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安全生产含义
安全生产
通过人-机-环境的和谐动作,使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 安全管理活动
源头管理
过程控制
应急救援
事故调查
依稀大地湾
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安全生产从业人员
*
主要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总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站长、法定代表人等。*
%%*** 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
新乡红旗医院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
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是指从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员、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人员和承担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的人员、安全主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督导员及乡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或巡查员等。
*
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省要建立健全省、市直属安全生产培训中心22个,适度发展县级直属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特种作业培训机构达150个;培训安全主任100万人次,特种作业人员300万人次,安全资格培训50万人次;高危行业的企业实现全员培训。
*
安全主任教育培训
第十三条安全主任教育培训工作,由行业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组织,从事安全主任教育培训
的单位,必须按照《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取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资格认可。从事安全主任教育培训教学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安全生产培训教学工作。安全主任教育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原则采用统一大纲和规范教材。
*
兼职安全主任
第十七条兼职注册安全主任应当具有中级安全主任以上资格,并且只能在三个单位兼职。*
安全主任考核分级管理
第十四条安全主任资格考核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初级安全主任的考核由地级以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省直属单位、中央驻穗单位的初级安全主任、全省的中级和高级安全主任资格考核工作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经考试合格的人员,由负责实施考核工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相应等级的《广东省安全主任资格证》。
*
*
事故
事故的定义
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
伯克霍夫: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hadam
*
附注1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
附注2
美国安全工程师Heinrich 在1931提出了其著名的“安全金字塔”法则,它是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该法则认为,在1个死亡重伤害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29起轻伤害事故背后,有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
*
附注21></a>.1
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事故预防原理: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则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管理,这是作为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
一、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20世纪初,蒸汽动力和电动机械取代了作坊中的手工器具,机器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装
置,工人不进行培训,日工作时间长达13小时。事故频发:
1)1909年美国工业死亡事故高达三万起,百万工时死亡率多达150-200人;
2)美国的宾夕法尼亚钢铁公司,1901-1904年2200名员工中竟有1600人在事故中受到伤害。
人们开始研究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
一、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19年格林伍德(Greenwood)和1926年纽博尔德(M.Newbold)提出;
2、多米诺骨牌理论:1936年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提出,伤亡事故顺序五因素;
3、1939年发默(Farmer) 和钱伯(Chamber)提出一个事故倾向的人具有较高的事故率;
4、1951年阿布斯和克利克的研究指出,个人的事故率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对事故倾向的个性类型很难量度,广泛的批评使事故倾向论排出主导地位。
*
一、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5、事件链:1953巴克尔提出,认为事故时一系列事件的链锁,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
6、1957年科尔提出社会-环境两因素模型,一个有益的工作环境能增进安全。
7、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发表了弹道导弹的系统安全工程的说明书,表明西方各国开始利用安全系统工程。
循证护理
8、能量转移理论:1961年吉布森提出,1966年哈顿引申 *
一、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9、1965年科罗敦(Kolodner)在安全定量化的论文中介绍了FTA;
10、1972年威格尔斯沃思(Wigglessworth)提出了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11、1974年劳伦斯(Lawrence)根据威格尔斯沃思的事故理论,提出了扰动促成事故理论,即P理论(Perturbation Occurs),此后又提出了适用于复杂自然条件、连续作业情况下的矿山以人失误为主因的理论,在南非金矿试用。
*
一、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12、1983年瑞典工作环境基金会对1969年瑟利提出的人行为系统模型提出了一个修改模型,即WEF模型
13、1991年安德森提出了瑟利模型的修改系列模型
14、1998年,Abdul.Raouf提出了多因素学说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因果论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
变化论
综合因素理论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19年由英国M.Greenwood提出,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基本观点: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预防事故的措施:
人员选择。即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
人事调整。把企业中的事故频发倾向者调整岗位或解雇。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遭遇倾向理论
基本观点:指某些人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伤害之间的关系。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931年由美国W.H.Heinrich提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M
P
H
D
A
M —遗传及社会环境;P —人的缺点; D —发生事故;
H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A—受到伤害
海因里希模型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解释: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促成了人为失误;人为失误又造成了不安全行为或机械、物质危害;后者导致意外事件(包括无伤亡的未遂事故)和由此产生的人员伤亡的事件。这五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事故。
核心: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质的危害,这就必须加强探测技术的控制技术的研究。
拉萨尔*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启示:多米诺骨牌理论确立了正确分析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简单明了、形象直观,指明了分析事故应该从现象到本质逐步分析,深入了解原因。
事故预防:只要抽出五块牌中的任何一块,事件链就会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缺点与不足:把事故事件链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各块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即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961年吉布森(Gibson)、1966年哈登(Haddon)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
基本观点: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能量的分类:
1 势能(Potential energy);2. 动能(Kinetic energy);
3热能(Heat energy);4. 化学能(Chemical energy);
5 电能(Electric energy);6原子能(Atomic energy);
7 辐射能(Radioactive energy)
8声能(Sound energy);
9. 生物能(Biological energy)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特点:
索尼xperia mt27i防止或减少伤害的最佳原则:控制能量源。
有利于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
尚需对能量的分类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预防事故措施:1.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大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的蓄积;4.降低能量释放速度;5.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6.设置屏障;7.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8.设置警告信息。
*
二、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
基本观点: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可概括为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发生接触(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
事故
OR
机械
故障
人的
失误
事故
机械
故障
人的
失误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