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畜牧兽医执法责任制度,及时解决好执法、用法中的焦点和难点,严格执法,全力推进畜牧业法制化进程。 3.6 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实现畜牧业生产与环境安全和谐发展
(1)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与生态兼顾,将畜禽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划分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生态发展区的布局,促进畜牧养殖业规范发展。
(2)加强监管,实施项目备案制度和环保审批制度。养殖项目必须配套切实可行的养殖污染防治处理措施,做到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3)推广种植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结合农村改厨、改圈、改厕、建沼气“三改一建”,整合资金,引导建设和完善饲养基础设施,包括畜禽舍标准化改造,粪污处理和水、电、路、防疫设施等,推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微生物发酵降解等环保养殖技术,做到“人畜分离,设施配套,种养结合”,实现粪污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凡是影响畜禽生产环境及畜禽生产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都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真正做到依法治污。
参考文献
[1] 王金山,张美荣.加快鹤庆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J].Chinese
美女与野狼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2011,7(2):11-14.
摘 要:基层兽医实验室对于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功能,其次,深入探讨了加强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的相应措施,包括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的管理认识、要高度重视基层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配备、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
1 前言
动物疫病早期通常都没有明显的体征和临床症状,只有利用兽医实验室来进行检查确诊,才能够选择合适的疗效和疾病预后。基层兽医实验室是兽医执法监督、兽医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托和主要技术保障,对于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健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寿星图2 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功能
第一,基层兽医实验室能够对动物的强制免疫效果予以科学、系统地评价,能够有效地确保免疫效果和免疫密度,能够让动物的免疫力得以增强,还能够让基层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第二,基层兽医实验室能够对动物疫情进行准确预测,并且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进而对处理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第三,基层兽医实验室能够发挥了技术带动作用和技术指导作用,能够为基层培养大量技术人才。 3 加强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的相应措施
3.1 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的管理认识
各地畜牧部门应该始终把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和动物疫病监测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来抓,提高实验室管理认识,扎实开展基层兽医实验室工作。各个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务必要做到规范运行、科学管理、布局合理。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要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并且各级财政也要投入充足的资金来确保基层兽医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3.2 要高度重视基层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为强化基层兽医实验室安全监管,各地畜牧部门务必要认真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加强基层兽医实验室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
涉及安全的化学、生物药品管理,定期对实验室的冰箱、恒温箱的运行情况、实验室仪器、用电安全、生物材料等项目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同时加强基层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做好消毒工作,严禁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基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 不断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配备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务必要加强与省、州业务部门对接,先后争取到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创造条件来建设包括消毒室、操作室、无菌室、储藏室、精密仪器室、微机室、档案室、培训室等在内的功能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配置电话、电脑、打印机等设施,力争实现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工作场所和通讯设施齐全。
二是加强仪器配备。基层兽医实验室应该要注意采购酶标仪、生化培养箱、自动洗板机、生物显微镜、生物安全柜等设备,以便能够具备对动物疫病进行初步诊断的能力,可以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检测。
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兽医实验室相关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完善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规范操作,健全档案,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水平,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四是加强疫病监测。采取日常监测和春秋两季集中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开展补免补防工作,确保动物免疫抗体达到合格水平。
3.4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畜牧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基层兽医实验室的操作技术培训,采用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方式,逐步提高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操作技能和水平,促进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建设,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准确、科学的检验数据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切实为动物疫病防控及疫情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撑。2015年我市就举办了三次县(区)兽医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班:两次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培训,一次布鲁氏菌防控与检测技术。培训以全面提高县(区)兽医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为宗旨,以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对重大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培训,主要对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间接ELISA、布病试管凝集试验等试验进行了现场操练,为县(区)兽医实验室今后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兽医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加强了县(区)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动物
三字格成语
针对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
刘针伶
(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000)
38
疫病免疫抗体及病原学检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必将对我市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鹃,吴惠明,周德刚,等.2014年北京市兽医实验室间检测能
力比对结果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6,17(1):151-154.[2] 董建美.加强兽医实验室监测,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J].畜牧兽
医科技信息,2016,14(1):171-174.
[3] 吴迪,张志强.乡镇兽医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2014,18(12):154-158.
