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剧场
作者:
来源:《数码摄影》2016年第10期
由蔡萌策展的罗杰·拜伦北京首个个展“罗杰·拜伦:荒诞剧场”,于9月2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以 “场域定制” (site specific) 的呈现方式,打破一般摄影展览方式的
局限性,将不同层次的黑媒介置于展览空间当中:斜靠在墙面的标语板、黑支架上大小不一黑白照片、虚位以待黑椅子、黑海绵地面、懒散的黑幕布,以及错落盘结的黑线和灯泡······营造出一幕荒诞场域的现实空间演绎。其中,透明的亚克力盒子内部是罗杰·拜伦曾出版的画册,可以“观看”却不能翻阅——荒诞;穿行在“剧场谢尔宾斯基”当中的观众则是不可或缺的演员——荒诞;最核心的一幅幅人或动物与不明物体结合的黑白照片——荒诞至极。 罗杰·拜伦(Roger Ballen)
1950地域分布
年出生于纽约,1974年移居南非共和国,在约翰内斯堡工作和生活了三十五年,其作品介于绘画、素描、装置和摄影之间。本次个展最主要包含了“边境之地”系列(Outland,2001)、“影子房间”系列(Shadow Chamber,2005)、“寄宿公寓”系列(混凝土氯离子
Boarding House,2009)、“鸟的庇护所”系列(Asylum of the Birds,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2014)等作品。 现场装置作品《心灵之域》抽取了罗杰·拜伦影像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符号:麋鹿、山羊、鸟笼、假人、面具以及混乱的涂鸦等,他将自己的拍摄的现场重新注入美术馆的空间,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其荒诞之境。
这个黑封闭空间内分别放映了两部影像作品,第一部是罗杰·拜伦与南非大论坛Die Antwoord乐队合作的MVIFink U Freeky(3分55秒),他将个人的影像符号和音乐完美结合,在YouTube上获得了惊人的点击量。另一部是罗杰·拜伦2016年的新作《心灵剧场》(Theatre of the Mind 2分10张秋俭秒)。这是一部处于清醒与疯狂、梦境与真实之间的心理惊悚片,通过影像的声光电表达,将拜伦的作品推向了感官更立体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