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
技术应用科学大众·Popular Science 2019年7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刘枫,郭杰
摘 要:用于粘贴偏光片的丙烯酸酯类压敏粘合剂,是偏光片的
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将会影响偏光片,进而影响使用偏光片的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文章通过对偏光片用丙烯酸酯类压敏粘合剂相关专利信息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偏光片;丙烯酸酯;专利偏光片包括偏振元件,如能产生偏振光线的聚乙烯醇 (Polyvinyl Alcohol ,PVA )膜[1],
炎症因子
偏振元件至少有一侧有保护膜,如:三醋酸纤维素(Tri-cellulose Acetate ,TCA )保护膜,为了防止光学部件在加工、运输过程中发生损伤或污染,一般会在其表面施加可剥离的表面保护膜(如PET 膜),这些构成偏光片的各层膜一般通过压敏粘合剂层进行层叠。另外,将偏光片粘贴在玻璃基板上也需要使用压敏粘合剂。虽然压敏粘合的种 实证研究类众多,但用于偏光片的主要是丙烯酸酯类压敏粘合剂[2]。
随着液晶电视、电脑以及掌上设备的迅速发展,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也在不断地改进、完善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轻轻的一声叮咛
作为偏光片的关键组成部分,丙烯酸酯类压敏粘合剂的性能将会影响偏光片,进而影响使用偏光片的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通过对偏光片用丙烯酸酯类压敏粘合剂相关专利信息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产业研究或发展提供参考。1 专利申请概况
用于偏光片的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申请量从2004年开始增速明显(见图1)。这主要得益于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手机、掌上电脑等设备不断发展,偏光片的需求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对于丙烯酸酯类粘合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促使申请人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专利申请量在2012年达到峰值,2013年略微波动后申请量保持相对稳定至2016年,此后申请量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相关技术、
产业发展已走向成熟。对二甲苯
图1 偏光片用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申请量趋势(注:数据来源patentics ,2018—2019年的申请量
不包括尚未公开的专利)
偏光片技术壁垒高,市场曾经呈现出被日本、韩国高度垄
断的态势,所以,偏光片用粘合剂的专利申请也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在排名前10位的申请中,有6家日本企业,3家韩国企
业,1家美国企业(见图2)。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日本的日东电
工株式会社,也是全球第一大偏光片制造商,其申请量远远超出其他申请人,约占总申请量的33%
。
图2 偏光片用丙烯酸酯类压敏粘合剂申请量排名前10位申请人
(注:数据来源patentics )
目前,在中国的偏光片用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申请基本上
是日本和韩国进入中国的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 )申请或巴黎公约申请。我国偏光片用粘合剂的专利申请起步较晚,申请量在全部申请中所占比例较少,生产偏光片的厂家使用的粘合剂也主要依赖于进口。虽然国内的部分
高校有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3-4],
但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一直较少。随着中国对偏光片技术、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偏光片用粘合剂的专利申请量已有所增加。2 专利研究进展好作文
偏光片等光学构件受热容易收缩,如果层叠于该光学构件的压敏粘合剂层不能随其收缩,则会在界面产生剥离,导致浮起、剥落,或由于光学构件收缩时的应力而产生由光学构件的光学轴偏离所引起的漏光。为防止上述问题出现,通常有以下方法。2.1 抑制收缩的方法
通过将压敏粘合力高且形态稳定性优异的压敏粘合剂层贴合在偏光片等光学构件上,抑制光学构件的收缩,一般可以使用储能模量高的压敏粘合剂层实现该方法。如琳得科株式会社(JP2006235568A )提出使用活性能束固化的高储能模量的粘合剂以及(JP2007212995A )使用分子量大于100万的高储能模量粘合剂。LG 化学(KR20090078211A )也提出使用两种分子量均大于100万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并且一种聚合物可以交联,另一种聚合物不能交联。综研化学株式会社(WO2013099683A1)提出通过控制聚合物的硬度同时结合光学补偿的方法,实现防止漏光的目的。2.2 应力缓和的方法
使用光学构件收缩时具有较小应力的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粘合剂层可以跟随光学构件的收缩、柔韧地适应变形的应力,一般可以通过加入小分子物质或低聚物来实现。
北医三院产妇事件最早使用含有增塑剂组分的粘合剂层能有效地减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