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胶组成成分

阅读: 评论:0

UV固化胶粘剂是由基础树脂,活性单体,光引发剂等主成分配以稳定剂交联剂、偶联剂等助剂组成。其在适当波长的UV光照射下,光引发剂迅速生成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基础树脂和活性单体聚合交联成网络结构,从而达到粘接材料的粘接。
一、基础树脂
1.1.1、不饱和聚酯树脂
张伟宏近况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较早使用的光固化树脂。它是由不饱和的二元酸(或酸酐>混以部分饱和的二元酸(或酸酐>与二元醇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反应制成线型聚酯。在其分子结构中有不饱和的乙烯基单体存在,如果用活泼的乙烯基单体与这类不饱和的乙烯基单体共聚,则交连固化而成为体型结构。
由这种树脂制得的胶粘剂由于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较大,胶接接头的内应力很大,胶层内部容易出现微裂而导致胶接力变小;同时由于高分子链中含有酯键,遇酸、碱易水解,因而耐介质性和耐水性较差,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变形,另外其固化速度较慢,因此综合性能较差。多数作为非结构胶使用。通过降低不饱和键含量,采用聚合收缩率小的单体,加入无机
填料和热塑性高分子等,可以改善其的整体性能阳。其的优势是价格低廉,在木器装饰方面仍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由于合成的原料种类很多,可以制得从坚硬直至非常柔软的树脂,仅需加入较少的单体就能获得低粘度,操作方便。因此至今欧洲市场上其用量还占光固化树脂总量的24%。
1.1.2、聚酯丙烯酸酯
它由醇酸缩合来制备,改变多元醇和多元酸的种类,调节多元醇、多元酸和 (甲基)丙烯酸的摩尔比可以制得性能各异的胶粘剂。
一般而言,聚酯丙烯酸酯树脂粘度低,和其他树脂的相容性好,但其固化收缩率较高,因此作为成型物的时候,成型物的尺寸不太稳定,容易因应力而发生歪曲。有将此种胶用于DVD光盘的报道,粘接性能较好。
1.1.3、环氧丙烯酸酯
它由环氧化合物和 (甲基)丙烯酸或含有一OH的丙烯酸酯化而得到。其中常用的环氧化合物或环氧树脂有双酚 A环氧树脂、六氢邻苯二甲酸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它的特点
sealed lead acid battery
是在丙烯酸基的p位上有一个一OH基,故粘度较高。分子中含羟基、醚基、酯基等极性基,使树脂分子与被粘物分子产生强大的相互作用力,粘接性能优异。在电性能、耐热性方面比丙烯酸酯树脂优良,而且分子量可以任意调节。由于其具有环氧树脂的强粘接性和好的光固化活性,使其大受欢迎。双酚 A型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固化物表面硬度高,耐化学性好,但内应力大,性脆。近年有不少对其脆性的改善研究报道1401。使用端羧基聚醚增韧EA树脂得到的端羧基聚醚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提高了树脂的韧性。
1.1.4、聚氨酯丙烯酸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是由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和丙烯酸羟基反应而制得。通过刚性的多异氰酸酯与柔性的聚醚链段的适当配合,可以获得性能各异的树脂。其制品可以是非常坚硬的状态也可以是弹性体乃至非常柔软的状态。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兼有聚氨酯的柔韧性 (尤其是低温韧性)、耐磨性、抗老化性及高撕裂强度
和丙烯酸酯良好的耐候性及优异的光学性能等优点。
1.1.5、多硫醇-多烯体系
该树脂实际上是由多元硫醇类化合物和多元烯丙基化合物组成。改变多烯的C=C键和多元硫醇的-SH的当量比,或多元烯及多元硫醇分子中的官能基的数目,可以得到从弹性体到树脂状的各种形态的固化物。当应用多元羧酸和烯丙醇反应生成的酯、不饱和羧酸和多元醇生成的酯等多烯和多元硫醇等含有酯键的化合物作为硫醇-多烯体系光固化树脂的主要成分时,在多湿条件下,其固化产物容易发生水解,导致粘接强度降低:而应用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作为光固化组成物,固化后可得柔软、、弹性、透明性好及耐湿的固化物。此体系不受空气中氧的阻聚,且固化收缩率小,多用子通信装置、光学器件组装和光纤的粘接。
1.1.6、阳离子固化基础树脂
理论上凡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单体都可以用于阳离子固化,它是通过烯烃、环氧、缩酮、内酯,硅酮以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各种单体的阳离子聚合或共聚合,可得到理化性能较好的材料。此种机理固化成膜的基础树脂出现在80年代末期,有乙烯基醚系列、环氧系列。乙烯基醚类树脂可用311基乙烯醚和相应树脂反应得到。但目前最常用的还是环氧树脂或改性环氧树脂,主要有环氧化双酚A树脂、环氧化硅氧烷树脂、环氧化聚丁二烯、环氧化天然橡
电视卡播放软件
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双酚A环氧树脂,但其粘度较高、聚合速度较慢;脂肪族环氧树脂化合物一般聚合速度较快,其中 3, 4-环氧环己基甲酸-3, 4-环氧环己基甲基酯 (CY179)是阳离子固化中最常用的脂肪族环氧树脂,它的粘度低、聚合速度快,可与双酚A环氧树脂配合使用。
