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风险管理》专业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阅读: 评论:0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小题0.5分,共45分。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相应选项,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抵押担保中,作为抵押权人的是(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第三方
  D.借款人
  2.下列不属于市场风险限额指标的是(  )。
  A.交易账户VaR限额
  B.止损限额
  C.产品或组合敞口限额
  D.行业限额
  3.(  )是银行所有风险中最具破坏力的风险。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流动性风险
祥林嫂之死  D.声誉风险
  4.下列不属于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收集工作应坚持的原则的是(  )。
  A.及时性
  B.客观性
  C.重要性
  D.统一性
  5.风险管理流程的第三步是(  )。
  A.风险识别
  B.风险控制
  C.风险计量
  D.风险监测
  6.能够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可分为(  )。
  A.微观和宏观因素
  B.资产和负债因素
  C.表内和表外因素
  D.内部和外部因素
  7.(  )是银行所有风险中最具破坏力的风险。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声誉风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8.信用风险管理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单笔贷款的层面上,还应当从贷款组合的层面进行(  )。
  A.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B.预测、识别、监测和控制
  C.识别、预测、控制和调整
  D.预测、记录、控制和调整
  9.频繁开销户,通过虚假交易进行活动,属于(  )环节的操作风险。
  A.资金业务
  B.个人信贷业务
  C.柜面业务
  D.法人信贷业务
  10.商业银行在开展跨包活动中应遵守的原则是(  )。
  A.具备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
  B.经营声誉和企业文化良好
  C.定期填报外包活动的有关事项
  D.审慎评估法律和管制风险
  11.反有三项主要制度,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B.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C.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D.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12.下列有关风险管理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弗吉尼亚伍尔夫  A.风险计量的目的在于帮助银行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及风险的严重程度,为下一步的风险计量和防控打好基础
  B.风险监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将导致的后果及严重程度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风险水平的过程
  C.建立功能强大、动态/交互式的风险监测和报告系统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
  D.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养老地产运营模式
  13.(  )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的风险。
  A.声誉风险
  B.法律风险
  C.战略风险
  D.操作风险
  1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集团法人客户的是(  )。黑龙江卫生信息网
  A.在经营决策上直接控制其他企业法人的企事业法人
  B.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企事业法人
  C.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共同直接控制的企事业法人
  D.零售客户
  15.(  )通过分析单家银行不同时期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结构及占比,得出覆盖短期流动性缺口能力的变化情况。
  A.总量分析
  B.趋势分析
  C.结构分析
  D.同质同类比较
  16.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是(  )。
  A.缺乏统筹管理
  B.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C.片面追求贷款规模和市场份额
  D.因人手紧张而未严格执行换人复核制度
  17.下列关于定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可以抵作价款
  B.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可以要求返还定金
  C.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三倍返还定金
  D.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不能收回
  18.下列有关风险限额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行业标准和监管目标不是限额目标值设定的绝对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16:0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36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险   控制   限额   交易   定金   流动性   制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