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2.油气藏分类:
3.构造油气藏概念及分类: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者位置的变化,而形成构造圈闭,在这个构造圈闭中油气聚集起来,形成的油气藏
(1)背斜构造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覆的背斜,称为背斜构造 。
(2)断层构造油气藏:在断层圈闭中,油气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3)裂缝构造油气藏: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是裂缝,或者是溶洞的油气藏
(4)岩体刺穿油气藏:地下岩体(包括盐丘、泥膏岩、软泥以及其它侵入泥浆),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形变,它的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刺穿的圈闭。
4.岩性油气藏:储集层的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圈闭,在岩性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 (1)岩性尖灭油气藏:储集层的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圈闭
(2)砂岩透镜状油气藏:透镜状砂岩
5.我国七大含油气盆地(了解,不考):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四川、吐哈。
6.油藏地球物理(开发地震技术):以地震为主、以岩石物理、地质、测井、开发等相关技术为辅。综合、交叉、跨学科的新型边缘学科。针对油藏评价、油田开发与油藏生产阶段提出的油藏问题,应用地球物理技术,通过油藏描述、油藏模拟和油藏监测解决这些问题和发现剩余油气,最终达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过程称为油藏地球物理。 7.油藏地球物理与勘探地球物理的异同:
8.油藏地球物理的特点:
(1)井控制:工区内至少有一口井及相关资料;测井数据和岩心数据将油藏参数和地震属性关联起来,使得地震油藏静态描述和动态监测成为可能;测井数据、钻井、岩心分析数据、动态数据、地震数据的联合使得降低了多解性,增加了可信性 (2)目标更明确、方法更有针对性:油藏地球物理的目标比勘探地球物理更明确,所以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更有针对性
第二章
ufc1351.地震属性: 在大多数勘探和油藏地震测量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时间和深度域正确地进行构造成像,以及在叠后和叠前域正确地描述反射波振幅。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获得许多附加的特征,并且将其用于地震解释。总体来说,这些特征被称作为地震属性。 2.地震波振幅信息的利用:
(1)利用波的振幅信息来识别有效波,从而进行波的对比。
(2)利用薄层反射振幅来估算薄层厚度
(3)利用反射振幅在纵横向上的差异进行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亮点技术
(4)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利用振幅随入射角或偏移距的变化来估算界面两侧介质的泊松比,进而推断介质的岩性。----波动方程直接用于岩性解释。
(5)岩性解释:
(6)根据反射振幅的平面变化确立岩性的分布。
(7)利用反射振幅-undefined反射系数-undefined波阻抗,进行岩性解释。
3.标定:
(1)广义标定:利用测井、钻井资料解释的地质含义(岩性、层厚、含流体性质等)和地震属性参数(振幅、波形、频谱、速度等)之间的对比关系,确定或预测远离或缺少井控制区的地震反射信息(如同相轴、地震相、各种属性参数等)的地质含义。
(2)狭义标定:也叫层位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如沉积相、岩性、流体性质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地震数据体的延伸过程。
4.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对地质变量进行局部的最优化估计。
5.克里金方法:
(1)克里金算法是一类统计方法,就是估算一个数据场中任意一点的值的方法。
(2)前提条件: 相邻数据点的数值在空间中是相关的,且统计数据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
(3)主要优点:考虑了数据场的方向性。
(4)核心:寻到相邻数据点对所求点的权。
6.薄层的调谐厚度分析:
振幅随薄层厚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储层厚度大于调谐厚度λ/4时,储层的顶底反射
随厚度增加逐渐分开,形成两个反射同相轴,且反射振幅随厚度的增加趋于稳定,反射波峰与波谷时间差反映了砂体的真实厚度,称为时间可分辨区。当砂体厚度小于λ/4时,砂体的顶底反射叠加在一起,其波峰与波谷的时间差基本保持不变,趋近于一个常数,时间差值已不能反映储层厚度的信息。当砂体厚度等于λ/4时,砂体顶底反射相干加强,振幅最大, λ/4称为调谐厚度。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拾取砂体顶界面的反射振幅,出其最大的振幅值出现的位置,则该位置对应的砂体厚度就应该是λ/4。 λ/4也是地震勘探中的纵向分辨率,它和子波的主频,频带宽度和信噪比有关。
7.(了解):识别非常薄的地层的特征时,地震数据分辨率都显著小于传统的四分之一波长。一般可用地震波波长λ作为薄厚层的界限,厚度远大于λ的称为厚层,厚度相当于或小于λ的属薄层。而在实际生产当中,我们通常把厚度大于1/4λ的层称为“厚层”。厚度小于1/4λ的层称为“薄层”。
第三章
1.非构造油气藏分类(岩性、地层):
2.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四种类型:
陆相坳陷盆地:如松辽盆地
陆相断陷盆地:渤海湾盆地、二连盆地
陆相前陆盆地:库车、准南
古生界海相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下图仅了解)
鱼算法
第四章
1. 地震储层预测主要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如振幅、速度、相位、频率等)来确定储集层的分布范围。
2.地震储层预测的方法:(1)地震反演(2)多属性综合分析方法(3)模式识别预测法(4)地震相分析法(5)相干分析法(6)多尺度边缘检测
3.地震反演是利用地表地震观测资料,以已知地质规律和钻井测井资料为约束,对地下岩层物理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成像(求解)的过程。广义上地震反演包含了地震处理解释的整个过程。
波阻抗反演是指利用地震资料来求取地层波阻抗(或速度)的地震特殊处理解释技术,由于其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储集层岩性预测、油藏特征描述的确定性方法,因此,地震反演通常特指波阻抗反演。
4.相干体分析技术的核心泌尿生殖是利用地震信息计算各道之间的相关性,突出不相关的异常现象,研究储层的分布状况。
5.导致地震道间不相似的因素:地层岩性变化,断层、溶洞及未充填裂缝,缺乏反射层,低品质的地震数据
6.多尺度效应:耿福明地下缝洞具有多尺度的特点,即不同尺度的裂缝在其强度、规模等方面存
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地震传播速度和波的振幅、频率要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是不同尺度裂缝的地震响应。反过来不同振幅、频率和波长的地震波场对应不同尺度的裂缝,这就是所谓的多尺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