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表外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对资产负债表构成潜在的实质影响的银行活动。 证券回购协议: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定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协议期满时,再以即时可用资金作相反交易。回购协议相对于即时资金供给者的角度,又称为“返回购协议”。
贷款承诺:银行承诺客户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按照双方事先确定的条件(贷款利率、期限、贷款用途),应客户的要求,随时提供不超过一定限额的贷款
补偿余额:又称“补偿性存款”指贷款银行要求借款人按借款的一定比例留存银行的那部分存款。
NIFs: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中期的(一般期限为5—7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循环融资承诺。
VaR:受险价值(Value at Risk)作为一个概念,最先起源于80年代末交易商对金融资产风险测量的需要;作为一种市场风险测量和管理的新工具,则是由J.P.摩根银行最早在1994年提出,其标志性产品为“风险度量制”模型 NOW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种对个人和非营利机构开立的、计算利息的支票账户。转账和付款使用支付命令书,支付命令书经背书后可转让;按账户的平均余额向存款人支付利息,利率5~5.25%。
利率敏感性缺口:在一定时期(如距分析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
经济资本:是从风险管理者角度看待的银行资本,是指在给定的风险容忍度和期限下,银行根据内部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内部模型和方法计算出来用于弥补非预期损失的资本。
利率风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整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致使银行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与价值发生不等量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和市场价值减少的风险。
操作风险:由不足够的或失败的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信托:即信任委托,是指委托人为了自己或第三者的利益将自己的财产或有关事物委托别人管理、经营的一种经济行为。
融资性租赁: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供货商)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承租期满,货物所有权归属于承租人的交易。
Factoring:保付代理,是指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售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经营保理业务的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收进全部或一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
简答
1.商业银行的基本经济功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
币资本的贷出者与惜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贾伯斯传2.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财务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及缺陷;
盈利性比率指标:
是用来衡量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赚取收益同时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能力。
盈利性指标的核心是资产收益率和股本回报率,利用这两个财务指标及其它派生财务比率指标可较准确地认识银行的获利能力。
流动性指标:
反映了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和各种实际的或潜在的流动性需求之间的关系。
税收征管法
流动性在任何企业经营中都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商业银行由于自身不寻常
的资产负债结构,更易受到流动性危机的威胁,这也是银行将流动性指标从一般风险指标中分离出来的原因。
安全性比率指标:
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中,风险被定义为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这种收入的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价值。商业银行面临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收益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干扰,风险指标将这些因素做了分类,并定量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缺陷
不同银行在资产规模、结构、负债规模与结构、地理环境、经营作风和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某些财务指标的横向比较往往缺乏可比性;
同一银行的纵向比较受制于:(1)不同时期银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2)不同时期宏观经营环境差异
3.国际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向、原因及影响;
调整趋向:
总体而言,存款类负债比重降低,而非存款类负债比重增加;
存款类负债中,活期存款比重下降,而定期存款比重上升。
原因:
存款类负债工具创新导致传统活期存款账户的替代性负债工具增加;
定期存款利息水平相对提高;
负债工具证券化增强了定期存款的流动性。
对银行经营造成的影响:
总体而言,负债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银行经营长期信用创造了必要条件,资金来源的稳定性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导致成本提
高,迫使银行增加其资产业务的风险承担。
改变了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推动了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从资产管理向负债管理转化;
降低了商业银行持有的法定和超额准备金水平;
影响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策略;gct考试
4.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及来源;
构成:库存现金,托收中的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存款;
来源:流动性需求:
负债的减少:存款客户提存;
资产的增加:贷款客户正常告贷要求。
流动性供给:
传统途径:
负债的增加:增加存款类负债和非存款类负债;
资产的减少:出售资产。
创新的资金来源:期权、期货、证券化工具。
负债的增加:马旭初
央行借款、同业拆入、证券回购售出证券、CDs、财政账户、国外
现金来源、其他形式的负债;
资产的减少:
象王集团
现金、超额准备、短期证券、商业票据、证券回购协议下购入证券以及其他具有变现能力的资产。
5.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则
资金结构法
资金结构法(structure of funds method)是将银行的债务按照提取的可能性加以分类,对不同种类的债务根据其流动性需求提取准备金。
步骤:
1.按照提取的可能性将银行的负债分为游资负债、易损负
债和稳定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