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阅读: 评论:0

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方小林;高岚
【摘 要】@@%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对项目区农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林农对碳汇林的了解和碳汇林被利用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形式,从项目区抽取有代表性的150位林农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因素阻碍了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开展.自然因素主要有台风、暴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林农参与意愿不强、林农对森林碳汇认识度低、造林资金来源单一且不足、造林模式单一等.为了更好地开展森林碳汇项目,广东可以采用加强对森林碳汇的宣传、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举办森林碳汇培训班、造林模式多样化等措施.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040)011
【总页数】3页(P6-8)
【关键词】森林碳汇项目;影响因素;广东地区;应对策略
【作 者】方小林;高岚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从化510900;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安阳市三官庙小学【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07.2
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首次为41个工业化国家(附件Ⅰ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限排目标,要求上述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005年2月,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随着它的正式生效,林业碳汇作为《京都议定书》下灵活机制的一个重要项目类型,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从2004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分别在广西、内蒙、四川、河北、山西、云南和辽宁等地启动林业碳汇项目试点[1-2],广东在2008年由中国绿碳基金投资开展了龙川县和汕头市潮阳区2个森林碳汇项目,在
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亮点龙川县登云镇和佗城镇的生态公益林地上造林 200 hm2,其中登云镇148.7 hm2,佗城镇51.3 hm2;在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的内輋、龙溪2个村的生态公益林地造林 200 hm2,其中内輋村128.93 hm2,龙溪村71.07 hm2。
1 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特点分析
1.1 属于非京都规则项目
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由中国绿碳基金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筹集300万元,分别资助龙川林业局和汕头市潮阳区林业局各150万元,由龙川林业局和汕头市潮阳区林业局负责造林。该项目的实施是国内企业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主动资助和开展的,并通过这些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显示公司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补偿,并期望这些活动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该项目不是我国和附件Ⅰ国家间按《京都议定书》规定、根据国际规则严格实施的项目级合作,在造林过程中没有考虑项目基线、非持久性、泄漏和额外性等方面,属于非京都规则项目[3-4]。
1.2 进行自愿交易活动
广东森林碳汇项目不是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则来设计的,只是一种非京都规则项目,所进行的交易是一种企业自愿行为,是我国企业为树立自身形象、促进社区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的自愿交易行为。
1.3 建造生态公益林
广东龙川森林碳汇项目造林地点安排在登云镇双桥村、佗城镇东瑶村的生态公益林地,其中登云镇148.7 hm2,佗城镇51.3 hm2,人工造林面积共计200 hm2;广东汕头潮阳森林碳汇项目建设地点在西胪镇的内輋、龙溪2个村的生态公益林地,其中内輋村128.93 hm2,龙溪村71.07 hm2。2个森林碳汇项目的作业设计均按照适地适树、集中连片、利于施工和建设管理的原则,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的同时,与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土保持等相结合,力争在当地建造一片生态公益林。
2 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通常情况下,自然界中所发生的降雨、闪电、极端温度、火灾、病虫害、洪灾、旱灾、飓风、火山喷发、地震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会使成熟林或处于生长期的森林受损,导致所储存的碳部分或全部发生逆转,使森林总的碳储量发生变化[6]。
47vcd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龙川县地处广东省北部山区,地形复杂,季风性和地方性气候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自然灾害主要有:低温阴雨、洪涝、干旱、寒露风、低温霜冻、大风、冰雹等,另外还有虫害和地震等。
基础病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汕头市潮阳区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紧靠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众多自然灾害的出现使树木的生长受到影响,导致碳逆转,不利于森林碳汇项目的实施。
2.2 社会因素
2.2.1 造林模式单一 2个项目区林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由集体统一经营,项目区林业局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协议在村土地上进行植树造林,所造林木砍伐以后获得的经济效益属于村集体,村集体自留部分,其余的分给林农。这样的造林模式,调动不了林农的积极性。
在调查中,项目区许多农民表示如果是在自己土地上造林,他们会愿意出工出力,如果是在集体土地上造林,他们表现得比较消极,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卢发兴2.2.2 林农参与意愿不强 通过对广东森林碳汇项目区的登云镇双桥村、佗城镇东瑶村、西胪镇的内輋和龙溪村共计95位林农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您是否愿意为建设和保护碳汇林支付一定费用?回答愿意的占26.67%,回答不愿意的占63.33%,没有回答占8.33%,回答不清楚的占1.67%。在这4种调查结果中比率最大的是不愿意,占63.33%,究其原因大部分林农认为植树造林是政府的事,也有部分林农认为自己收入低,能力有限(图1)。
2.2.3 林农对森林碳汇认识度低 根据对广东森林碳汇项目区95位林农关于森林碳汇项目建设的了解程度进行的抽样调查,11.58%的林农认为相当熟悉,7.37%的林农对森林碳汇项目有一定的了解,认为完全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林农分别占60.00%和21.05%,具体情况见图2。林农对于森林碳汇不了解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林农自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或者是林农只关注森林碳汇项目的眼前利益,看不到森林碳汇项目的长远利益等原因而对森林碳汇项目关注少;其次,当地对于森林碳汇的宣传不完善。在进一步关于森林碳汇项目认
识度方面的调查中,在95位被调查对象中,项目区大部分的林农对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树种构成不知道,占89.47%,只有少数林农对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造林树种有所了解,占10.53%,他们主要是通过媒体和网络了解的,或者是在项目进行造林的时候,上山看到的。
征引
2.2.4 造林资金来源单一且不足 广东森林碳汇项目中,由于宣传不到位以及公众对森林碳汇的认识不够等原因,社会上除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外还没有其他企业投资森林碳汇项目,也没有公众购买森林碳汇,使得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是由中国绿碳基金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筹集。在关于广东森林碳汇项目造林资金数量是否足够的调查中,83.15%的林农认为广东森林碳汇项目造林资金完全不够,6.32%的林农认为有多少干多少,10.53%的林农认为不清楚,认为完全够的林农比率为0.00%,具体情况见图3。
2.2.5 森林资源的保护存在一定的隐患 2009年龙川人均GDP为10 991元,汕头潮阳区人均GDP为10 102元,在具体实施森林碳汇项目的农村人均GDP则更低,他们主要使用木材作为烧火做饭和取暖的能源,在对项目区林农进行调查时,55.79%的林农表示他们偶尔会对
碳汇林进行薪材利用,11.58%的林农认为会经常对碳汇林进行薪材利用,32.63%的林农则表示完全不会对碳汇林进行薪材利用,具体情况见图4。当地农民偷砍薪碳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造成森林碳汇的流失,不利于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开展。
3 应对广东森林碳汇项目区影响因素的措施
3.1 加强对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宣传
森林碳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社会上许多人都不知道碳汇是什么,81.05%的被调查林农也表示对森林碳汇不了解。广东要开展好森林碳汇项目这项工作,首先必须在项目区的农村进行宣传,主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以及学校向农民宣传什么是森林碳汇,实施森林碳汇项目的重要性,实施森林碳汇项目能给他们带来的收益等,其次要在项目区城镇进行宣传,主要宣传个人CO2排放的途径及计算,当前的气候形势、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等。
3.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植树造林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投资造林。企业通过投入造林资金,既
可以在树木成材后通过砍伐和出售成材获得经济效益,也可以在社会上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可以为今后的碳减排做准备;个人投资造林或者购买森林碳汇则可以抵减个人日常生活所排放的CO2,为国家面临的碳减排分担压力。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1:2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53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项目   森林   造林   广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