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米材料有哪些危害性?
答:纳米技术对生物的危害性:
1)在常态下对动植物体友好的金,在纳米态下则有剧毒;
2)小于100nm的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后,会在大脑和中枢神经富集,从而影响动物的正 常生存;
3)纳米微粒可以穿过人体皮肤,直接破坏人体的组织及血液循环。 2、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结构?
答:纳米材料: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是指组成相或晶粒结构的尺寸介于1 nm〜100nm范围之间,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四类。
纳米材料有两层含义:
其一,至少在某一维方向,尺度小于100nm,如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薄膜,或构成 整体材料的结构单元的尺度小于100nm,如纳米晶合金中的晶粒;
其二,尺度效应:即当尺度减小到纳米范围,材料某种性质发生神奇的突变,具有不同 于常规材料的、优异的特性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结构:以纳米尺度的物质为单元按一定规律组成的一种体系。
3、什么是纳米科技?
答:纳米科技是研究在1-100nm内,原子、分子和其它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科学; 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4、什么是纳米技术的科学意义?
答:纳米尺度下的物质世界及其特性,是人类较为陌生的领域,也是一片新的研究疆土 在宏观和微观的理论充分完善之后,再介观尺度上有许多新现象、新规律有待发现,这也是
新技术发展的源头;纳米科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性质的集中体现,我们已不能将纳米科技归 为任何一门传统的学科领域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几乎都是在交叉和边缘领域取得创新性的突 破的,在这一尺度下,充满了原始创新的机会因此,对于还比较陌生的纳米世界中尚待解释 的科学问题,科学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纳米材料有哪 4种维度?举例说明
答:零维:团簇、量子点、纳米粒子
一维:纳米线、量子线、纳米管、纳米棒
二维:纳米带、二维电子器件、超薄膜、多层膜、晶体格 三维:纳米块体
6、名词解释:STM、AFM、SEM、TEM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行医
答:ST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 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XRF(X Ray Fluorescence)7、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样品与探针之间加上小的探测电压,调节样品与探针间距,控制系 统使针尖靠近样品表面,当针尖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距离W10A时,由于隧道效应,探针和 样品表面之间产生电子隧穿,在样品的表面针尖之间有一纳安级电流通过,电流强度对探针 和样品表面间的距离非常敏感,距离变化1A,电流就变化一个数量级左右。移动探针或样 品,使探针在样品上扫描。 原子力显微镜: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弹性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针尖与样品表面 轻轻接触,当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间存在极微弱的作用力(10-影片未分级8 - 10-6 N)时,微悬臂 会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针尖和样品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有强烈的依赖关系(遵循胡克定律)
8、纳米科技的分类
纳米科技从研究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级尺度,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是纳米科 技vsm
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纳米器件,就是指从纳米尺度上,设计和制造功能器件。纳米器件的研制和应用水平 是进入纳米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纳米尺度的检测和表征。
9、请叙述什么是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小尺寸效应:
第六届cctv相声大赛
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与磁场穿透深度相 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 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出现异常的现象。
表面效应:
纳米超微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地增加, 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的位场环境及结合能与内部原子有所不同存在许多悬空键,配位严
重不足,具有不饱和性质,粒子的表面能及表面张力也随着增加,从而引起纳米粒子性能的 变化。因而极易与其它原子结合而趋于稳定。
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态分裂成分立能级。当 能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电能、静磁能、光子能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会出现纳米材料 的量子效应,从而使其磁、光、声、热、电、超导电性能变化的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当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粒子仍能穿越这一势垒。纳米粒子的磁化强度 等也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过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这种被称为纳米粒子的宏观量 子隧道效应。
10、与常规材料相比,纳米微粒的熔点、烧结温度和比热发生什么变化,并分别解释原因 熔点和开始烧结温度比常规粉体的低得多,比热容增加。
熔点下降的原因:由于颗粒小,纳米微粒的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数多,这些表面原子近 邻配位不全,活性大(为原子运动提供动力),纳米粒子熔化时所需增加的内能小,这就使得 纳米微粒熔点急剧下降。
烧结温度降低原因: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压制成块材后的界面具有高能量,在 烧结过程中高的界面能成为原子运动的驱动力,有利于界面附近的原子扩散,有利于界面中 的孔洞收缩,空位团的埋没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就能达到致密化的目的,即烧结温度 降低
比热容增加:纳米结构材料的界面结构原子杂乱分布,晶界体积百分数大(比常规块体), 因而纳米材料熵对比热的贡献比常规材料高很多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给表面原子的振动或组 态混乱提供背景,使温度上升趋势减慢。
11、激子的定义是什么?
