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

阅读: 评论:0

二机部Value Engineering 时,若由合作带来各自双赢的额外收益E D 或E H 增加,则将必然促进双方的积极合作。因为E D 或E H 的增加将导致Q 点向B 点移动,S ABCQ 将越大,系统收敛于B 的概率增加,B (1,1)为ESS ,达到农信社放贷、农户履约的状态。相反,系统则趋于O (0,0),即农信社拒绝放贷、农户不履约。这说明农信社应注重自身的业绩管理水平,加大对农户信誉的考核与评审力度,激励农户履约还贷。2.3-M ,-N 对演化结果的影响。当农信社拒绝放贷、农户也不履约时,即双方合作失败。此时,因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致使社会整体遭受损失。若M 、N 增加,即双方合作时带来的社会正向效应增加,不合作时的社会损失-M 、-N 越小,-M 、-N 的增加必引起Q 点向B 点移动,即S ABCQ 将越大,系统收敛于B 的概率增加,B (1,1)为ESS 。相反,当M ,N 减小时,因为农信社的大量资金闲置,农户的生产消费需求也得不到及时满足,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受挫,系统趋向O (0,0)。这表明地方政府应该合理的引导农信社与农户双方积极合作,有力地支撑农村地区的金融建设。3结论实现农村信贷的良好运转,需要农信社与农户双方以及整个社
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合理的利率政策、降低信贷交易成本,引导农信社与农户走上合作金融之路。农信社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放贷的积极性并增强其信贷支农的能力,严格把关,提高贷款的安全系数,针对农户贷而不还时坚决使用法律手段。农户应积极组织生产,诚实守信,如期履约归还贷款。这种情况下,双方将沿着绩优路径进入一
种良性循环,并最终进化为双方“合作”状态。整个社会实现“帕累托最优”,无疑将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致谢:感谢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基地提供的良好的学习条件。参考文献:[1]汪万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金融,2007,(6):83-84.[2]唐颖.非对称信息理论与农村信贷市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8):9-11.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引言
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与此相应,英国政府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迅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金融领域面对低碳经济这一现代背景也提出了“碳金融”的概念,并在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领域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公约,即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1997年日本东京《京都议定书》。据世界银行报告称,2012年全球碳交易
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
有望超越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
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3.5万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由此可见,碳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最具前景的大宗贸易市场,而与碳交易联系紧密的碳金融也毫无疑问成为了当
今社会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热点。
本文针对中国碳金融发展出现的一些特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碳金融发展有所裨益。
1碳金融的定义
鉴于碳金融出现时间相对较晚,无论其理论研究还是市场实践形势变化均较大,目前国内外对碳金融的含义还没有非常统一的定义,国际上对碳金融含义的界定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碳金融是气候问题的市场解决方式,世界银行2006年碳金融发展报告中碳金融被定义为用于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金融资源。Sonia Labatt (2007)等把狭义的碳金融定义为探究碳约束社会中的金融风险与机遇,运用市场工具转移环境风险和实现环境目标,其广义的碳金
融定义则与碳金融期刊的相同[1]。除上述观点外,还有一种侧重金融
活动的概念界定,即一般而言,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
焦作大学学报
r软件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
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对比国际,国内对碳金融的界定主要关注的是后者,即比较侧重碳交
易与碳融资等金融活动。
目前对于碳金融的界定较多的指向服务于减少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结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碳金融的含义如下:
钢水脱氧
“碳金融”是指国际社会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开发的市场解决机制,广义的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狭义的碳金融是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具体包括与碳排放有关的各类权益的交易及其金融
衍生交易,也包括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直接投融资活动、
为强制性或自愿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或机构提供的金融中介服务等,是一个包含碳资金流动工具(碳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碳交易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碳交易市场)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2中国碳金融发展遭遇的困境
中国碳金融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降低减排成本、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减缓碳风险,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
从碳金融市场规模来看,在全球碳市场中,中国是全世界核证减排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 )一级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全球
市场的1/3左右,
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目前,中国是最有潜力的碳交易资源供给国[2]。从碳金融交易主体而言,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天津排放权交易,为统一和规范中国碳交易市场奠定了基
础。从碳金融类型发展来看,进销存管理系统论文
2007年推出中国绿碳基金,并先后在北京、山西、大连、温州等地相继启动,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业也逐
——————————————————————
—作者简介:孙敬(1979-),女,天津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系统与工程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
中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分析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Carbon-Financ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Solution Strategy
孙敬Sun Jing ;黄亚江Huang Yajiang
台风蒲公英生成
(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气候问题和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当前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
困境分析,本文提出针对我国碳金融发展困境解决对策和建议。
Abstract:Following the global-warming background,climate-problem and low-carbon economy are becoming the core issues of the whole worl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carbon-finance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article suggests some advic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关键词:碳金融;碳交易困境;解决对策Key words:carbon-finance ;carbon-trading difficult ;solu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23-02
·123·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1:0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52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金融   农户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