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1《评》是马克思所写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
2、18世纪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论风格》中“风格即人”的说法。
3马克思论证了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的辨证的统一性,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另一方面马克思强调风格的客观性。
4风格即人强调主体性因素。
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论述:劳动为富人生产奇迹般的东西,但为工人生产赤贫;劳动创造宫殿,但给工人创造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给工人生产愚钝和痴呆。2异化劳动: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问题: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4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 5五官的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A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B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没有什么感觉;C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价值,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写的,也称"巴黎手稿"。7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对自己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作综合性阐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8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研究史上根本变革。9社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0美学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马克思把一切社会现 象包括美学现象放到这面聚光镜下加以检验和透视。11创造客观世界改变主观世界,通过劳动这个中间环节,作为桥梁和纽带,把人和自然紧密联系起来,使人和自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其关系从相互隔膜、陌生、敌对、恐怖的状态,从异化和疏远变的彼此接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沟通。 12马克思把与人的劳动联系和被改造过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13马克思主义美学划时代贡献是第一次从人类的实践方面去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
14人通过对对象的认识而取得对对象世界的自由,通过对对象的能够构成美的特性的认识来实现美的塑造。
15马克思在《手稿》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美。
三、 神圣家族
1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首次合作写的著作是《神圣家族》。
2《神》围绕如何评价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同青年黑格尔派辩争的论战性著作
3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四德意志意识的形态
1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
2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支配声乐艺术心理学
精神生产资料,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的表现。
3《德意志意识的形态》是继《神圣家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9月至1846年8月和写的又一部论战性著作。
4《德》批判的德意志意识的形态,主要是当时流行于整个德国的思辨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
5《德意志意识的形态》阐释: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人的本质和性格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
6文艺创作的正确出发点是:从实际生活出发;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
7处于上升时期的新生阶级: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宣扬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
8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复杂性表现:一部分人脱离旧营垒站到先进阶级一边;一部分人看到本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同情人民、反映众的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倾向;即便和平时期也统治阶级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著作和作品表现出一定的人民性和民主性;接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剥削阶级的思想情绪。
9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能动的变革现实,是区别"新人"和"旧人"的主要标志。 10人物性格不能不依赖于社会环境,没有不为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性格。
5、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
1《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和《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总标题为《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批判德国19世纪40年代中期“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倾向。
2卡尔·倍克的《穷人之歌》和格律恩的《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从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体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文艺思想折射出来的社会政治思想。
3恩格斯指出新时代先进文艺,应塑造、表现和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他说:“倍克歌颂胆怯的小市民的鄙俗风气。
六卡尔·杨不管事件格律恩单因子指数法"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1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由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
2"歌德不能成为民族的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作人的诗人"卡尔·格律恩的观点。
3在"温和的讽刺诗"诗集里诗篇和散文作品体现"亲近、迁就、称赞"。
4在《从人的观点论歌德》提出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
5歌德评价恩格斯是依据美学和历史的观点。
6格律恩论歌德的错误表现在:A没有描写歌德伟大的一面,对于歌德的伟大和天才的地方(如"浪荡公子"歌德的"罗马哀歌")他不是一闪而过,就是说一通废话;B格律恩把歌德的一切庸人习气颂扬为人的东西,他把作为法兰克福人和官吏的歌德变成了'真正的人',而同时对于一切伟大的和天才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甚至加以唾弃。
诗人的别称7歌德代表作:历史剧《葛兹·冯·伯利欣根》,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威廉·麦斯特》,诗剧《浮士德》。
即时通平台8"真正的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卡尔·格律恩。
9温和的讽刺诗是歌德晚年创作的格言诗集,大部分反映歌德对德国丑恶现实的妥协。
10卡尔·格律恩在《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中出发点是从抽象的人的观念评论歌德,一方面将歌德身上所谓"人的东西"加以吹捧和颂扬,另一方面将歌德的人文精神加以抹煞。
11恩格斯第一次在《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中最早提出美学和史学观点。
7、共产党宣言
1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把人的尊严
变成交换价值;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雇佣劳动者。 2资产阶级撕下罩在家庭关系上的面纱,将其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
3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使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
4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公共财产,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字成了世界文字。
5人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6代替那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7《宣言》是1848年2月问世的。
八、《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的最后一种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
2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基础变更之后,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革,其速度或快或慢。
3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4神话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5希腊神话是通过幻想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6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7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奠基作。
8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作出的论断"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
9文艺属于一定社会中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存在。
10人类思维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理论方式、艺术精神、宗教精神、实践精神。
>ang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