摘 要:动物免疫抗体监测,不仅能检验免疫效果,而且是掌握疫情动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动
物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权威和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存在的问题;建议
1 抗体监测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户对抗体监测工作不理解,普遍持抵触情绪,检测样品采集难。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现在是受广大养殖户欢迎的,是顺理成章的事,各地只有极个别的拒免户,做做思想工作也能主动实施免疫。但是,抗体监测工作却没那么简单,大多数养殖户对抗体监测不理解,不支持,更不配合。
(2)基层体对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认识不够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防疫工作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但是抗体监测,并非如此。镇政府及村干部一般认为,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只是业务部门的事,与他们无关,或者,他们对采血监测动物抗体的具体意义,没什么深刻的认识。因此,不能像开展防疫工作那样,对业务部门采集血样过程中,众的拒绝、阻挠行为,进行有效劝阻和解释,不能积极做好众的思想工作。
(3)基层单位工作负担加重,疲于开展抗体监测工作
许多基层单位没有实验室,抗体监测工作主要由各镇畜牧兽医站采集血样,送至市疾控中心帮忙化验,近几年,抗体监测任务不断加剧,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不仅要加大对专门人员的培训,提高采血技术水平,同时对于大中型动物,还要增加绑定人员,共同规范操作,以免发生受伤事件。因此,开展这项工作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2 原因分析
(1)不明白抗体监测是怎么回事儿,理解不了抗体监测的意义,这种情形的在养殖户中不占少数。认为该打的针都打了,就应该可以了,没有必要还要兴师动众抽血。车空调
(2)相当一部分养殖户认为采血会对动物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因为采血引起疾病发生,而坚决拒绝监测。他们认为,采血后,动物会不爱采食,抵抗力下降,发生疾病的危险增加,甚至坚信采血的不良影响会立竿见影。
(3)出于对自己饲养动物的爱护,不忍目睹绑定、采血时,动物的挣扎、嚎叫,尤其是当操作人员技术不够娴熟,采血时间长、操作不甚规范,有出血等现象时,养殖户的抵触情绪加剧。
(4)部分村防疫员对抗体监测工作也认识不足,有认识也上升不到一定的高度,对他们来说,这是又费力又麻烦,还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事儿。他们认为,只要一针一针都打好了,免疫认真做就可以了,
没必要那么复杂,而且,他们还有其他的担心,一旦检测抗体不合格,不管什么原因,都是对他们防疫工作成果的直接否定,因此,从内心不愿意开展抗体监测工作。
(5)由于基层防疫人员和经费存在严重问题,免疫工作量大,疫苗免疫后与采血间隔时间较短,给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工作造成困难。
(6)部分动物由于个体差异不同,影响疫苗效价,抗体水平不高。
(7)部分动物免疫后发病,曾使用抗生素,影响了疫苗效价,从而使抗体水平下降。
(8)由于养殖户未按规定使用动物疫苗,导致不能及时、全面、足量免疫,引起免疫抗体监测水平。
动物权利3 工作建议
(1)多对养殖户进行科学宣传,让养殖户对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对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2)村级防疫员经费不能按时发放,造成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差;建议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向县财政争取防疫工作经费。
(3)由于镇站防疫工作量大,加之兽医站职工老龄化严重;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加快镇站技术人员的招录工作。
(4)加强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探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合格场(小区)授牌和公告制度。
(5)坚持冷链到底,完善防疫物资管理制度,做好免疫疫苗等生物制品的运输、储藏、领用、发放工作,确保疫苗效价和应急所需。
(6)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规程的实施指导工作,促进免疫工作规范开展,确保免疫效果,提高动物免疫抗体水平。
(7)加大对养殖户程序免疫的宣传力度,准确告知免疫时间,适时对动物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对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畜禽及时补针,配合春秋两季集中防疫,这样基层动物疫病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王辉,刘炜,贾松涛,等.对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几点建议
[J].中国动物检疫,2014,(8):63-64.
[2] 艾文.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意义及建议[J].中兽医学杂志,2015,
(10):112-113.
浅谈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韩向东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 710500)
作者简介:韩向东(1983—),男,陕西西安,本科,助理兽医师,
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9希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