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
第11卷第4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 ′an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 (S ocial Sciences Editi on)假死>线粒体
Nov .2008
Vol .11No .4 收稿日期5
作者简介张化新(53—),男,吉林长岭人,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读《等待戈多》
张化新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语言在传统文学创作中与权威的解释相一致。但在荒诞派作品中情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语言失
去了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功能,只成为一种能证明发声体存在的声音。这种失去审美性的“贬值了”的语言,它所展现的情景,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却具有一种深刻性,一种悲剧意识的深刻和使人通过震撼而达到振奋的深刻。这正是荒诞派艺术对语言功能荒诞化处理所取得的非荒诞化效果,也可称其为对语言功能异化处理的非异化效果。 关键词:语言;荒诞;悲剧的境界;非荒诞化效果中图分类号:I 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7X(2008)04-0016-03
语言是什么?它的功能何在?根据权威的解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P390)四种形态和教育惩处相结合的认识
其功
麦子店街道办事处能是“表达意思、交流思想”。[2](P 1258)
作为语言艺术样板的文学创作,在实现语言功能方面,应该是最充分、最经典,也是最敏感的。在中外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们,在运用这一工具表情达意的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3](P41)
这里表达的是对人、对人类的明确无误的赞美,是在探寻追索人是什么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辨。而大诗人雨果在“描写人心的诗篇”中曾写道:“人心是怪想、贪婪和企图的混合,是梦想的熔炉,是卑劣思想的巢穴;是诡辩的魔窟,是激
情的战场。”[4](P320)
这里的语言,既是对主人公是否要自首所引起的内心剧烈的矛盾斗争的描叙,同时也是作者本人对人心、人性的认识,表情达意都很清晰,可说是情浓意深。在这里,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基本是一致的。
进入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语言为中心
知网股东的,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成为其重点。在他们的语言表叙中,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中,两个流浪汉戈戈和迪迪莫名其妙地在一起傻等戈多,但戈多是谁?为什么
吉林大学法学院要等?能不能等来?一切都是未知数。因此,等待本身就是荒诞的。在这样的环境或曰文化背景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只能是处于孤独的境地之中,而作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主体人,却是最需要和别人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他们最怕的就是在精神上情感被世人抛弃。这样,两个主人公为摆脱这种可怕的困境,就要不断地用语言进行“交流”,但他们彼此之间实际在交流着根本不可能交流的“思想”,因为他们就没有思想。正因为没有思想,也就没有信仰。本来“人生原是靠着信仰才变得有意义”,[5](P9)
因此他们的生活没有感情,也没有意义。这样,语言作为发声主体所发出的声音,只证明了发声体是个活着的存在物。语言已失去了传统的作用,它在人与人之间构成不了一个交流的桥梁。在《等待戈多》的第一幕,爱斯特拉冈面对只有一棵枯
树的乡间小路说了一声“美丽的地方”。[6](P299)
如此
6
:2008-08-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