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19卷第6期
Vol. 19 No. 6
2020年11月Nov 2020
DOI : 10. 13750/j. cnki. issn. 1671-7880. 2020. 06. 004
钟茂林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摘 要:职业技能大赛历经12年的发展,吸引着众多职业院校学子积极参赛,在推进我国职业教
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职技能大赛与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出现的主要问题,指出 技能大赛与高职人才培养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并在此基袖上提出技能大赛与专业人才培养动态融 合路径。
关键词:技能大赛;人才培养;融合路径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880(2020)06-0016-04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外文参考文献Tale n t Training and Skills Competitio n
ZHONG MaoFn
卡盘扳手(Business School ,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 Wuxi 214153, China )
Abstract : After12-year-development &thevocationalski l scompetitionhasa t racted manyvocationalcol-
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
form . The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ain - ngareanalyzed Thesignificanceoftheintegrationofski l scompetitionandhighervocationaltalenttrain- ing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On this basis , a dynamic integration path of skills competition and
professionaltalenttrainingisputforwardinthispaper
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Keywords :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 talent training ; integration path
2005年10月,国务院发文要求全国职业院校 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推动校企合作与教学 改革)2007年5月,教育部确定天津市作为技能 大赛永久举办地,率先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2008年起,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 津举行,天津各大职业院校承办技能大赛各相关赛
项。此后,技能大赛规模不断扩大,举办地由天津 扩展到全国其他省市,承办院校不断增加。从
老电工老王和李小燕
2008年至2019年年底,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
经成功举办12届,大赛主办单位数由2008年的11
亚硝胺
家增加到2019年的35家,大赛赛项由2008年11 项增加到2019年89项,大赛承办院校由2008年
的10家增加到2019年的85家。大赛呈现持续良 好的发展态势,大赛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
育与产业企业结合日益紧密。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已形成校赛、市
赛、省赛逐层选拔,国赛终极角逐的技能竞赛体系。
纵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历程,大赛规模逐年扩 大,参赛选手逐年增加,选手水平逐届提高,大赛影 响日益扩大,获奖选手越来越得到行业企业的认
收稿日期:2020-07-1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研究"D/2015/03/032) 作者简介:钟茂林(1973-),男,江西宜春人,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高职教学管理)
第6期钟茂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融合路径研究17
可。技能大赛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名片,在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引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纽带。
1高职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大赛“精英化”与职教“大众化”背道而驰国家举办技能大赛,对大赛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训练,选拔高技能人才。个别院校为了在全国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少数参赛学生,脱离正常教学活动,长期备赛,以期在大赛中争金夺银山。精英化的备赛模式成了职教界人士的诟病点,偏离了技能大赛制度设计的初衷。有必要将技能大赛与专业日常教学进行有效融合,通过校赛的形式,使大赛惠及每一个学生,彻底摆脱精英培养模式,实现大众化、普及化,才有利于学校选拔出好苗子,为取得大赛好成绩创造条件。学校与专业要创造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竞赛的氛围,精心策划、组织校级技能大赛,充分发挥校级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形成一种专业文化,深入人心。 1.2“应赛教育”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高职学校的办学评价指标中,大赛成绩和教学水平、项目评选、人才培养质量挂钩。学校非常重视大赛的成绩,备赛与训I练成了日常教学的头等大事,教学中针对参赛学生实施“应赛教育”模式,教师围绕比赛内容教学,参赛学生只学习与竞赛内容相关的知识,比赛成绩代试结果,比赛训练代
替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期几天的职业技能竞赛只能侧重选手的技能水平与操作技能考核,很难考察选手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能,因此导致专业人才培养过度重视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专业理论与综合素质培养,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标不符。要防止高职教育倒向只重岗位操作与技能培训的极端,防止人才培养转向以大赛为重心,要认清技能大赛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大赛必须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叫
1.3技能大赛训练与专业教学割裂
不少教师热衷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然而有些竞赛与专业人才培养联系不紧密,与教学改革不一致,与课程教学不相关,教师只是为赛而指导,没有和教学结合起来,技能大赛与教学割裂。技能大赛组织过程中,参赛报名、选拔、训练、比赛环节脱离日常教学活动,带赛指导老师忙于选拔参赛选手、停课训练、购买竞赛设备与耗材、负责学生比赛期间的衣食住行,直至完成参赛任务,其指导比赛与教学工作产生冲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技能大赛相关资源很少用于日常教学,技能大赛与教学脱节,大赛的引领作用无法发挥。
1.4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融合层次低
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内容调整、实践教学上融合相对紧密。然而,技能大赛如果仅仅局限在课程教学融合的层面,由于技能大赛属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则很容易造成专业教学受制于技能大赛,发挥不出预期的引领与导向作用。赛教融合要跃升到与人才培养融合的
更高层次,不仅要融入专业教学中,还应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中,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融入实训基地建设中。
