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0.09.27
∙【字 号】
∙【施行日期】2020.09.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张养吾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教育厅
2020年9月27日
河北省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工作部署,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习惯,引领带动社会文明新风尚,特制订本方案。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三等残废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勤俭节约在全省教育系统蔚然成风,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切实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成为抵制浪费、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倡导者和推动者。2020年秋季学期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完善节约教育工作体系,结合绿学校创建,因校制宜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措施,重在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餐饮浪费问题。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工作安排
(一)明理培德,全面融入教育教学
香茅醇
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把勤俭节约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幼儿园习惯养成等教育环节之中,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小学语文、历史、生物、化学等课程中深入挖掘教育资源,鼓励在校本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使节约教育课堂教学形式鲜活、内涵深刻。
(二)弘文浸润,大力培育校园文化
青春初体验
苍原 1.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勤俭节约校园文化建设。及时制定并发布校园反浪费倡议和守则,弘扬文明就餐、杜绝浪费的用餐文化。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标语、挂图、公告栏和网络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制止餐饮浪费,让节约教育在学校随处可见,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先进典型正面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浪
费行为开展反面警示教育,加大对浪费行为纠正力度。将勤俭节约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组织编排展演一批校园文化作品。壮大宣教队伍,积极组建勤俭节约宣教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2.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科学制定实践教育方案,分层次系统化开展节约教育实践活动。围绕节约教育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多样性活动。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契机开展专题教育,加强粮食安全宣传。将爱粮节粮教育与学生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城市中小学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支持大学在食堂建立育人实践基地。
(三)做精做优,全面加强食堂管理
1.细化运行管理。加强学校食堂源头管理、细节管理、过程管理、效果管理,强化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运输、加工和成品销售全链条节约管理,实现食材配比有效动态调整。健全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强化餐饮从业人员管理培训,提升餐饮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改进烹饪工艺,提高饭菜质量,提高食品原料利用率,严格成本管
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浪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设立中央厨房、中央库房,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的高效管理。
2.优化供餐服务。坚持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方向,优化创新食堂经营服务方式,坚决做到食品卫生安全、营养搭配、美味可口。结合学生性别年龄等消费特点,改善食堂配餐份量,推行大小份、半份、拼菜等供餐制度,鼓励实行按量收费制度和自助取餐形式。健全多样化餐饮保障体系,积极推进菜品创新、传统节日食品和风味小吃进校园。建立校园食堂餐饮质量反馈制度,减少因饭菜质量、口味因素导致的食物浪费。各级营养办要指导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加强供餐管理,提高供餐质量。
3.抓好现场监督。强化学校食堂厉行节约宣教,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摆放提示牌。加强学校食堂团餐浪费行为监管。实行就餐窗口适量推送、超量提醒机制,避免浪费。安排专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视力度,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在食物收残环节对浪费行为进行直接监督提醒,健全校园食堂浪费信息公布制度,对有严重浪费行为的人员加强联合教育管理。要积极创新管理思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问题反映机制。
4.推行创新科技。大胆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制止学校餐饮浪费,创新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推行“智慧食堂”建设。推行食材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建立采购和库存电子台账制度、食材溯源线上跟踪制度,有计划地采购食材。开发就餐管理服务平台,根据订餐数据科学备餐、精准供餐,探索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峰谷人数和用餐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服务互动,掌握师生菜品满意度,及时调整菜品,减少浪费。采取技防措施,推进食堂名厨亮灶工程建设,通过视频监控等形式,实现食堂全流程、无死角监控,动态监测食堂泔水量信息,建立食品浪费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及时制止浪费行为。
(四)制度为本,健全节约制度体系
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厉行节约办教育,把节约资源的绿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管理各项工作中,编制餐饮节约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学校餐饮浪费摸排,掌握餐饮浪费基本情况,深入分析研判,把握关键环节,在绿学校创建的大框架下,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构建学校餐饮节约立体式、全方位制度体系。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餐饮节约行为考评制度,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表现纳入师德师风、学生综合素质和食堂评价体系,作为师生评价评优和食堂考核的重要参考。建立健全餐饮节约激励机制,对工作出、成效显著
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宣传。组织“绿食堂”、节约型食堂示范创建活动,营造餐饮节约良好环境。在食堂价格平抑基金、标准化食堂建设、专项物价补贴、绿学校创建等政策性措施中纳入制止餐饮浪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