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美学2020/08
诉求对象
电视剧是“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个人经验与公众经验、艺术作品和神话创造、个人表现与计划生产、神圣的和亵渎的混合体”[1]。它一方面缔造了我们对于自我和他者的观念,另一方面又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沃尔特·李普曼在提出刻板印象时谈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媒介塑造的世界和个人想象世界的互动融合。”[2]而女性刻板印象主要指大众对女性所固有的定型化看法和评价。现代语境下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影视作品性别观念中扮演着重要角。 《我是余欢水》改编自小说《如果没有明天》,是“正午阳光”继《都挺好》之后出品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目,以黑荒诞喜剧的方式描写了社会底层小人物余欢水的艰难境遇与心路历程。本剧以郭京飞饰演的中年男性“余欢水”被误诊为绝症后的逆袭之路为主线叙事,描绘了中年社畜男性的人生经历。剧中将婚姻生活、职场谋权、金钱利益、中年友情等多个话题糅合,剧中的三位女性:余欢水前妻甘虹、女上司梁安妮、女志愿者栾冰然的性格塑造与社会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剧是一部男频网剧,因此寻幸福 作文
会尽可能符合男性观众对于电视剧中的女性个体形象期待为要求,在角塑造上掺杂了男性体的原始欲望,使得本剧中出现的所有女性角都以刻板形象和极端化表达直接沦为男性角的凝视客体与对象。
一、刻板印象下的扁平化女性人物形象
在福斯特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划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圆形人物指的是性格有多个侧面并有发展的人物。他们性格丰满,并表现出人物的多面性。随着情节的变化发展,人物形象随着人物的成长变化而逐渐丰满立体。而扁平人物指仅有单个性格特征并且没有发展的人物。在网剧《我是余欢水》中,余欢水前妻甘虹、女上司梁安妮、女志愿者栾冰然三位女性角在形象塑造上都呈现出单一的负面形象,都只突出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没有丰富立体的人物性格。剧中女性角缺乏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圆形”人物形象,导致剧中女性人物“脸谱化”严重。智慧启迪
科学论文怎么写>可再生能源定额站(一)甘虹:嫌贫爱富“捞女”形象
龚育之在网剧《我是余欢水》中,甘虹作为本剧出现的第一位女性,是余欢水的前妻,一位普通女白领。对这一角的塑造反映了编剧在人物刻画中的男权意识。甘虹一开始因为余欢水有房而嫁给他,而后自己娘家条件逐渐优渥,而余欢水中年平平,开始对他不满,婚内出轨,又在和丈夫离婚之后在电视台配合饰演一个好妻子,不关心男主病情只在意他的一百万奖金。而编剧将余欢水描写成一个中年老实
人的形象,和妻子离婚选择净身出户,花光积蓄为前妻买车。客观上彰显了余欢水心胸豁达和心地善良的性格,与甘虹的势利眼、自私自利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剧中将婚姻的破裂一味地归责于甘虹一方,通过贬低女性形象来提升男性形象。在余欢水消沉落魄时,他即使懦弱、爱撒谎、好面子、逃避现实,甘虹也始终没有离开他,离婚后得知男主绝症,也曾向男主示好,让他回家养病。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甘虹的强势和霸道专横,但是这一形象的内心世界却是模糊不清的,缺乏自主意识,在经济、情感上完全依附于男性,无法通过人物刻画看到甘虹的其他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单一。
菲勒斯中心主义下扭曲的女性形象
——论大众传播语境下男频剧《我是余欢水》中的女性角刻板化、扁平化现象
文/黄曦瑾
摘 要: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背景下,女性总是以男性附庸的方式出现。电视剧《我是余欢水》剧中的三位女性:余欢水前妻甘虹、女上司梁安妮、女志愿者栾冰然在剧中与男主角余欢水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大众传播语境下对《我是余欢水》中的女性角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身份背后的角特定性,透过社会化和扭曲化两大要素,从人物身份、性格、行为等表象剖析剧中的女性人物塑造角刻板化、扁平化现象。
关键词:我是余欢水;菲勒斯中心主义;女性主义;刻板化;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