2高职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融合的音义
2.1引领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发展
技能大赛赛项设计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动向和技术变革轨迹,动态调整大赛项目、内容和操作技术标准,不断优化技能大赛竞赛方案。以物流技能大赛为例,赛项是以传统物流产业向智慧物流转型发展这一路径调整比赛内容:从核心业务环节“仓储”“配送”展开优化设计,扩展到对完整的物流作业流程进行设计,再扩展到智慧物流作业进行方案设计。“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正是响应传统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跨境电商这种新的贸易形式。通过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高职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使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技能大赛赛点的变化,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职业技能大赛引导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指导专业建设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训设备等方面重新设计,以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
2.2引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学校要培养出符合技能大赛要求的技术能手,并在大赛竞技中脱颖而出,必须走一条产教融合、校企
联合培养人才的道路。例如,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双十一”实训I,把学生放到企业的一线岗位,按照准员工的要求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将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平台引入校园,与平台的供应商合作,让学生从事真实的经营活动,自负盈亏。理工科的高职专业,联合企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在技能大赛的导向下,职业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
18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wxzj.cbptki第19卷
模式,结合本专业特点,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工学交替培养,试点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以赛教融合的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改革,促进工学结合3。
2.3引领专业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技术不断推动产业变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以“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为例,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掌握进出口业务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国际市场调研与营销、外贸单证和跟单、外贸业务、国际货代报关等相关工作)国际贸易新形势下,“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重点考核外贸业务B2B、B2C 能力。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规格发生了变化,新增了跨境电商能力培养,要求国际贸易人才是能从事跨境电商运营与营销推广,能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独立创业的创新型人才。技能大赛引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不断优化,与产业需求相适应,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产业的发展动态调整4。
2.4引领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技大赛高职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历年来,国家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普遍受到企业欢迎,许多获奖选手都被企业高薪聘走。许多地区对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非常认可,这些学生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可享受优惠政策,比如国赛获奖选手可以直接升入对口的本科院校免试学习,省赛获奖选手在专转本考试上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加分。专业人才培养在技能大赛的导向下,开始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心理素质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升综合能力[5])
2.5引领专业师资结构优化
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培养了一支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熟练的大赛指导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例如,在职称评审上,大赛指导教师在职称晋升上能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优异的大赛成绩能持续使指导团队中多位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受益,专业师资职称结构能持续优化。技能大赛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对岗位操作技能要求很高,为了指导好技能大赛,指导教师深入企业的一线岗位,了解工作原理,掌握工作流程,完成工作任务。指导教师能在大赛的指导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某个领域的技术能手,通过技能大赛平台,与行业企业交流合作,能获得更多社会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2.6引领专业深化教学改革
大赛指导教师深受大赛的启发,借鉴大赛的训练方式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标准,将比赛资源转化为专业教学资源,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教改成果。例如,技能大赛赛项被建设为独立的实训课程,配套了实训教材,使得技能大赛更容易推广。技能大赛竞赛模块被融入专业课程对应的章节中,丰富了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逐步转变为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综合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技能大赛的题库、操作视频被制作成专业教学资源库供广大师生学习,甚至技能大赛相关的教学成果还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技能大赛已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器。
2.7引领专业实训条件更新升级
通过技能大赛机制,引导职业院校将资金投向实训设备,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在技能大赛制度的导向下,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提升,例如,一般高校物流实训I室较为简陋,只配备一些电脑和物流仿真软件,而在全国物流技能大赛的推动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参照大赛设备标准建设了智慧物流实训中心,物流专业的实训条件整体上了一个层次。
3高职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动态融合的路径分析
