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全 于 健 唐海人
摘 要 目的:观察KTP激光联合易贝眼液灌注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KTP激光疏通泪道,术后易贝眼液灌注多种类型泪道阻塞,随访78例113只眼,随访2~12个月。结果:采用此方法多种类型泪道阻塞,通过随访观察,疏通治愈107眼(94169%),未愈6只眼(5131%)。结论:KTP激光联合易贝眼液灌注泪道阻塞简单、有效。
westlaw 关键词 激光 泪器阻塞 灌注,局部 尿抑胃素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病,既往采用插管、挂线、阻塞切开、泪道黏膜环切、鼻腔泪囊吻合等方法处理,因易复发或损伤大使病人难以接受。激光泪道疏通术以其操作简单、反应轻、疗效肯定而逐渐得以推广应用。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采用KTP激光对78例(113只眼)泪道阻塞进行泪道疏通术联合易贝眼液灌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1 对象 本组78例(113只眼),男性13例,女性65例。年龄24~72岁,平均54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41年,平均1113年。经泪道冲洗确诊,泪总管阻塞8只眼,慢性泪囊炎24只眼,单纯性鼻泪管阻塞8
1只眼。
112 仪器及药品 (1)武汉华工激光有限公司HG L2 MYK l0KTP激光泪道机,配备014mm光导纤维及12#、9#泪道探针。激光输出波长1064nm,倍频532 nm,功率0~10W可调。(2)易贝滴眼液2m L/瓶,中国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13 手术方法 结膜囊冲洗后患者平卧位,1%的卡因作泪点表面麻醉,1%棉片收缩下鼻道黏膜。扩张上泪点后将9#探针(带内芯)自上泪点缓慢插入泪道,到达阻塞处时停止进针,拔出内芯并导入014 mm光纤,以8W功率对阻塞处作连续激射直至有落空感;若发现阻塞物较厚,可调高功率为10W抽出光纤,以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直接在探针内冲洗,证实泪道通畅后再用易贝眼液1m L缓慢灌注冲洗,边冲洗边退出探针,使整个泪道粘附易贝眼液。
抽屉式配电柜
1.4 术后处理 1%滴鼻液滴鼻1周,的确当眼液滴眼1周,润舒眼液滴眼2周。术后1d先以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混合液常规冲洗泪道后,以易贝眼液1m L缓慢灌注。连续冲洗3d。此后常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隔日1次,第2周起每周常规冲洗2次,第3周起每周1次,第4周起每2周1次。
2 结果
读诗词名句随想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眼科(吕 全为进修医生,原工作单位:355000
福建省福安市闽东医院眼科)21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未愈:仍有溢泪症状,冲洗不通畅。
212 结果 随诊78例113只眼,泪总管阻塞8只眼,一次性治愈7只眼(8715%),慢性泪囊炎24只眼,一次性治愈19只眼(7912%),单纯性鼻泪管阻塞81只眼,一次性治愈77只眼(9511%),所有术后4周冲洗不通者行二次激光疏通治愈4只眼,6只眼未愈(5131%),总治愈率94169%。
3 讨论
泪道阻塞的病理学改变是泪道组织的慢性增殖性炎症或由此造成的瘢痕愈着[1]。张子曙等[2]通过泪道数字减影技术将泪道阻塞分为四类:(1)泪小管阻塞(417%);(2)泪总管阻塞(817%);(3)泪囊颈以上的泪囊阻塞(915%);(4)泪囊颈以下的鼻泪管阻塞(7711%)。传统的泪道探通、挂线、义管植入等,我们分析认为以上方法只能戳穿瘢痕,形成瘢痕活瓣,无法彻底清除,从而使探针、丝线等拔除后炎性组织又重新接触并愈合,导致手术失败。因而如何彻底疏通泪道并重建黏膜的延续性是泪道手术成功的关键。
KTP泪道激光仪通过KTP非线性倍频晶体(磷钛钾晶体)将1064nm Y AG激光倍频为波长532nm的可见光,从而使KTP激光具有很窄的激光脉冲宽度和极高的功率密度,在手术时热扩散效应极小,具有很强的组织气化能力;将空腔内的阻塞物清除而不会导致实质性组织加热,因而对周围组织损伤很小。泪道阻塞处组织的气化将使泪道恢复原有的管状结构,再现生理泪道的导泪功能。
加密代理
易贝眼液的主要成分是人类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bEGF)。bEGF是1960年被发现的一种小分子多肽,它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可激活多种酶,对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有趋化作用,促进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调节蛋白质合成,完善胶原蛋白的构建,加快创面愈合速度,试验表明外源性EGF对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显著[3]。KTP 激光泪道疏通术后,通过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泪道环行黏膜缺损区周围黏膜上皮迅速增殖,恢复泪道黏膜的延续性;同时易贝眼液具有一定的粘性,能隔离
钟丽丽年龄
创面,为泪道黏膜上皮恢复提供空间。
