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鵷雏
核级阀门
姚鵷雏,原名锡钧,字雄伯,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岁次壬辰肖龙,笔名龙公。祖籍浙江吴兴,清初始迁松江,世业米商。7岁丧母,寄居外家扶养成长。12岁应童子试,以第一名入府中学堂,毕业后入京师大学堂肄业,值辛亥革命学堂停闭,辍学南归。在沪遇同盟会员金山陈陶遗氏,介绍入《太平洋报》,得交叶楚伧、柳亚子等,遂加入柳所发起的南社。于右任、叶楚伧、邵力子等创办《民国日报》,邀鵷雏为文艺部编辑。民国7年(1918年)春,赴新加坡助雷铁崖编《国民日报》,得到侨胞礼遇,因纵酒失眠致疾,是年秋返国后,得沈思齐先生推荐入江苏省幕。民国16年,国府定都南京,市长为金山何民魂,延先生为市府秘书长。何属桂系,蒋桂交恶,桂败,何遭罢黜,随何走武汉。旋回上海,鬻文度日,《龙套人语》说部即于此时撰成。会陈孟钊和铣长江苏教育厅,邀先生典记,嗣改任省政府秘书。自是迁居镇江达十余年。在宁镇两地从政之余,先后兼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学院、南京美专及江苏医政学院教席,主讲国学。1937年抗战爆发,省府北迁淮安,携家西移武汉,经长沙、芷江、贵阳而至重庆。在为已故监察委员刘三举行的追悼会上,遇于右任院长,延聘至监察院任编纂,旋改主任秘书。胜利还都后,递补刘三遗缺为监察委员,仍兼主秘。1949年解放后,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不久当选苏南区人民代表,并以乡人的属望,领导的荐举,出任松江县副县长,为桑梓服务。1954年患胃溃疡,手术无效,不幸于是年6月25日弃世,享年六十二岁。鵷雏一生好学不倦,惟自言幼时奇钝,读《四五》三五行终日不能熟。至十三、四岁时悟性忽起,于是
发奋读书。在中学喜读梁启超《新民丛报》,每能背诵全文;读西洋史能记大事年分及人名地名,历举不遗。府中学堂举行毕业考试,知府戚杨亲临监考,阅卷后大加称赏。随即关照首县必宜使姚生升学,倘经济有困难,可予资助。遂实现游学京师的宿愿。
京师大学堂是清末最高学府,闽侯林琴南教授主讲“人伦道德”一门课,常采用宋儒语录逐条阐述,限学生每月作文一篇,鵷雏的作文最受林欣赏,每加以极长的评语,悬贴在阅览室镜框中。林译外国小说有名,受其熏陶,姚后来也仿照林的方法,请别人口译而自己执笔为文,译著了不少外国名著小说,刊载于《小说月报》《妇女杂志》等刊物,长篇译著有《滨河鹣影》刊在《春声》杂志。学堂提调(教务长)商衍瀛,汉军旗人,曾以进士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平时极爱护同学。责以加倍勤学为条件,在鵷雏经济支绌时,特许免交学膳等费。鵷雏因此感念不忘,离校后还时通音讯,直到晚年还接到过商师的一封信,略云“以吾弟才华,而不遇时,不获与康乾间诸大家争盟坛坫,各立千秋,仅在天之一涯, 地之一角,为人所倾倒,天之生才不易,此可为痛哭者也……。”末署同学兄商某某。惜才期望之心,犹殷殷流露于字里行间。鵷雏认为商师乐育英才,当上抗古人,而自己浮沉宦海,潦倒半生,不免愧负师恩云。
四季养生论文鵷雏先生广交游,但不乐奔竞,多布衣淡交,气类相投,同乡杨了公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杨比姚年长
涉日