3.1以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技能大赛的目标是推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动联系企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6。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典型的校企共同培养,由企业和职业学校交替进行,岗位实践和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并且以企业培训为主。我国教育部推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企业与学生签订学徒培养协议,学校教师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企业师傅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融合在一起后,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锻炼了职业素养,提升了技能大赛水平,培养了现代职业人才。
3.2技能大赛提升人才培养格
在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企业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技能大赛所考核的知识与技能,应作为人才培养规的要,人才培养的养、
第6期钟茂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融合路径研究19
能力、知识要求中。技能大赛各赛项经过权威专家论证,赛项设置科学、合理,紧贴企业生产实际,贴合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切合了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高职专业应参照职业技能大赛规程,仔细分析技能大赛知识与能力要求,结合专业调研数据,定期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动态调整。技能大赛组委会每年都会对大赛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要密切关注技能大赛的变化,要紧扣技能大赛的最新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3.3以技能大赛优化课程体系
技能大赛赛项包含了几十个赛点和技能点,对应的知识点都应该在相关专业课程中有所体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构建,要把技能大赛考虑进来,要构建融合竞赛项目的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校内阶段性实训1+校外岗位实训1+技能大赛训练”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每年技能大赛赛项都有所调整,专业课程要不断融入新知识,更新传统课程,开发新课程,要动态地调整课程体系。技能大赛的资料,比如每年的赛题、比赛视频、设备操作指导书、竞赛真实案例,应该制作成教学资源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训I。课程标准也应该参照技能大赛的识与力要,新设力目与识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3.4以技能大赛推动师资结构优化
专业师资水平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应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加速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指导职业技能大赛,能快速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安排带赛教师针对技能大赛的职业岗位,深入企业岗位一线实践,完整掌握技能大赛所考核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才能指导与驾驭大赛。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大部分教师没有时间到企业脱产挂职,教师指导职业技能大赛,既不耽误本职工作,又能提升教师的能力。每个专业可以安排四至五名老师,组建大赛指导团队,指派老师轮流负责,分担工作,共同指导。通过大赛平台,教师能定期与企业专家交流,参加各种行业企业培训,带领学生与高水平院校相互比拼,能有效提升教师水平,能快速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促进职称晋升,逐步优化师资结构7。
你对学校减负工作有什么建议
3.5以技能大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很适合高职专业的课程教学。借鉴技能大赛模式,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实践结合起来,邀请企业师傅参与教学活动,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将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设计成教学项目融入课程之中,将技能大赛项目编写成实训教材,将大赛案例、题库、操作视频,融入课程资源之中通过开展技能大赛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将比赛训练常用的学生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改革,多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目前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借鉴技能大赛方法,将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常规教学中。
3.6以技能大赛提升专业实训条件
高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是个难题,专业实训设备不能偏向软件与系统,缺乏岗位实操性起不到训练职业能力的作用,也不能偏向硬件,因为硬件设备投入资金大,维修和更新费用高,淘汰快,投入产出比低,效益差,不如利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效果好。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设备、技术标准作为实训I室建设参照,具有通用性强,市场生命周期长,市场普及性高等优点。以大赛设备为核心设备建设实室,,年技术适当添加小型智能化设备,建设效益较高,可以保证实训I室建设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开展大赛训练。对接技能大赛设备与系统,动态优化专业实训条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未来产业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问题与建议[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陈国亮,陆宇峰,王春艳.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模具
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9(8):
24-27
[3]姜云东,李俊涛,刘金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下的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
(23):15-18.
[4]荣国丞,董衍美.新时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跃
升、新特点、新方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8(4):3639.
[5]贾桂玲.关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分析与思考[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5559.
[6]孟志贤.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若干问题研究[J].天津职
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
[7]金海峰.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六融合,赋能专业
内涵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9(104):161-163. [8]李俊技大赛对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促的
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4)180182.
责任编辑赵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