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列宁与“托尔斯泰论”(二)碳纤维复合材料
托尔斯泰论【俄国革命的性质、俄国革命的动力这个角度论托尔斯泰】着力回答托尔斯泰主义的显著矛盾造成的根源。 【1】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或24日,《无产者报》第35号的《列
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为纪念托尔斯泰80诞辰而写。
列宁提出了一个问题,“把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名字同他显然不了解的、显然避开的革命联系在一起,初看起来,会觉得奇怪和勉强。分明不能正确反映现象的东西,怎么能叫作镜子呢?……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 列宁对托尔斯泰作品分析的视角具体是:
“俄国的合法报刊登满了祝贺托尔斯泰80寿辰的文章、书信和简讯,可是很少注意从俄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这个角度去分析他的作品。所有这些报刊都充满了伪善,简直令人作呕。
有官方的和自由派的两种伪善。前一种是卖身投靠的无耻文人露骨的伪善,他们昨天还奉命攻击列·托尔斯泰,今天却奉命在托尔斯泰身上寻爱国主义,力求在欧洲面前遵守礼节。这班无耻文人写了文章有赏钱,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他们欺骗不了任何人。自由派的伪善则巧妙得多,因而也有害得多、危险得多。”
列宁的文章就是要回答“托尔斯泰主义”是由哪些矛盾造成的,这些矛盾表现了俄国革命中的哪些弱点和缺点?列宁的具体论述如下:爱在钢琴上小说
首先,列宁承认矛盾的确显著,并用了四个“一方面……另一方面”来展示这种矛盾,“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中国金融管理学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提出了非常有力的、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拍着胸脯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身;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饼子。’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
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疯狂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神父代替有官职的神父,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
其次,列宁对这种矛盾的表现做了分析,运用不是……而是,不应……而应等句式来论证【并以1905—1906士兵起义作例证】:二苯甲醇
“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十九世纪后三十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种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该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的角度去评价。……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史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矛盾条件的镜子。……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是宗法式农村的软弱和‘善于经营的农夫’迟钝胆小的反映。”
最后的结论,“托尔斯泰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耽于幻想、缺乏政治素养、革命意志不坚定这种不成熟性。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既说明发生众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也说明他们缺乏斗争的准备,象托尔斯泰那样对邪恶不抵抗;而这种不抵抗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极重要的原因。”
【2】在1910年11月16日的《列·尼·托尔斯泰》【全集第20卷第19—26页】中指出,“托尔斯泰主要是属于一八六一年至一九零四年这个时代的;他作为艺术家,同时也作为思想家和说教者,在自己的作品里惊人地、突出地体现了整个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它的力量和它的弱点。”“托尔斯泰的观点中的矛盾,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矛盾,而且是一些极其复杂的矛盾条件、社会影响和历史传统的反映,这些东西决定了改革后和革命前这一时期俄国社会各阶级各个阶层的心理。”“所以,只有从社会民主主义无产阶级的观点出发,才能对托尔斯泰作出正确的评价,因为无产阶级在最初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在革命的时候,已经用自己的政治作用和自己的斗争,证明他的使命是在于担任领袖来领导人民争取自由和争取把众从剥削制度中解放出来的斗争,证明它是绝对忠于民主主义事业的,证明它是能够同资产阶级的(也包括农民的)民主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进行斗争的。”托尔斯泰的意义,“托尔斯泰逝世了,革命前的俄国也已成为过去,它的软弱和无力已被这位天才 艺术家表现在他的哲学里,描绘在他的作品中。但是在他的遗产里,还有着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属于未来的东西。俄国无产阶级正在接受这份遗产,研究这份遗产。俄国无产阶级要向被剥削劳动众阐明托尔斯泰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的批判的意义,——这样做不是为了让众局限于自我修身和对圣洁生活的憧憬,而是让他们振奋起来对沙皇君主制和地主土地占有制进行新的打击,这种君主制和土地占有制在1905年只是受了些轻伤,必须把它们消灭干净。俄国无产阶级要向众阐明托尔斯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样做不是为了让众局限于诅咒资本和金钱势力,而是让他们学会在自己的生活和斗争中处处依靠资本主义的技术成就和社会成就,学会把自己团结成一支社会主义战士的百万大军,去推翻资本主义,去创造一个人民不再贫困、人不再剥削人的新社会。”
