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并说明其用途。
1车头间距:一辆连续行驶的车辆,车的长度为L,车辆间最小安全距离为S,两者之和为车头间距。 2视距三角形: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在交叉口所作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3冲突点:当行车方向互相交叉时可能产生碰撞的点。 交织点(汇合点):当车辆从不同的方向驶向同一个方向或成锐角相交时可能产生挤撞的点。
4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红线是指城市中的道路用地和其它用地的分界线.
5竖曲线:在纵断面设计线的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缓和纵坡折线而设的曲线
6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 7居民流动强度:一个居民一年平均出门的次数。
9客运周转量:乘客在流动过程中具有的数量和距离的乘积。
10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司机看到前方障碍物后,紧急、制动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须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11平均行驶速度 V行=路线长度/车辆在路线各站之间行驶时间之和
挫折也是一种幸福>彭佳屿13运营速度 V营=2倍路线长度/车辆在来回路线各站之间行驶时间、各站上停靠时间与两端始末站停留时间之和
14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
15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16道路线形:道路线形指道路路幅中心线(又称中线)的立体形状.
17平面线形: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称为平面线形.
18渠化交通:指设置交通标线、标志和交通岛等,引导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
19交通岛:交通岛是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分为中心岛、分隔岛、方向岛和安全岛。
21运送速度:衡量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指标.公共交通车辆在线路首末站之间的行程时间(包括各站间的行驶时间与各站停站时间)除行程长度所得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
3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切线长 T=Rtan、外距 E=R 、弧长L=、半径 R=Tcot。
13供养人城市干道网的类型可归纳为1)方格式道路网;2)放射环形式道路网;3)自由式道路系统;4)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5星状放射式道路网五种图式。
四.问答题:
1.城市道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下述四类:
㈠ 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运输的动脉.
㈡ 主干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小城市的主干路可兼沿线服务功能).交通性的主干路解决大城市各区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㈢ 次干路:是联系主干路之间的辅助性干道,与主干路连接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
㈣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的连接线,解决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什么是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顾客价值其作用是什么?
道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称为设计车速。它是在气候良好、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的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道路设计前所确定的设计速度是道路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设计速度值会影响道路的
几何线形要素,并决定道路的技术标准和影响道路建设投资。
3.什么是交通量?什么是通行能力?两者的慨念不同?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概念不同,交通量是指某时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通行能力是指某时段内最大可能通过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5.什么叫一条车道?其宽度具体取值如何?
在车行道上供单一纵列车辆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为一条车道。
机动车车道的宽度决定于设计车辆外廓宽度、横向安全距离,以及不同车速行驶时的车辆摆动宽度等。主干道和高等级公路上的小型车车道宽度宜采用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宽度则采用3.75m,支路上最窄车道宽度不宜<3m。计算行车速度>60km/h时,采用3.75m;反之,采用3.5M。个别快速路机动车道宽度也有采用4m的。
6.什么是分车带?其作用是什么?分为哪两类?
多幅路横断面范围内,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部分称为分车带。
分车带的作用是分隔车流,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与绿化等。此外还可供设置公交车停靠站、在交叉口为增设进口道提供场地以及保留远期车行道拓宽的可能。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
7.道路横断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形式?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如何?
道路横断面根据交通组织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四种形式: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它们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性如下表
横断面形式 | 单幅路 | 双幅路 | 三幅路 | 四幅路 |
优点 | 占地少,投资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高峰时间错峰时路面利用率高 | 机动车对向分流,便于提高行车速度,保障交通安全。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较安全。 机动灵活,便于分期建设。 | 机动车对向分流、机非分隔。车速高、交通安全。 |
缺点 | 车种混杂,不安全,公交车停靠与非机动车干扰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易发生交通事故。公交车停靠与非机动车干扰 | 公交停靠站上下乘客人流与非机动车干扰。也不宜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坡道路 | 用地大、造价高。公交停靠站上下乘客人流与非机动车干扰。 |
适用性 | 交通量不大的次干路;支路;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道路。 | 机动车多,非机动车、行人少的道路。适用于中小城市。 | 中小城市主干路的首选。适用于路幅较宽或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均较大的道路 | 适用于快速路和大城市交通量大的主干路 |
| | | | |
9.什么是最大纵坡,什么是最小纵坡,它们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最大纵坡系指各级道路纵坡的最大限值。反之则为最小纵坡(其值为0.3%)它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征、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保证车辆以适当的车速安全行驶而确定的。
10.什么是竖曲线?设置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的目的各是什么?
