        【关键词】孟京辉;实验戏剧;《我爱XXX郑博闻》;先锋;商业戏剧
        中图分类号:战地恋歌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015-02
        一、孟京辉的实验之路
        20世纪90年代初,年轻的孟京辉是一个愤青。他和他的伙伴们,青春热血,叛逆激情,渴望与众不同,因此实验戏剧成为他们表达自我的工具。《等待戈多》演出的取消对孟京辉来说大概毕生难忘。孟京辉与张扬、施润玖、刁亦男、廖一梅等人筹划在80年代的最后框剪结构
一天在操场上上演荒诞戏剧大师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但是学校得知后多次制止,跟学校几次周旋也无法实现。取消演出后,几个人以踢球的方式,完成了《等待戈多》的演出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终于,在毕业前夕,孟京辉如愿地在学校上演了《等待戈多》。荒诞戏剧对他而言并不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他不想讨论生命、生活、信仰这些问题,他只想通过舞台通过戏剧表达自己的心声——上海铁路医院年轻的叛逆与愤懑。
        孟京辉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后,组建了穿帮剧团,第一部公演的话剧是《思凡》——根据明朝无名氏传本《思凡·双下山》及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有关章节创意改编的实验话剧。受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影响,孟京辉在舞台美术方面追求一种视觉冲击力,把毫不相关甚至是彼此冲突的要素并置,造就一种怪异和捉摸不透的观感。在其后的《阳台》中,孟京辉有意识地创造各种各样的视觉冲击力,将舞台搞得异常破烂。一来是做戏资金有限,二来也是为了达到一种强烈的反差和视觉冲击。《阳台》的台词很华丽,但表达的东西却是腐烂的、不堪的。因此,舞台美术和服装设计支离破碎,却有了更好的效果。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孟京辉。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5:4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8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戏剧   实验   舞台   视觉   话剧   表达   学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