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参考制止餐饮浪费案件查办难?一起学习如何查

阅读: 评论:0

执法参考制止餐饮浪费案件查办难?一起学习如何查
硕士卖凉皮|总局留言 | 市监微课| 执法办案|处理投诉举报|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关资料
|处罚依据|法制审核办法|燃气器具|燃气方案|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规范手册|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行政处罚文书2021|云南监管与稽查衔接办法|农贸市场管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问答|.1-31令电子书|专利执法文书|反垄断文书|执法事项清单|目录汇编|执法文书指南|投诉举报文书|执法文书|总局令20|中国药典|湖南执法文书|专利查询|综合查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施行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积极劝阻食品浪费行为,依法纠正、查处多起食品生产经营者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2月24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召开,决定在全系统开展为期3个月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
2013中央一号文件
近期,中国市场监管报连续刊登两起入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食品浪费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分析。两起案例均为总局公布的食品浪费违法行为典型案例,作者详细介绍案件来源、查办经过,分析查办难点并提出相关建议,特此发布,希望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所借鉴。
诱导超量点餐被处罚
——查办一起食品浪费违法案件的经过及思考
基本案情
2022年12月8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有众投诉,称其在某酒店举办宴席被商家诱导,造成大量食品浪费。
经查,投诉人在该酒店准备预订每桌588元的套餐。老板反复劝说称“588元的套餐菜品少,不够吃,而且举办这么隆重的宴席,菜不行没面子”“588元套餐里面有的菜后厨没有准备,到时可能做不了”。因年终饭店很难预订,在商家反复劝说下,投诉人最终订了每桌788元的套餐。结果酒席当天,788元套餐菜品太多,明显超出客人用量,吃不完的最后都
当作餐厨垃圾倒掉,造成大量食品浪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调阅该酒店监管档案发现,2022年11月30日就有众匿名投诉,称其当天下午在该酒店订餐,事先说明5人就餐,让老板帮忙安排菜品。该店给投诉人提供了10个菜品,结果吃不完造成食品浪费。经调查核实,确有此事。因该酒店系首次违法,执法机关对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警告。本案系该酒店第二次被投诉。办案人员立刻立案调查,并将重点聚焦在“诱导”“误导”及“超量点餐”的认定上。
由于本案基于多名消费者投诉,在取证过程中,办案人员采集多个证人证言,证明当事人存在“诱导”的违法事实,造成浪费。由于当事人此前曾经因食品浪费受到责令改正和警告的处罚,可以认定其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此次属于明知故犯。
当事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调查过程顺利。
在取得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后,办案机关认定,该酒店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规定。由于疫情期间很多餐饮企业效益不好,该店又地处乡镇,综合考虑居民就业以及社会危害后果程度,办案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违反本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规定,作出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1000元的行政处罚。当事人已缴纳,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分析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出台前,食品浪费问题主要依靠道德约束。很多消费者重面子、讲排场,认为吃不完是常态;餐饮经营者更看重经济利益,诱导超量点餐行为较为常见。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施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经过大规模宣传,不少消费者逐渐改变消费习惯,“光盘”行动深入人心;不少餐饮经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营者也会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不要浪费。
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以及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不强,依然有一些餐饮经营者存在侥幸心理,并未意识到此前整个行业内司空见惯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此外,消费者维权意识仍有待增强。不少消费者出于面子心理,即便遇到诱导造成浪费,也不愿投诉。同时,虽然餐饮食品现场制作且明码标价,但菜品计量并不统一,如果不强制公示,“误导”“明显浪费”等难以认定。而且,经营者与消费者关于点餐的对话属于瞬间行为,“诱导”的证据不好固定。上述几点因素都是此类违法行为难发现、难查处的痛点。
结合查办本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遏制此类违法行为发生,推动案件有效查办。
都赶上了一是制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通过在菜单上标注食品分量、规格、建议消费人数等方式充实菜单信息,为消费者提供点餐提示。”查办此案时,办案人员查阅GB/T40042-2021《绿餐饮经营与管理》,参考《北京市餐饮反食品浪费规范》、石家庄市《餐饮服务经营者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等国家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发现这些标准均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通过在菜单上标注食品分量、规格,建议消费人数等方式充实菜单信息,为消费者提供点餐提示”。但是,
“可以”“鼓励”等用词并不具有强制性,餐饮单位如果没有明示菜品分量,在无法判断就餐人食量的情况下,消费者点餐很难把握。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由相关部门制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可考虑借鉴石家庄地方标准,对“半份菜”“小份菜”“食材综合利用率”“餐饮服务经营者明示菜品分量、建议用餐人数”等作出明确的数量、计量规定以及强制性执行规定,也可规定餐厨垃圾称重超过多少公斤,即可认定为“明显浪费”。
二是加强宣传,以案释法。近年来,六安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文明餐桌提升行动,倡导餐桌礼仪、光盘行动,树立厉行节约、浪费可耻的正向价值观,提倡餐饮单位提供“半份菜”“小份菜”。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率先普及,党员干部积极行动,遏制浪费粮食的不正之风,努力促进全社会回归理性消费,取得较好成效。在正面引导的同时,该局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此案作为全国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在社会上引起不小轰动。不少餐饮经营者意识到食品浪费的严重性,形成有效震慑。
三是强化信用监管。坚持主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并重。行业协会应当定期对餐饮行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反食品浪费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餐饮从业人员的管理,把浪费行为纳入餐饮企业信用监管和个人征信范围。
四是鼓励消费者主动维权。目前来看,发现此类案源最好的方法还是消费者投诉举报,但消费者毕竟不是执法人员,在保存证据等方面不够专业。建议在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的同时,告知消费者固定证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保证在案件办理时证据可用、有效、确凿。(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 杨 杨 刘 东)
及 时 取 证 准 确 界 定
——四川省仪陇县新政镇巴旺子外婆菜餐饮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案浅析
案情简介
2023年1月3日,四川省仪陇县市场监管局接到众投诉,反映仪陇县新政镇巴旺子外婆菜餐饮店涉嫌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经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发现当事人在销售菜品过程中,确实存在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食品浪费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现场责令当事人立即整改,并予以警告。
1月6日,执法人员复查时发现当事人仍存在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的规定。仪陇县市场监管局依据该法第二十八条,对安全网关
镰鳍斑纹海豚当事人作出2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评析
本案当事人在销售菜品过程中,为获取更高利润,以消费者所点菜品不够吃或者推荐本店特菜为由,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的规定,构成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违法行为。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0:2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7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浪费   食品   餐饮   消费者   诱导   经营者   规定   投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