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实验

阅读: 评论:0

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实验
理工学院  光信息2  贺扬  10329064  合作人:余传祥
【实验目的】
1、 了解与掌握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及调节光路方法。
2、 掌握腔内倍频技术,并了解倍频技术的意义。
3、 掌握测量阈值、相位匹配等基本参数的方法。
【实验仪器】
808nm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可调电源、晶体、KTP倍频晶体、输出镜(前腔片)、光功率指示仪
【实验原理】
激光的产生主要依赖受激辐射过程。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外的光子的影响下,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并在两个状态的能量差以辐射光子的形式发出去。只有外来光子的能量正好为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时,才能引起受激辐射,且受激辐射发出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偏振态和相位完全相同。
激光器主要有:工作物质、谐振腔、泵浦源组成。工作物质主要提供粒子数反转。
泵浦过程使粒子从基态抽运到激发态上的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迅速转移到亚稳态是一个寿命较长的能级,这样处于的粒子不断累积,上的粒子又由于抽运过程而减少,从而实现能级间的粒子数反转。
激光产生必须有能提供光学正反馈的谐振腔。处于激发态的粒子由于不稳定性而自发辐射
到基态,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各个方向都有,只有沿轴向的光子,部分通过输出镜输出,部分被反射回工作物质,在两个反射镜间往返多次被放大,形成受激辐射的光放大即产生激光。
激光倍频是将频率为的光,通过晶体中的非线性作用,产生频率为的光。
当外界光场的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如激光),物质对光场的响应与场强具有非线性关系:
式中均为与物质有关的系数,且逐次减小。
E很大时,电场的平方项不能忽略。
,直流项称为光学整流,当激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倍频晶体时,在晶体产生倍频光,产生倍
频光的入射角称为匹配角。
倍频光的转换效率为倍频光与基频光的光强比,通过非线性光学理论可以得到:
式中L为晶体长度,分别为入射的基频光、输出的倍频光光强。
在正常散情况下,倍频光的折射率总是大于基频光的折射率,所以相位失配,双折射晶体中的o光和e光折射率不同,且e光的折射率随着其传播方向与光轴间夹角的变化而改变,可以利用双折射晶体中o光、e光间的折射率差来补偿介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正常散,实现相位匹配。
【实验装置】
2 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使用808nm LD泵浦晶体得到1.064近红外激光,再利用KTP晶体进行腔内倍频得到0.53的绿激光,长度为3x3x1mm掺杂浓度 3at% 轴向切割晶体作为工作介质,入射到内部的光约95%被吸收,采用类相位匹配2x2x5mmKTP晶体作为倍频晶体,它的通光面同时对1.064高透,采用端面泵浦以提高空间耦合效率,用等焦距为3mm的梯度折射率透镜收集808LD激光聚焦成0.1的细光束,使光束束腰在,谐振腔为平凹型,后腔片受热后弯曲。输出镜用K9玻璃,R50mm,对808.51.604高反,0.53增透。用632.8nmHe-Ne激光器作为准直光源。
【操作步骤】
1、 808nmLD固定在二维调节架,将红光通过白屏小孔聚到折射率梯度透镜上。让He-Ne激光和小孔及808nmLD在同一轴线上。
2、 晶体安装在二维调节架,将红光通过晶体并将返回的光点通过小孔。
3、 将输出镜固定在四维调节架上。调节输出镜使返回光点通过小孔。对于有一定曲率的输出镜,会有几个光斑,应区分从球心返回的光斑。
4、 和输出镜之间插入KTP晶体,接通电源,调节多圈电位器。
5、 产生532nm倍频绿激光。调节输出镜,LD调节架,使532nm绿光功率最大。
【实验数据及处理】
1. 808nmLD源电流与光功率关系:
                1. . 808nmLD源电流与光功率
I/mA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P/mw
新闻出版0
0
0
0
0
0
0
0.2
1.3
I/mA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P/mw
3.5
6.4
9.3
12.6
16
19.3
22.9
27.3
31.1
I/mA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P/mw
35.5
39.5
43.3
47.1
51
54.1
57.2
59.7
62
I/mA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P/mw
64.1
66.6
68.2
70.4
72.5
74.7
77.1
79.4
82.1
                                图3.808nmLD源电流与光功率曲线
根据激光原理,驱动电流低于阈值电流时,输出功率趋于0,只有当驱动电流高于阈值电流
时,激光器可产生激光。
观察得,此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大概在70mA处。
在做此部分实验时,一切正常,很顺利。应该和808LD源与接受器相离很近有关,相对
与下一个实验,光的损耗很小(几乎全被接受器接受到)。
2.激励源电流与532nm绿光激光光功率关系:
                  表2激励源电流与532nm绿光激光光功率
dppp
I/mA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P/mw
0
0
0
0
0
0
0
0
0
I/mA
军警靴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P/mw
0
0
0
0.001
0.006
0.009
0.012
0.013
0.017
I/mA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赵茂辰250
260
P/mw
0.018
0.025
0.028
0.035
0.041
0.05
0.06
0.075
0.1
I/mA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P/mw
0.104
0.11
0.123
0.121
0.127
0.136
0.141
0.141
0.141
东城职介图4激励源电流与532nm绿光激光光功率曲线
         
3激励源电流与532nm绿光激光光功率转化率
I/mA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转化效率
0
0
0
0
0
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0
0
0
I/mA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转化效率
0
0
0
7.94E-05
0.000375
0.000466
0.000524
0.000476
0.000547
I/mA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转化效率
0.000507
0.000633
0.000647
0.000743
0.000804
0.000924
0.001049
0.001256
0.001613
I/mA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转化效率
0.001622
0.001652
0.001804
0.001719
0.001752
0.001821
0.001829
0.001776
0.001717
          图5. 激励源电流与532nm绿光激光光功率转化率曲线
由图3可得,随着电流增大,转化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此次实验所得转换效率远小于一般LD泵浦激光器的转换效率。造成偏低的原因可能有:
(1)光路调节不准直,主要器件的光轴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2)光功率计示数上下波动,读数时会有误差。
(3)透镜或出射窗有污渍影响光强输出。
此部分实验分为两个部分:1用上一组同学调好的仪器测量激励源电流与532nm绿光激光光功率;2自己重新搭建仪器。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当I=0时,P为0.017*10^-3mw。
分析原因:1.在测量前未调0.
          2. 实验室内日光灯的影响,因为当关闭日光灯后,示数明显减小。
            由于0.017*10^-3很小,当打到2mw档时,可忽略不计。
2.在第一次测量时,150mA—180mA,280mA—300mA.有不正常变化(经查资料得,正常应为线性),第二次测量亦然。第三次150mA—180mA处恢复正常。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2:1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5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激光   倍频   输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