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路伟;杜志刚;罗正宇;王婷
【摘 要】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deck , stairway and ramp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destrian traffic ,and they are not reflected in the existing traffic speci‐fication in our country .So it’s difficult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This paper analysis respectively the pedestria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deck ,stair‐way and ramp through processing the video of 8 pedestrian overcrossings in Wuhan to obtain the maxi‐mum of basic traffic capacity unit width value .There are 1 .43 p/(s · m)、0 .98 p/(s · m) and 1 .11 p/(s · m)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level of deck capacity is largest ,and the level of stairway is the smal‐lest that it's most likely to become a bottleneck than the deck and ramp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ratio of the stairway width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um capacity of stairway and ramp each end of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can meet the capacity of deck .Finally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local and global capacity of pedestrian overcro
ssing was established though determining the possi‐ble traffic capacity and design traffic capacity red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w hich affect traffic capacity .Test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4 .3% of the gap i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global ca‐pacity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 provisions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Urban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and U nderpass .%基于人行天桥桥面、梯道和坡道上的行人交通流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我国现有的通行规范中并未予以体现,很难指导人行天桥的建设.文中通过视频采集并处理武汉市8座人行天桥的行人过街数据,分别分析人行天桥桥面、梯道和坡道上的行人流特性,得到了基本通行能力对应的单位宽度最大流量值分别为1.43,0.98和1.11人/(s·m),表明桥面的通行能力水平最大,而相对于桥面和坡道,梯道的通行能力水平最小、最容易成为天桥通行的瓶颈,因此在满足天桥每端梯道或坡道通行能力之和与桥面通行能力匹配的同时,应适当提高梯道的宽度比例.在分析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折减系数,最后建立了人行天桥局部和整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得到的整体通行能力与《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规定的通行能力比较,误差为4.3%. 零花钱不够偷电脑【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15(000)005
国电物资商务网【总页数】5页(P996-1000)
【关键词】行人交通;通行能力;人行天桥;梯道;坡道
【作 者】殷路伟;杜志刚;罗正宇;王婷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武汉 43006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91
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局部通行能力分析研究
*
殷路伟 杜志刚 罗正宇 王 婷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武汉 430063)
摘要:基于人行天桥桥面、梯道和坡道上的行人交通流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我国现有的通行规范中并未予以体现,很难指导人行天桥的建设.文中通过视频采集并处理武汉市8座人行天桥的行人过街数据,分别分析人行天桥桥面、梯道和坡道上的行人流特性,得到了基本通行能力对应的单位宽度最大流量值分别为1.43,0.98和1.11人/(s·m),表明桥面的通行能力水平最大,而相对于桥面和坡道,梯道的通行能力水平最小、最容易成为天桥通行的瓶颈,因此在满足天桥每端梯道或坡道通行能力之和与桥面通行能力匹配的同时,应适当提高梯道的宽度比例.在分析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折减系数,最后建立了人行天桥局部和整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得到的整体通行能力与《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规定的通行能力比较,误差为4.3%.
关键词:行人交通;通行能力;人行天桥;梯道;坡道
中图法分类号:U491
doi:10.3963/j
收稿日期:2015-07-05
殷路伟(1988
-):男,硕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韩国超级盔甲>中国一九二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51578433)
0 引 言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居民最基本、最广泛的出行方式.根据2000年以后的我国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显示,步行交通在整个出行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普遍在20%以上,在中小型城市中更为突出,占40%左右
[1].在车流量大、行人密集的地段或者交叉口,为了解决行人过街带来的横向交通问题,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确保行人的过街安全,城市行人的立体过街设施逐渐增多.相比人行地道,人行天桥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工期短和基本不影响地下管
线等优点,所以以天桥的形式更为普遍.
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人行天桥通行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大都根据一些规范来确定.Fruin等
[2-3]通过总结给出了通道和楼梯的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和建议值;Rasanen等
[4]利用摄像机记录了不同道路上人行天桥的使用情况,整理数据发现天桥的利用率较低.吴昊灵等
[5]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楼梯的通行能力进行研究,构建了楼梯实际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徐海秋
[6]对山地城市阶梯路段的行人交通通行进行研究,基于交通流模型建立了阶梯设施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得到了与服务水平相对应的通行能力取值.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情况的行人流特性,通过划分梯道式和坡道式、局部的和整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对
人行天桥的通行能力进行详细研究,以达到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在有限通行空间下的通行能力最大化.
假两性人1 行人流交通特性分析
星象图
调查选取武汉市解放大道、中山大道,以及武珞路上的8座人行天桥,对高峰时段进行视频数据采集,从中选取桥面、梯道和坡道有效数据各240组.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2∶1;根据年龄特征,选取包含15%的老年,25%的少年和60%的青、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