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济南朱氏诗文汇编》

阅读: 评论:0

浅谈《询南采負询支汇僞》
裴文玲
济南市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济南历城朱氏家族是清代山东地区著名的科举与文化望族之一。《济南朱氏诗文汇编》九种十四卷为历城朱纲、朱细及其子孙六人所著诗文集的合刻本。其诗作多为赞美济南人、物、山、水、事等的作品,这些文献对于了解、保存和弘扬济南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将朱氏家族三代合刻九种文献的内容及作者作一简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朱细;朱纲;朱崇勋;朱崇道;朱琦;朱曾詰
历城朱氏家族是清代山东地区著名的科举与文化望族之一。有清一代,朱氏家族人员仕途顺畅,朱美先、朱昌祚有正史传记。同时,朱氏家族以诗书传家,作为清初文坛“神韵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对清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在诗歌创作领域,世代皆有诗集传世,世称“满门皆为诗人”。济南市图书馆馆藏《济南朱氏詩文汇编》即为朱氏家族诗集其中之一。
《济南朱氏诗文汇编》九种十四卷为历城朱纲、朱细及其子孙五人所著诗文集的合刻本,清康熙至道光间历城朱氏家刻本。该书九种均为半叶十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有直格,
nand闪存板框高十六点二厘米,宽十三厘米。其子目如下:《枫香集》一卷(清)朱细撰;《观稼楼诗》二卷(清)朱细撰;《吴船书屋诗》一卷(清)朱细撰;《云根清壑山房诗》一卷(清)朱细撰;《苍雪山房稿》一卷(清)朱纲撰;《桐阴书屋诗》二卷(清)朱崇勋撰;《湖 上草堂詩》一卷(清)朱崇道撰;《倚华楼诗》四卷(清)朱琦撰;《养中之塾文集》一卷(清)朱曾吉吉撰。
大陆漂移假说其中《枫香集》一卷、《玄根清壑山房诗》一卷、《观稼楼诗》二卷、《吴船书屋诗》一卷,为朱细之作,因其号橡村,故后又有人将此四种书合刻为《橡村集》四卷。四种书共计266题,299首。王士镇亲自评定朱缁的《观稼楼诗》、《云根清壑山房集》、《吴船书屋集》三部诗集中的诗作。《枫香集》一卷正文前依次有新城王士镇、银城李兴祖、安丘张贞、德州田雯为之所作序,历城钟辕题跋,魏塘魏坤题词,海南梁佩兰序。《观稼楼诗》正文后有安丘张贞为之所64作题识。《吴船书屋集》正文前有康熙四十五年王士稹为其题诗。《云根清壑山房诗》正文前有朱彝尊和王士镇序。朱细的诗作文质兼备,质朴纯正,文辞精炼,音韵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对于朱细的诗歌创作成就,时人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如王士稹在《候补主事子青朱君墓志铭》中即曾称赞“其为诗,义兼骚雅,体备文质,斡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青,彬彬然近代一写手也”。当时的著名文人、书画家张贞在《<;枫香集〉序》中亦称赞朱细之诗“天质高,师法古,盖溯源于汉魏,涵泳于三唐,而跌宕于宋元者……每一展卷,若揖古人于烟霜冰雪中”。清代著名文学家、词人朱彝尊在《橡村诗序》中也说:“吾家橡村弟,善古今诗,其取材必良,其炼句必精致,陈言务去而夕秀启焉。”田雯在《<;枫香集〉序》中则说“其
为诗也,新而不靡,奇而有则。新如山川之出云,奇如淮阴之用兵。盖天地清淑之气萃于诗人,而以其才与学被之风雅能如此”。
朱细(1670-1707),字子青,号橡村,原籍山东高唐,出生于济南(朱细出生前,其家为避战乱,已于顺治四年(1647)迁至济南)。朱细为朱宏祚长子。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年少时家世显赫、生活优越,但他却淡泊名利,认为八股文不值得做,对科举仕进不太上心。因此,正如王士镇在《候补主事子青朱君墓志铭》中评价朱细,虽然“少负逸才,自六经、三史、四库、七略,旁及天官、壬遁之书,无弗习”,却最终连个秀才也没考上。长大后,朱细虽然遵从家长的意愿,循例和二弟朱绛、三弟朱纲都用银子捐了官,但朱绛、朱纲得的都是实缺,走上了仕途,而朱细却只得
欧洲理事会了个候补主事的虚衔,终生都没有真正入仕。
朱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济南度过的。他仅于康熙二十六年十月至二十丿J年初春随父在广州客居过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康熙三十八年初春至夏收时节奉父命至京师住过不到半年的时间。除此之外,他只在省内宁阳、新泰、蒙阴、鄴城、齐河、平原、高唐、德州、济阳、无棣、东昌等地做过几次短暂的旅行。在长期的林下生活中,朱细除了操持家务、侍奉双亲之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游览吟咏及与朋友宴饮唱酬上。他或者与朋友们纵情于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半城湖”的湖山胜景之中,或到章丘明水的橡村别墅中乡居;或到济南近郊的荒村野地踏青春游。漪园、大明湖和大明湖
