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理念下的幼儿园探究性游戏课程——以中班“多米诺骨牌”实践研究为例

阅读: 评论:0

spwmSTEAM理念下的幼儿园探究性游戏课程——以中班“多米诺骨牌”实践研究为例
摘要:STEAM理念的优势之处,在于整合幼儿的发展优势,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积极情感和高级思维,它为幼儿的探究性游戏课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探究性游戏课程是综合性的游戏与课程的整合,和STEAM理念中的学科融合思想是一致的,都在为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而服务。在幼儿园的探究性游戏中,教师要提供充足而丰富的游戏材料,创建适宜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计划,并尝试进行操作,在适宜的时候给予指导。游戏结束之后,鼓励幼儿组织自我反思活动。这样一整套的STEAM模式有助于幼儿的探究活动走向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STEAM理念探究性游戏多米诺骨牌
STEAM教育理念不仅仅体现为育人的根本,还指向了核心素养,对于情景的创建、问题的提出、技术的运用同样都有提及,它不仅仅是全方位融合的教育,更是跨学科课程的整合。它的开放性、主体性、发展性、情境性、关键性与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故而能成为我们幼儿园探索性游戏课程的指导思想。延吉市七中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综合性的游戏,不仅仅有益于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和美育,对于孩子的德育和体育也有帮助,更是培养孩子耐力和毅力的适宜性选择。这个游戏不仅深受大众喜爱,对幼儿来说也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有挑战性的游戏。可以让幼儿有更大的探索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以STEAM为指引,创造探索情景
STEAM理念提到:“要创造情景,让教育在情境中发生。”因此,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游戏也同样要创设适宜的情景。以多米诺骨牌游戏为例,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幼儿有尝试的场地,同样也要有相关的图示,让幼儿通过观察能够到方法。更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多米诺骨牌,让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⒈“晓”之以情,“动”之以境
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是木质的多米诺骨牌,拥有8种基本,根据图示,孩子们大体能明白是按照一定的间距把骨牌排列起来,然后推倒为首的骨牌,其余骨牌会依次倒下。这一现象本身就很吸引幼儿,加上骨牌倒下时又有清脆的声音,甚至有变化的图案,更能让孩子
们感觉其中的有趣。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相互模仿,不停尝试,发现了许多多米诺骨牌的玩法。有的孩子玩了多次,就感觉没什么好玩的,但当他们按到墙壁上的多米诺骨牌图示时,就又能发现自己的玩法和图片上的玩法还是有不同的,这也是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因素,这就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只要孩子们身处其中,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STEAM理念下的游戏课程正是如此,以更长远的眼光,陪孩子做多彩的游戏,不断建构并丰富经验,一步步成就能力和素质。
⒉资源融入,情境整合
进入中班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探究能力、创造表达等都渐渐趋于成熟。在多米诺骨牌游戏中,他们对于单一的的情境和浅层的模式容易失去原有的兴趣。那么,如何自始至终激发幼儿对于多米诺骨牌的热情度和参与性?这是我们在深入解读STEAM理念之后需要付诸于实践的。
孩子们将多米诺骨牌按照自己喜欢的轨迹摆放好之后,我通过抛问的形式:孩子们,想象骨牌就像一个个行人,它们行走在马路上会遇见什么呢?这时候,孩子们纷纷商讨了起来:会遇见路边的大树;还会遇到好朋友;会碰见马路上行驶的汽车……于是,孩子们在
玩具架、百宝箱和区域材料柜里寻了各种各样的替代物:用花片搭建了大树;用乐高拼摆了小人;用磁力片建造了房子……,有了这些“障碍物”,孩子们建造多米诺骨牌的外形和雏形就有了更为深入的改变。
二、以STEAM为融合,恰当予以引导
STEAM理念指向了融合教育,而孩子们的尝试符合自主性、主体性、开放性的特点,故而,让孩子们去尝试是必须的。只有尝试过,才会发现,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并不容易,看似简单的骨牌,位置摆放不合适,就容易直接全部倒塌,对于协调能力未完全发展的幼儿来说,这是常见的事。
因此,我们让幼儿去体验尝试,也是对他们耐心和意志力的磨练。同时,也是给孩子们尝试失败的机会,在操作失败的过程中,他们也能逐渐摸索到正确的玩法。孩子毕竟是孩子,也会因为受挫就直接放弃的。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以鼓励,予以搭建方法的正确指导,让他们及时总结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的搭建游戏形成经验性的铺垫。
其实原因也许很简单:“因为在桌子上搭,XX动了桌子”,“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了”“骨牌的数
量没有算准确……”此类原因很多,也体现了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在动手、思维等方面,不同孩子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尽管如此,游戏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改进的,这就是孩子们真正的反思,大多数孩子们反思后,下次就会自动规避,在不断的尝试中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旦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对这个游戏倾注更多的热情,在玩腻之前,都会不断地搭建、推倒,搭建再推倒。而教师的的引导就可以切入,让孩子们进行图案等较难的操作。
三、以STEAM为核心,在游戏中成长
STEAM教育理念包含跨学科的综合,单一的游戏目的也不能够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我们不满足于浅尝辄止,尝试打开学科的局限,用多样的课程帮助幼儿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助幼儿获得持续的发展与成长。
⒈融合艺术,提升美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然而,多米诺骨牌在搭建的外形特征上可以有多样的形状,颇具美学价值。卷盘
在一段时间的探索以后,孩子们逐渐可以搭建有花变化的多米诺骨牌,看起来漂亮极了。这样的画面仅仅用相机记录是不够的。我们尝试和美育结合,让孩子们用画笔记录自己和小朋友们摆出来的形状,以及推倒时产生的美的瞬间。孩子们支起小脑袋开始构思,本来是瞬间的美好,通过他们的思维和画笔就成为较为久远的记录,在孩子们的一幅幅作品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机智、创意,更看到了成就和美。
⒉拓展建构,提高技能
多米诺骨牌的拼摆和放置,同样是搭建,因此和建构区中积木搭建有着融通之路。孩子们在摆放多米诺骨牌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去建构区拿一些同样大小的积木块进行添加摆放,显现出来的效果大不一样。因此,就更激发了幼儿运用骨牌以外的资源和材料进行搭建。
免费理论电线于是,我请孩子们将多米诺骨牌区域和建构区的地毯区域进行了有效整合,建构区的孩子们搭建了一幢高高的房子,就请多米诺骨牌区的孩子们在建筑的周围围成了一条长长的多米诺骨牌,这样一来,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纷纷与之合影,并且在建构故事本上记录了整个融合搭建的过程。
多米诺骨牌与不同领域课程之间的融合,正是STEAM教育理的核心“融合教育”。这样的融合,符合现代教育的特征,既能够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又能将幼儿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结论:
STEAM教育理念之所以得到推广和重视,正是因为它符合新课改的方向,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行走在课改的路上,眼前可能出现眼花缭乱的选择,我们反复思考、执着叩问,大胆尝试STEAM教育理念,随着多米诺骨牌游戏的开展和深入,我们不断向其他课程融合,让单一的游戏迸发出多彩的光芒,引领幼儿在游戏中到更多的乐趣,不仅仅获得了成就感,更是得到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尤其是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我们探究性游戏课程的目标与核心,更是儿童全方位成长与发展所期待看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50,251.
[2]丁泱琦.浅谈STEAM教育理念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读写算. 2021,(30)
[3]朱凌霄.在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探索[C] 《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四辑新课程研究杂志社会议论文集腓特烈大帝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3:3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57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幼儿   孩子   游戏   发展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