在对113只眼的中,我们发现术后随诊冲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术后由于炎性反应刺激组织水肿可引起泪道重新堵塞。如果发现冲洗不通畅,及时探通后以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能有效控制炎症,减轻水肿,从而提高治愈率。本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假道形成。术中若激射数次后仍无落空感,应及时停止激射,并调整光纤方向,能有效预防假道形成。
通过本组病例结果的临床观察,KTP激光联合易贝眼液灌注泪道阻塞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4169%,与吕红玲[4]报道单纯运用KTP激光泪道成形术总治愈率7512%有明显提高。泪总管阻塞疏通术后未愈的1例为陈旧性外伤所致,我们分析认为外伤后泪总管错位愈合闭锁,解剖结构异常,虽经二次激光疏通进入泪囊,但泪道管状结构仍难以恢复,最终归于失败,后采用泪囊切开泪总管吻合术治愈。因此我们建议对外伤性泪道阻塞采用泪囊切开泪道重建手术为妥。
4 参考文献
1 徐大慧,王延华.154例慢性泪囊炎临床病理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2,10(5):289.
2 张子曙,肖满意.泪道阻塞的数字减影泪道造影评价.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6):374
3 朱建辛,张耀明.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在慢性溃疡面中的应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16(1):43.
4 吕红玲,孙 康,陆 强.KTP激光泪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眼科杂志,2003,11(1):48.
(收稿:2003-06-10)
周剑勇 陈雅平 张蔚萍
摘 要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效果。方法:对12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局部微波热凝和下鼻甲切除术的局部综合措施。根据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术后4周,全部病例显效。1年后有105例获随访,
其中显效77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1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综合的疗效满意,安全简便。
关键词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微波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机理复杂,方法多样。自1996年12月以来,我科选择性地对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即鼻中隔矫正、局部微波热凝和下鼻甲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体育课件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临床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的患者共128例。男72例,女56例,年龄18~61岁,平均3319岁。病程2~18年,平均516年。临床上表现为连续性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等典型症状。全部病例均伴有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其中“C”型鼻中隔偏曲71例,“S”型49例,其他类型8例。有85例中鼻甲肥大。所有患者经长期单纯药物保守,效果不明显。有药物过敏、严重哮喘及合并鼻息肉、鼻窦病变者摒除于本研究。
112 鼻中隔手术方法 患者半坐位,常规消毒铺巾,用含有少量1∶1000盐酸肾上腺素的丁卡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3次,每次约5min。1%利多卡因10
作者单位:529071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m L加1∶1000盐酸肾上腺素10滴入两侧鼻中隔前份粘软骨膜下浸润麻醉。在鼻中隔左侧皮肤和黏膜交界处稍后作第一切口,略向鼻底延伸呈“L”型,刚好切至软骨。粘软骨膜下钝性分离至鼻中隔后部。在第一切口后方2mm处作第二切口,切开软骨,分离对侧粘软骨膜。置入鼻中隔镜向后继续分离。用旋转刀切除偏曲的软骨,咬钳咬除剩余软骨和部分筛骨垂直板、犁骨。小纱条止血,鼻中隔粘软骨膜复位对合。
113 微波凝固方法 1%利多卡因(加盐酸肾上腺素)行下鼻甲、鼻丘黏膜下注射。应用珠海和佳产EBH-3型耳鼻咽喉微波仪,频率为2450Hz,波长12 cm,使用输出功率40~60W。微波辐射器用绝缘材料包绕,仅头部露出,鼻镜直视下点刺于下鼻甲、中鼻甲黏膜下,深1~2mm,长6mm,每次持续3~5s,多点凝固,退出辐射器前,间断发射1~2次,以避免针眼出血。根据肿胀程度,下鼻甲每侧约4~6点,中鼻甲2~3点。边操作边观察组织反应,被凝固组织逐渐收缩变小,呈白。鼻中隔处采用弧形微波辐射器,输出功率40W,黏膜表面凝固2~3点,每次1~2s。鼻丘处凝固1~2次。术中无疼痛、无焦痂、无烟雾,边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