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孔祥云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乙酸乙酯的性质
2019年第04期 [摘 要]随着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运行及监管等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在结合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主要交易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存在的各方面亟须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碳金融市场更加完善。 春暖花开 亚洲 原创 [关键词]碳金融;清洁发展机制;市场构建
[桓仁东山中学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世界人们面临的关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或议定书)的生效开启了人类利用法律法规限制碳排放的时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对碳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完善是保护环境、实现绿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努力承担国际责任应有的题中之义。 鬼妻的丈夫
1 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
1.1 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
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撒切尔主义2008年8月起,我国相继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此后又相继在国内多个省份成立碳排放权交易机构。2011年,我国政府确定了在“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目标。自2013年末,我国在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湖北、重庆7个省市先后开启了碳金融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6月30日,全国配额累计成交4.46亿吨,成交总额100.71亿元。其中,线上公开交易累计成交8786万吨,成交金额21.19亿元;大宗及协议转让累计成交7838.92万吨,成交金额7.92亿元;现货远期累计成交2.60亿吨,成交金额62.60亿元;公开拍卖累计成交1912.88万吨,成交金额9亿元。另外,CCER成交量为1.17亿吨。2017年12月,全國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也同步印发。以此为标志,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2018年10月,我国和欧盟就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进一步推动和强化碳排放权交易领域的合作,合力打造碳排放权交易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