一倍,是位硕学前辈,道德文章冠于乡里,也加入了南社。鵷雏十六七岁在中学时,偶然写了一篇《洗心梦》的小说,记述一人在睡梦中自剖其心,取出,洗去种种幻妄,使归纯洁,刊登在上海某师校校刊上。为杨所见,认为髫龄有此思想,必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乃欲访求其人,经托人致意约晤倾谈以后遂成忘年之交,游处必偕,昵近如兄弟,还把鵷雏的小影日置案头,以当晤对。某次,二人同赴宴会,有人指姚问杨是否新收的高足,杨答:“并非高足,我辈文字之交,论学问,鵷雏还高出我数倍,我还当北面师事之,岂敢置于弟子之列”,从此杨逢人说项,极口称扬姚的才学。一时传为美谈。
鵷雏先生写长篇说部,最早者是在北京时写的《鸿雪印》刊载《太平洋报》,书中主人公是名演员梅畹华,其次是民国2年为上海《小说丛报》社写《燕蹴筝弦录》,取材于清初文学家朱竹垞的《风怀二百韵》。原诗叙朱与其小姨寿姑的纯真爱情事,诗极暗晦深奥,鵷雏据以演成小说,全书10万言,半月而成。高吹万、柳亚子等作序,誉为佳作。最后一本长篇《龙套人语》是民国18年从武汉回来后写的,连载在上海《时报》上,后出单行本。内容揭露当时的军阀官僚统治内幕,其中有一回专门写柳亚子营救一个地下党员的事,柳特地倩人把这本书用工楷抄录收藏,并亲笔题耑及附记。柳故世后,柳夫人郑佩宜将此书赠送给姚女明华。1984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据以重印问世,改名为《江左十年目睹记》,列入中国文学史料丛书。原则性与灵活性
鵷雏先生虽然写了许多小说,却并不重视。他写时不修饰,不起稿,一天能写六七千字,写完即寄,自己从无一书一稿的留存。《龙套人语》是一部谴责性社会小说,仿《孽海花》、《儒林外史》,书
合胞病毒
中人物都隐去真名,先生后来在一则笔记中谈及,写此类小说,臧贬人物,刻划社会,难免影射前人,恣为谐谑之处,虽非故意诬蔑,然而也很危险。于此更可见先生写作态度的严谨。还有一事,值得一述,胜利后,上海书店平襟亚编《当代名人书札》,中有高二适先生一札,札中对姚诗作推崇备至,有“都下致力于五七言者,当推公斐然于著作之林,下则东涂西抹,等自郐耳,此非适一人之私言也”等语。平请先生作序。作时未见此书内容,迨出版后看到有高札在内,认为涉嫌自吾标榜,要求抽换。平再三解释,因匆遽集稿,未加思考,并引沈尹默先生为《书法大成》题写书名的例子,沈以有自己作品在内,初亦不肯,经解释后乃允。但在姚先生坚持下,书店终于除少量已售出外,其余未发行者全部改版抽换。这事看起来有点过分矜持,但因摩托罗拉a6288
他当时身居监委之职,自不能不考虑影响,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实为名教所不容。
姚鵷雏从政数十年,身后除书籍数籯外,一无长物。他自民初起即携家流浪,无一椽之托。直到解放后回到家乡任职,县里安排给宿舍3间,在临街某茶叶肆楼上。至此他既满足而又不无感慨地写下一些诗句:“赁舂劳苦愧前贤,略似僧房借榻眠;三十八年头白尽,依然无屋更无田。”又诗云:“残年生理未全贫,曝背知宜着野人,借得市楼三尺地,一窗晴日暖于春。”悟退知足之情,溢于言表。
姚鵷雏先生著作甚富,各体皆工。但毕生心力所寄则在诗词。《恬养簃诗》五卷,都千三百首,《苍雪词》三卷,百八十余首,均生前所手定,解放后已先后油印,现更谋铅印诗词合集。另外,外子纪
璋把近年来从民初以至解放前报章杂志蒐集所得散文、笔记、诗论、传奇等遗著若干篇,连同家藏手稿数种,辑成《鵷雏剩墨》,正在付梓。还有解放后再版的《江左十年目睹记》和《燕蹴筝弦录》等。
(姚明华)本文作者姚明华,为姚鵷雏先生的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