答:在光跃迁过程中,被激发到导带中的电子和在价带中的空穴由于库仑相互作用,将 形成一个束缚态,称为激子。通常可分为万尼尔Wannier)激子和弗伦克尔(Frenkel)激 子,
前者电子和空穴分布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库仑束缚较弱,电子“感受”到的是平均晶格 势与空穴的库仑静电势,这种激子主要是半导体中;后者电子和空穴束缚在体元胞范围内, 库仑作用较强,这种激子主要是在绝缘体中。
12、试解释磁性纳米颗粒尺寸小到一定临界值时出现超顺磁性的原因
超顺磁状态的起源可归为以下原因:
A 当颗粒尺寸小于单畴临界尺寸,随尺寸减小,磁各向异性能(磁畴方向)减小到与热运 动能可相比拟,在热扰动作用下,磁化方向就不再固定在一个易磁化方向,易磁化方向作无 规律的变化,结果导致超顺磁性的出现;
B 不同种类的纳米磁性微粒显现超顺磁性的临界尺寸是不相同的;
13、试述纳米材料的光致发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原因
1)由于颗粒很小,出现量子限域效应,界面结构的无序性使激子、特别是表面激子很 容易形成,因此容易产生激子发光带;
2)界面体积大,存在大量的缺陷,从而使能隙中产生许多附加能级;
3)平移周期被破坏,在K空间常规材料中电子跃迁的选择定则可能不适用晶体场不对称
4)杂质能级 —— 杂质发光带处于较低能量位置,发光带比较宽
14、什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是指通过微加工或固态技术,不断在尺寸上将人类创造的功能产品微型 化。
“自下而上”:是指以原子分子为基本单元,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设计和组装,从而构筑 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这种技术路线将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环境污染。
15、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分类?
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包括:
化学气相反应法:气相分解法,气相合成法,气-固反应法
物理气相法:气体冷凝法,氢电弧等离子体法,溅射法,真空沉积法,加热蒸发法,混 合
等离子体法。
股市女神16、液相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分类?
液相法制备纳米微粒分为: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冷冻干燥法,喷雾法
17、试述气体冷凝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基本原理
定义:此种制备方法是在低压的氩、氦等惰性气体中加热金属,使其蒸发后形成超微粒 (1~1000nm)或纳米微粒。
原理:整个过程是在超高真空室内进行,通过分子涡轮使其达到0.1KPa上的真空度, 然后充入低压(约2KPa)的净惰性气体(He或Ar,纯度为~99.9996%),欲蒸的物质(例如, 金属,CaF2, NaCl, FeF等离子化合物、过渡族金属氮化物及易升华的氧化物等)置于坩埚 内,通过钨电阻加热器或石墨加热器等加热装置逐渐加热蒸发,产生原物质烟雾,由于惰性 气体的对流,烟雾向上移动,并接近充液氦的冷却棒(冷阱,77K)在蒸发过程中,原物质发 出的原子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而迅速损失能量而冷却,在原物质的蒸气中造成很高的局域过 饱和,导致均匀的成核过程,在接近冷却棒的过程中,原物质的蒸气首先形成原子簇,然后
形成单个纳米微粒在接近冷却棒表面的区域内,单个纳米微粒聚合长大,最后在冷却棒表面 上积累起来用聚四氟乙烯刮刀刻下并收集起来获得纳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