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外国小说-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学案(学生版)

阅读: 评论:0

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外国小说学案(一)
单元所属任务:
本单元可以用四个任务来指导阅读,分别是文学阅读与欣赏、文化传承与理解、整本书阅读、跨文化专题讨论。
单元人文主题:人类精神成长的轨迹,可以在《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中探索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并思考精神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可贵的精神财富,思考这些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精神成长的价值意义。
语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加西亚马尔克斯;理解批判现实主义、冰山理论和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化及背景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说描写的场面、情节探究小说的主旨;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习鉴赏外国小说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了解外国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涵,如人道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硬汉精神与拉丁美洲文化主要内涵。
单元主要学习任务:
1、通过外国小说的阅读鉴赏,进一步提升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本单元学习重点突出小中国拟在建项目网
说文本中环境与性格成长关系的分析,突出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分析能力;
2、通过外国小说的阅读鉴赏,了解不同历史、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文化理
解的能力;
3、通过对节选部分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整本书阅读的成果,通过课外阅读关注情节梳
理、人物性格发展以及小说艺术特点风格的整体把握;用略读和文本细读的策略高效阅读篇幅比较长的文章;
4、学习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概念,鉴赏不同文化、不同艺术流派的文
章,开阔视野,比较甄别,学习结合文学理论具体分析文本特点;
5、学习创作小小说。
学习建议:以单篇突破和文比较阅读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既深度理解单篇文本的价值意义,也通过比较和联想掌握作品更丰富的内涵。
学习具体任务:
海顿c大调奏鸣曲
任务一:探究小说人文主题,熟悉人类精神成长的轨迹,并探究这些精神财富给予我们的启示。
具体任务:
1、结合附录部分故事情节梗概和课本内容,探究《大卫科波菲尔》中小科波菲尔、《复活》中玛丝洛娃、《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面对的具体环境是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陈剖建
3、面对这样的环境,四部作品中的人物作出了哪些回应,这些回应形成了什么精神财富?请结合选文的情节简要说明。
4、根据下面分组,分析一下面对环境的态度方面人物的共性或区别。
小科波菲尔—孙少安米考伯——阿Q 聂赫留朵夫—高衙内
附录:
一、作者生平简介
高高太子山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英国作家。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
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双宿主机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
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俄历)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自杀身亡,享年62岁。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加西亚马尔克斯: 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时期的爱情》(1985年)。
马尔克斯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作家对法律毫无兴趣。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马尔克斯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其中有《枯枝败叶》(1955)、《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1965年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小说出版后被誉为杰作,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随后又创作了《族长的秋天》(1975)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等小说。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20:1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43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说   学习   阅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