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怎样确定宽放时间[原]

阅读: 评论:0

劳动定额-怎样确定宽放时间[原]
劳动定额-化学奥赛中国第一怎样确定宽放时间
宋 楠
劳动定额(工时定额)一般由作业时间、作业宽放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以及准结时间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作业时间主要采用现场秒表测时等方法确定,而作业宽放与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则可借助如下方法来确定:
1.工作日写实法
通过记录工人在工作日内各类宽放活动的时间,分类汇总后分别计算其占作业时间的比例,以求得各类宽放率。
2.工作抽样法
通过大量的随机观测,调查工人在工作日内各种宽放活动的发生率并分别计算其占作业时间的比例,以求得各类宽放率。
3.补充能量储备法
作业消耗能量储备-休息补充能量储备的角度出发,计算连续作业后为补充能量储备的必要休息时间。     
4.最大能耗法
从工人在工作日内的能耗应与劳动日能耗卫生标准相适应出发,计算工人在特定劳动强度条件下作业所需的疲劳恢复时间.
5.赛博格相对代谢率法
通过测定心率求得人体的氧耗量,再以氧价换算得到能量代谢率,进一步计算相对代谢量并据以查定相应的休息宽放率。
6.数学模型法
以能量代谢率与作业持续时间作为体力劳动所需恢复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实测和实验所取得的数据,建立两因素与恢复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此制定合理的休息宽放
时间。
许延网络公关7.工作周期产量减低法
公差带根据连续作业始末周期的工效差别,确定需要保证一定工作效率水平的休息宽放时间。
8.作业宽放因素评级法
以生产类型与生产能力满足程度、工艺装备复杂程度、生产组织形式与劳动类型作为作业宽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评定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并综合确定作业宽放等级,再查定对应的作业宽放时间。
9.休息宽放因素评级法高斯分布
以劳动强度、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可能存在的有害作业条件作为附加影响因素,分别确定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并综合确定休息宽放的等级,再查定必要的休息宽放时间。
10.休息宽放因素查表法
tlb以劳动强度等级和有害作业条件作为影响因素,分别确定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级别),据以计算合理的休息宽放时间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22:3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48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业   时间   因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