环氧化合物开环收缩率很小,在此基础上一些多环化合物也被用于光固化组分,它们在聚合时体积可以发生膨胀,如原碳酸醋在开环时体积可膨胀 1.5%。乙烯基醚类化合物是富电子的,可进行作为阳离子固化聚合主,也可作为稀释剂。
1.2、稀释剂
稀释剂一方面起稀释作用,使胶液具有便于施工的粘度;另一方面又起交联作用,须具有好的反应活性,固化后进入树脂网络,对固化产物的最终性能影响是多方面的。加入活性稀释剂往往是为了改善粘度、粘接力、柔韧性、硬度和固化速度。不同稀释剂与基础树脂配伍得到的力学性能可能会相差很大,需要充分比较和选择。对其的要求主要是低粘度、高稀释性和高度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兼顾挥发性、毒性、刺激性和臭味小,价格低,稳定性高,对树脂的相容性好等。为调整各种性能往往采用混合稀释剂。
1.2.1、自由基活性稀释剂
自由基活性稀释剂分为开发较早的第一代丙烯酸多官能单体、近期开发的第二代丙烯酸多官能单体和更优异的第三代丙烯酸单体。第一代丙烯酸酯多官能单体主要有1, 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 1, 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BDDA),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DPGDA)、丙三醇二丙烯酸酯 (TPGDA)和三官能团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TMPTA)、三丙烯酸酯 (PETA),主轻基甲基丙烷三醇三丙烯酸酯 (TMPTMA)等。它们取代了活性小的第一代丙烯酸单官能单体。但随着UV固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们对皮肤的刺激性大的缺点显露出来。
因此现在又开发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丙烯酸单体,它们克服了刺激性大的缺点,而且还具有更高的活性和固化程度。第二代丙烯酸多官能单体主要是在分子中引入乙氧基或丙氧基,如乙氧基化三轻基甲基丙烷三醇三丙烯酸酯(TMP(EO)TMA)、丙氧基化三羟基甲基丙烷三醇三丙烯酸酯(TMP(PO)TMA).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G(PO)TA o第三代丙烯酸单体主要为含有甲氧基的丙烯酸酯,它较好的解决了高固化速度与收缩率、低固化程度的矛盾。这类产品主要有 1, 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 (HDOMEMA)、乙氧基化新戊二醇甲氧基单
丙烯酸酯(TMP(PO)MEDA)。分子中引入烷氧基后,可以降低单体的粘度,同时降低单体的刺激性。另外,烷氧基的引入对稀释剂单体的相容性也有较大提高。
1.2.2、阳离子活性稀释剂
永吉四中各种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及各种环醚、环内醋、乙烯基醚单体等都可以作为阳离子光固化树脂的稀释剂。其中乙烯基醚类化合物和低聚物固化速度快、粘度低、无味、无毒的优点,可以与环氧树脂配合使用。
1.3、引发剂
1.3.1光引发剂的引发机理
a.裂解反应机理
光引发剂分子吸收紫外光能后被激发,激发态的分子共价键断裂而生成自由基。对话诺基亚
b.提氢反应机理
该机理是引发剂分子吸收光能后被激发,并从单体或齐聚物分子上提取一个氢原子,使这些分子成为自由基。
c.离子反应机理
该机理是电子给体和受体通过电子或电荷的转移,可能生成电子转移复合物,也可能生成激发复合物。电子转移复合物是在基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而激发复合物只是在激发态下相互形成的。
d.能量转移机理
激发态分子的三重态将能量转移给单体或其他分子,获得能量的单体被激变为三重激发态单体:
三重激发态单体 (MTt*)发生分解生成两个自由基,或因电子转移只生成单个自由基。噻吨酮的三重态寿命长,是好的能量转移剂,它以能量转移机理产生自由基,引发光聚合。
1.3.2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的作用是在其吸收紫外光能后,经分解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体系中的不饱和键聚合,交联固化成一整体。常用的自由基型光引发剂有裂解型和提氢型两大类。
1)裂解型光引发剂
裂解型光引发剂主要有苯偶姻醚类(安息香醚类)、苯偶酞缩酮和苯乙酮等。裂解型光引发剂在吸收紫外光后均裂,产生两个自由基,自由基引发不饱和基团聚合。
最近Ciba等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光引发剂:酰基膦氧化物,如BAPO, 819和TIM 等也属于裂解型光引发剂。酰基膦氧化物型光引发剂在近紫外区具有较高的引发活性,良好的热和水稳定性,并且具有光漂白作用,有利于深层固化,固化产品不泛黄,适合于厚层有光敏涂料,特别是解决了LTV白涂料体系在紫外光下难固化及涂层易变黄的难题。BAPO分解后能产生四个自由基,具有较高的引发效率。
线粒体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2:5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55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固化   树脂   单体   引发   自由基   分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