中的历下亭,以及千佛山、华不注、禹登山、鲍山、白雪楼等,都是他经常光顾吟咏的地方,朱细对当时济南城及近郊一带的景及风土、人情也有许多生动的描写。
《苍雪山房稿》一卷为清朱纲撰;王士镇亲自为其评定,并作序于正文前。从形式上看,该书基本为五言、七言近体律诗、绝句,全书共计119首。
朱纲(约1674-1728),字子斃。清代济南历城人,朱宏祚次子。自幼随父宦游四方,讲求经世之学。13岁时补高唐州诸生,后捐得兵部武库司主事之职。父母去世,朱纲服丧停职,服丧期满补原官职,后转任刑部江西司郎中、天津道副使。因晋见皇帝时奏对称旨,康熙五十八年(1719)擢直隶巡道。康熙六十年迁河南按察使,平反许多冤案。雍正元年(1723),调任湖北按察使,旋又调任湖南布政使。在湖南期间,兴利除弊,颁布崇尚节俭、慎于用人等六条训令以约束属吏。雍正五年,朱纲晋升为云南巡抚。之后调任福建巡抚。雍正六年,朱纲病卒,诏 加兵部尚书衔,谥“勤恪”。归葬济南城东祝甸庄。朱纲早年积极从事诗歌创作,常参加与诗人交游等诗文化活动,曾师从王士镇,能赋诗,著有《济南草》、《苍雪山房稿》。《济南草》收入朱氏兄弟合刻集《棣华书屋近刻》中。又长于法医,著有《检尸考要》。
《桐阴书屋诗》二卷为清朱崇勋所撰。该书正文前有历城宋弼于乾隆庚辰十月所作序和吁江鲁鸿序。朱崇勋的这本诗集分为上、下两卷,共计80题, 119首诗。此诗集中写景状物之作多、宴饮唱酬之作较
少,清新可读。诗中写济南景物者占了十之七八,正如宋弼在所作序中所云:“读其诗,想见其为人,如于晴云晓日,登山临水,见峰东走,鹊华对峙,青照明湖,济南风景宛然在目。”
朱崇勋,字彝存,号怡园,自号殿春亭主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世宗雍正中前后在世,朱细长子。工文能诗,诗宗王渔洋神韵诗派,诗风清和淳雅,诗作与淄川张元齐名。后因其子朱琦官封文林郎。时人宋弼在《桐阴书屋诗序》中称其人:“承世德,濡家学,资秉英异,”称其诗:“清和醇雅,足以振《枫香》、《吴船》诸集之遗响。”
醋酸强的松龙
《湖上草堂诗》一卷,为清朱崇道所撰。朱崇道,字带存,号荷园,济南历城人,朱细次子。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前后在世,官至员外郎,从五品。工诗,清代济南诗人朱崇道流传下来的诗作比其兄朱崇勋更少,仅有29题、37首。
《倚华楼诗》四卷为清朱琦所撰。正文前有吁江鲁鸿于乾隆辛巳八月为其所作序。
朱琦,朱崇勋长子,字景韩,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乾隆十二年顺天乡试举人,由拔贡充镶白旗官学教习。历任陕西神木知县、江西万载知县、四川安岳、彭县知县。所任之处,以振兴文教、培养士气为先务。才华四溢,诗风沉稳。《倚华楼诗》四卷,卷一收诗36首,卷二收诗49首,卷三收诗60首,卷四收诗55首。
《养中之塾文集》一卷为清朱曾詰所撰,杨忆园订正。正文前有卢陵王赠芳于道光癸巳秋七月所作序和高密单为總'序。
朱曾詰,字纯甫,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朱细之曾孙。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道光六年任宁阳教谕泯国《续修历城县志》中有传。朱曾吉吉性情刚正,重学笃友,恪守先人遗训,遇事明断,识大体,深谙斯文修己治人之道,文宗顾炎武,著作有《养中之塾文集》一卷,《养中之塾外集》一卷、《养中之塾续集》一卷、《枫香草堂诗》一卷。时人评价其“少负隽才”,诗文底蕴深厚。王赠芳称其诗“气韵渊茂,动陈古义”。另著有治学致仕内容的《纯甫文稿》。
2014sci影响因子《济南朱氏诗文汇编》九种十四卷,内容一半以上以济南人、物、山、水、事等为吟咏、赞美对象,有不少涉及济南的典故、民俗風情和名胜古迹等,对了解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保存和弘扬济南文化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65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6:1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6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济南   历城   文化   诗作   诗集   具有   诗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