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城市年降水量

阅读: 评论:0

中国各城市年降水量
宁夏,年均降水量445毫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均降水量150毫米。
甘肃,
青海,年降水量50-700多毫米。
陕西
北京,年均降水量641毫米。
山西,年均降水量一般在520毫米。
教学一点通
天津,年均降水量550毫米。 
河南,平均降水量约为700毫米。
河北,
湖北,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湖南,全年降水量1500毫米。
广东,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海南,年均降水量多达1600毫米以上。
江西,年均降水量1550毫米。
浙江,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
内蒙古,年均降水量50-150毫米之间。
中央排水系统>斜面的机械效率
江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澳门,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香港,年平均降雨量为2214.3毫米。
辽宁,年降水量440~1130毫米。 
吉林,全省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
山东,年均降水量750毫米左右。
四川,平均降水量在850毫米左右。
重庆,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贵州,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 
云南,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
安徽,淮北750毫米,南部1250毫米。
上海,平均降水量1124毫米。
网页没有地址栏福建,年均降水量1350毫米。
台湾,全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
黑龙江,年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全国城市雨水排名是:贵州、长沙、福州、南昌、杭州。贵州以59.1%的概率拔得头筹,第二位到第五位分别是长沙、福州、南昌和杭州,“遇雨”概率都在50%以上。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剪板机连杆
全国气候特点说明:
1、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
2、我国河川年平均径流量为2.6+e12立方米,其中包括冰川融雪水量约5×10m。我国地下水总量约有8×10m,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转化的关系,两种资源在数量上有一部分是重复的。
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藏南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南侧),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9000毫米
中国司法独立以上。我国大陆上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中的巴昔卡,年平均降雨量高达4495.0毫米。我国日降水量最大的地方也在台湾的火烧寮,为1672毫米;我国大陆上最大日雨量在河南方城县郭林,1975年8月7日的日降雨量达1054.7毫米,超过了当地的年平均降雨量。我国年下雨日数最多的地方——四川的峨眉山顶,年平均下雨天数为264天。
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火烧寮  )。成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除西南方海拔较高外,其西、北、东、东南等地势逐渐向外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 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雨量及成因:
据1906-1944年38年资料统计,火烧寮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8mm,1912年的最大年降雨量记录多达8409mm,长期保持中国年平均降雨量的最高纪录,也被广泛称为全国的"雨极"。降水日数也多,年均降水日数达214天。火烧寮降水量如此之多是由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东北季风雨、东南季风雨、雷雨、台风雨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上述早期的火烧寮气象记录(年平均6557.8mm)并不隶属于台湾地区气象主管部门,1987年5月开始台湾地区的"中央气象局"在火烧寮设置了自动气象站,台站号C0A65,经度121.742892,纬度25.002719,海拔287米,日常监测雨量、气温、风速、风向、湿度、阵风、日辐射、地温等指标。1988-2005年火烧寮气象站年降水量平均值为3718.4mm。
根据台湾气象主管部门观测记录,全岛年平均降雨量最多的气象站是阳明山鞍部,1981-2010年平均值为4892mm; 1974年台湾宜兰冬山乡新寮气象站达到9513mm,超过火烧寮1912年降水量记录。 鞍部气象站和新寮气象站同样也位于台湾岛东北部,距离火烧寮气象站也并不远。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14:4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3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降水量   火烧   气象站   地方   台湾   降雨量   记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