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阅读: 评论:0

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压力、压强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C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一定大
D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2.下列情景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
3.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如图1所示)去看望长辈,下列提法中手受到的压强最大的是                (  )
图1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4.连通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
5.若在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时,水银柱的高度明显偏低,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A选用的玻璃管太粗        B.玻璃管口插入水银槽中太深
C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    D.玻璃管倾斜
6.图2是小明同学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2
A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B深度相同时,甲的压强比乙的大
C压强相同时,乙的深度比甲的大
D甲的密度比乙的小
7.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Fpp表示,则                (  )
图3
A.FF pp        B.FF p>p
CF>F pp        D.F>F p>p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8.我们小学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如图4所示,扁担中间一般要做成________(选填圆形扁平)的,这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压强。某次挑东西,若肩膀承受的压强为4×104 Pa,扁担与肩膀的接触面积为 100 cm2,则肩膀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N。
图4
9.图5是某学校的防疫消毒壶,壶和消毒液总重为18 N,壶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 cm2,则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值日生按要求喷洒部分消毒液后,将消毒壶放回原处,此时消毒液对壶底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这是因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图5
10.图6是某飞机起飞时的情景,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是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由于大气压变小,液体的沸点变________,为了防止燃料沸腾,飞机一般使用沸点较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的航空煤油作为燃料。
图6
11.图7为自制发球机的示意图,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压强________,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力差,上升进入水平管而被吹出。若要加快发球速度,则需要使风速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图7
三、作图题:本题4分。
12.(1)如图8所示,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杯子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图8
(2)请在图9中画出AB两点所受液体压力FAFB的示意图。
                  
图9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小题12分,第14小题14分,共26分。
13.小张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及过程如图10所示。
图10
(1)实验中选用海绵而不选用木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张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3)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则应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现象。
(5)小张同学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B1B2两块,分别放在海绵上,如图10-丁、戊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的实验结论________(选填正确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因素有关。小芳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图11-甲所示。
图11
(1)实验前,若用手指按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化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____(选填),接下来应该______________葡萄糖酸钠(选填开始实验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3)比较步骤A、B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________有关。
(4)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步骤________来进行比较。
(5)小芳又设计了图11-乙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个用橡皮膜封闭的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实验的情形如图11-丙所示,则ab两种液体的密度ρa________ρbac两种液体的密度ρa________ρc(均选填>”“<回鹘式蒙古文)
五、计算题:本题9分。
15.如图12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63A式水陆两栖坦克的质量m=2 000 kg,最高处的顶舱门离地高度h=2.5 m,顶舱门的面积S1=2 500 cm2,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S2=4 m2。(g取10 N/kg,ρ=1.0×103 kg/m3)求:
图12
(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
(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3)当该坦克进入水深为3 m的河中行驶时(不考虑在淤泥中下陷的深度),坦克顶舱门受到的水的压力。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16分。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高铁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高铁具有安全、快速、舒适等诸多优点。
高铁一般采用双线,来往列车可以各行其道。如果两条线路之间的距离过小,由于车速快,
对向列车错车之时,两个列车的车厢可能会撞在一起;而线路间距过大,使得填筑路基宽度加大,会造成资源浪费。经过大量的试验及计算,确定高铁相邻两条线路之间的间距为5 m。
中国高铁目前采用的是无缝钢轨,这不仅消除了列车行驶中因铁轨缝隙产生的哐当声,还可以降低脱轨的风险。无缝钢轨是把25 m长的钢轨焊接起来连成几百米甚至几千米长,然后再铺在枕木上(如图13-甲),从而避免钢轨陷入泥土中,同时无缝钢轨能够减小与车轮间的摩擦。列车高速运行时,空气阻力会变得很大,且空气阻力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因此常将列车设计为型(如图13-乙)。
图13
(1)列车设计成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列车匀速行驶时,车内的座椅相对于列车是________(选填运动静止)的。
(2)列车匀速行驶时,列车的动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临猗论坛阻力,此时窗外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于)窗内的气压。若窗内的气压为 0.95×105 Pa,则一扇面积为1.2 m2的车窗受到窗内气体的压力为__________N。
(3)对向列车错车时,两个列车的车厢可能会撞在一起的原因是列车间空气流速加快,列车间的气压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
(4)将无缝钢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的。
(5)列车的车窗旁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砸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该选择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C 6.D 7.A
8.扁平 减小 400
9.1.8×104 变小 深度
10.越小 低 高
11.变大 变小 变大
12.(1)如答图1所示    (2)如答图2所示
            
答图1                答图2
13.(1)海绵发生形变更明显 (2)海绵的凹陷程度 
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3)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甲、丙 (5)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等
14.(1)差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控制变量
(3)深度 (4)B、C (5)< >
15.解:(1)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FGmg=2 000 kg×10 N/kg=2×104 N
(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5×103 Pa
(3)当该坦克进入水深h′=3 m的河中行驶时,坦克顶部所处的深度:
hh′-h=3 m-2.5 m=0.5 m
坦克顶舱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 kg/m3×10 N/kg×0.5 m=5×103 Pa
此时坦克顶舱门受到水的压力:
FpS1=5×103 Pa×2 500×10-4 m2=1 250 N
答:(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是2×104 N;
(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5×103 Pa;
(3)坦克顶舱门受到水的压力是 1 250 N。
16.(1)减小空气阻力 静止 (2)等于 小于 1.14×105
(3)变小 (4)增大受力面积 (5)B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7:4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6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压强   压力   液体   列车   实验   坦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