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面试试卷及答案

阅读: 评论:0

2018年辽宁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面试试卷及答案
高中历史《从盟友到对手》
  一、考题解析
  环节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多米诺骨牌游戏展示。
  教师提问:第一块骨牌倒了,其后的骨牌会随之而倒。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其周围的地区是否也会成为红的国家呢?为了防止此效应的发生,美国会出台什么政策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背景
  教师提问:在杜鲁门总统任内,美国在外交上发生了许多的大事,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就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事件。那么,其出台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多媒体播放有关杜鲁门主义的历史纪录片,然后由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总结。
  (二)内容
  教师提问: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支撑下,美国提出要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那么,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又是怎样的呢?教师展示相关史料。
  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得出杜鲁门主义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美国打着“遏制共产主义“的旗号,将矛头直指苏联。
  (三)影响
  教师提问: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伯努利方程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请学生课下写一篇以美苏冷战为核心的小论文,下节课分享。板书设计
  二、答辩题目解析
环氧树脂6101  1.说一说美苏争霸期间缓和的表现。【学科专业知识问题】毛果绣线菊
  【参照答案】
  1959年9月赫鲁晓夫首次访问美国,访美期间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双方表示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宣扬所谓“戴维营精神”。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他被迫改变对外政策,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在这种对外战略指导下,美国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
  2.本堂课的三维目标是怎么确定的?【教学设计类问题】fma
  【参照答案】
  首先,要根据题本确定,通过题本内容的通读和解析,理解本堂课中需要讲解的内容有哪些,梳理内容间逻辑层次,确定教学目标。
  之后,根据试讲要求进一步确定,根据试讲要求中具体内容,比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1.题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内容: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以应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1936年,凯
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道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
  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增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3.基本要求:
梧桐树丰子恺  (1)试讲过程中设置适当情境。
  (2)讲清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3)板书思路清晰。4.答辩题目:
  (1)简要阐述福利国家的利与弊。
  (2)简述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战后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PPT上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国的图片,并提问:这二战结束之初的德国,它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观察图片得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教师进一步引导:战后德国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有人悲观地估计,仅仅清除柏林市区的瓦砾,就需要20年的时间。进一步展示德国重建后的图片,提问:你觉得德国在战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建成这样?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令人惊叹的是,战后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为什么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含义
  学生根据教材得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
  教师进一步追问: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即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又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那他的具体主张是什么呢?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并介绍凯恩斯的经济学说。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
  (二)演变历程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那么在二战后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历程呢?
  1.教师在PPT上展示“Tom的故事”,请学生归纳概括情境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二战结束初期,波音公司关闭,60年代左右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帮助下公司重新发展,70年代政府切断公司资金。
  2.接下来教师请学生根据情境的阶段特点阅读教材,梳理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在PPT上呈现表格,请学生完成。
  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    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70年代初    国家干预经济的减弱,出现“混合经济”   
  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
  一位西方的历史学家指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曾经在战后(二战)广泛受到信奉的凯恩斯理论(即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头一次遭到了人们的怀疑。”
  并提出问题:(1)战后,凯恩斯理论为什么会“广泛受到信奉”?(2)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又“遭到了人们的怀疑”?
  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进行思考,并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受到信奉是因为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使美国摆脱危机,有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中受到重创,战后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发展经济。20世纪70年代又受到怀疑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滞胀”,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张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三)评价
  教师在PPT上展示的黑猫白猫论,并提问: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积极作用是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政府权威得到加强,有利于国家发展。消极作用是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以板书为线索进行总结。
  2.作业:预习下一子目,思考情境中的Tom失业之后是否需要担心基本的生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阐述福利国家的利与弊?
  【参照答案】
  福利制度的好处在于:它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和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扩大了社会消费,刺激了社会需求和经济增长。
  但是福利政策的长期推行,使发达国家出现新的问题,首先是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政负担,引起巨额
  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其次是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降低,导致产品竞争能力下降,出现经济结构危机,失业率上升。第三是沉重的税务负担,使企业、个人和社会都不堪承受,造成企业后劲不足,设备改造缓慢,经济效益下降。第四,引起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间阶层日渐削弱等问题。
  2.简述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战后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
  【参照答案】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我国学术界有过一些不同的看法。以往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后,将走向腐朽、灭亡。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并没有走向灭亡,反而由于其制度所具有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信息产业和生物工程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而有了新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者大多较为客观地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上。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3:5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5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家   经济   资本主义   发展   教师   干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