在纵断面设计线的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缓和纵坡折线而设的曲线为竖曲线。
凸形竖曲线设置的目的在于缓和纵坡转折线,保证汽车的行车视距。
产翁制
凹形竖曲线主要是为了缓和行车时汽车的颠簸与震动而设置。
11.为什么说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左转车流.
左转车与直行车,以及直行车与直行车所产生的冲突点对交通的影响和危险性最大。其中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在十字路口如无左转弯车辆,则冲突点就可从16个减少到4个;五路交叉冲突点可从50个减少到5个。左转车辆是引起交叉口车辆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的组织左转车辆的交通,是保证交通安全、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
12.通常减少或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哪些?
规划方面:⒈从规划方面着手,可以设置平行道路。⒉规划道路系统时,特大城市可以规划非机动车专用道路系统,以减少非机动车车流与机动车车流的冲突。
交通管制方面:⒈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用时间分隔车流,使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某一方向的车流通过。⒉限制部分交通:①限制大型载货车进入中心街道②定时限制非机动车交通,即除上下班高峰可通行外,非上下班时间在某些主要交通干道上禁止自行车③禁止左转弯交通④封闭多路交叉口的某条支路或次要道路的交通,也可以减少冲突。⑤组织单向交通。
工程设施方面:1.渠化交通2.环形交叉——变冲突点为交织点。 3.立体交叉——用空间分隔车流、消灭冲突点。
13.什么叫渠化交通?在渠化交通中设置交通岛其位置应如何确定?
设置交通标线、标志和交通岛等,引导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称为渠化交通。
交通岛是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分为中心岛、分隔岛、方向岛和安全岛。中心岛设置在平面交叉中央;导流岛是将车流引向规定行进路线而设置的异形小岛;安全岛设置在路口车行道中间,供行人横穿道路临时停留用。
14.环形交叉口的环道车道数一般以几条为宜?为什么环道上多设车道并不能有效提高环形交口的通行能力?环道总宽度一般取多少?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环道上不宜设计太多车道,一般设计三条车道即可(一般将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靠最外面一条车道供右转弯,当中再加一条作交织之用)。这样,如交织段长度较长,一般大于60m时,可考虑布置两条交织车道,环道上共有四条车道。当车道数增加到四条以上时,通行能力增加不多。环道总宽度一般取16米左右。
16.试述环交口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
环形交叉口的设计的优点:这种利用环道组织的渠化交通,可以使所有的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在交叉口不必停车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它可以避免红绿灯管制时交叉口那种周期性的交通阻滞,且可消灭冲突点保证行车安全。
环形交叉口的设计的缺点:1)环岛交通占地面积较大,在城市道路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难于实现;2)环岛交通的通行能力,在同样大小的用地情况下,不及使用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3)由于非机动车在环岛外侧绕行,它对机动车进出环道有很大影响;4)相交道路交通量太大时,采用环形交叉口对主要车流方向行车不利。
环岛交通的适用条件:1)在交叉口左转弯车辆比例较大时,采用灯管制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较大;2)相交道路为5~6条时;3)相邻道口很近,如果采用灯管制,交叉口停侯的车辆将影响相邻道口的车辆行驶;4)接近交叉口的道路宽度沿街道横向增添车道有困难,而在交叉口转角处又容易拓宽时。
17.常用的车行立交有哪些基本类型?
可分为互通式和分离式,互通式又分为完全互通式(喇叭形、苜蓿叶、X形、Y形、环形)和部分互通式(菱形立交、部分苜蓿叶立交)。
18.立交的设置条件的什么?
1、交叉口的交通量很大,采用平面交叉 难以解决交通问题 时,为了提高通行能力可以采
用。2行车速度达80~120公里/小时的高速道路与其他道路相交时,为了保证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可以采用。3、干道与铁路相交,且铁路的行车密度 较大,平分时使干道行车受阻较为严 重时,可以采用。4、对于交通和交通安全有特殊要求(如 战备或迎宾需要等)的交叉口,可以采用。5、交叉处的地形适于修建立体交叉时,如滨河路与标高较高的桥头引道交叉处,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