【3】《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1910.11月28日或12月11日)【全集第20卷第39—41页】
托尔斯泰去世后,列宁的文章是针对各方的反应,“托尔斯泰的主要活动,是在俄国历史的两个转折点之间即 1861年和 1905年之间的那个时期进行的。”“托尔斯泰的批判并不新。他所说的,没有不是那些支持劳动者的人早就在他之前很久在欧洲文献和俄国文献
中说过的。但是托尔斯泰的批判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在于,他的批判是用只有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表现了这一时期的俄国,即乡村的、农民的俄国最广大人民众的观点的急剧转变。托尔斯泰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同现代工人运动的代表们对这些制度的批判的不同之处,正在于托尔斯泰是用天真的宗法制农民的观点进行批判的,他把农民心理表现在自己的批判中、自己的学说中。……托尔斯泰如此忠实地反映了农民的情绪,甚至把他们的天真,他们对政治的疏远,他们的神秘主义,他们逃避现实世界的愿望,他们的‘对邪恶不抵抗’,以及他们对资本主义和‘金钱势力’的无力诅咒,都带到自己的学说中去了。千百万农民的抗议和他们的绝望,就这样在托尔斯泰学说中融为一体。”
【4】《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1910.12月18日或31日)【全集第20卷第71—72页】
阶级角度看托尔斯泰,“俄国工人阶级研究列夫 ·托尔斯泰的艺术作品,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敌人;而全体俄国人民分析托尔斯泰的学说,一定会明白他们本身的弱点在什么地方,正是这些弱点使他们不能把自己的解放事业进行到底。为了前进,应该明白这一点。……只有当俄国人民懂得,他们要求得美好的生活,不应该向托尔斯泰学习,而应该
向无产阶级这个托尔斯泰所没有了解其意义的、唯一能摧毁托尔斯泰所憎恨的旧世界的阶级学习,只有这个时候,俄国人民才能求得解放。”
【5】《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911.1月22日或2月4日)【全集第20卷第100—104页】“列·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他的天才艺术作品和他的学说中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来的时代,是1861年以后到1905年以前这个时代。诚然,托尔斯泰文学活动开始得要比这个时期早,其结束则要比这个时期晚,但是列·托尔斯泰作为艺术家和思想家,正是在这个时期完全成熟的。这个时期的过渡性质,产生了托尔斯泰作品和‘托尔斯泰主义’的一切特点。”
【6】纪念赫尔岑,(1912.4月25日或5月8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26号)【全集第21卷第261—268页】
列宁的文章还是从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角度来看赫尔岑,“赫尔岑诞生一百周年了。全俄国的自由派都在纪念他,可是又小心翼翼地回避重大的社会主义问题,费尽心机地掩盖革命家赫尔岑与自由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右派报刊也在悼念赫尔岑,但是撒谎骗人,硬说赫尔岑晚年放弃了革命。至于侨居国外的自由派和民粹派纪念赫尔岑的言论,则满篇都是漂亮的空话。
工人的政党应当纪念赫尔岑,当然不是为了讲些庸俗的颂词,而是为了阐明自己的任务,为了阐明这位在为俄国革命作准备方面起了伟大作用的作家的真正历史地位。”
“我们纪念赫尔岑时,清楚地看到先后在俄国革命中活动的三代人物、三个阶级。起初是贵族和地主,十二月党人和赫尔岑。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十二月党人唤醒了赫尔岑。赫尔岑开展了革命 鼓动。
响应、扩大、巩固和加强了这种革命鼓动的,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从车尔尼雪夫斯基到‘民意党’的英雄们。战士的圈子扩大了,他们同人民的联系密切起来了。赫尔岑称他们是“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航海长”。但是,这还不是风暴本身。
风暴是众自身的运动。无产阶级这个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起来领导众了,并且第一次唤起了千百万农民进行公开的革命斗争。第一次风暴是在 1905年。第二次风暴正在我们眼前开始扩展。
无产阶级纪念赫尔岑时,以他为榜样来学习了解革命理论的伟大意义;学习了解,对革命的无限忠心和向人民进行的革命宣传,即使在播种与收获相隔几十年的时候也决不会白费;
西藏教育学习判定各阶级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俄国革命和国际革命中的作用。吸取了这些教训的无产阶级,一定会给自己开拓一条与全世界社会主义工人自由联合的道路,粉碎沙皇君主制恶棍,而赫尔岑就是通过向众发表自由的俄罗斯言论,举起伟大的斗争旗帜来反对这个恶棍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