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阅读: 评论:0

派丽奥
   
 
   
中国输血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张家口第九中学 
 
 
南京 imax
 
 
    诺基亚8800黄金版 
 
 
 
 
 
自1900年发现血型以来,科学的输血实践对促进医学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8年颁布实施《献血法》以来,我国的血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输血医学未成为独立的学科,严重制约了我国输血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201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中将“输血医学”增设为二级学科,对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和血液事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东邪西毒2011一 我国输血医学学科建设及行业从业人员教育背景
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基础输血学、临床输血学和输血技术学等分支学科在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中相继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免疫血液学、病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病理学、遗传学、临床医学、信息学以及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综合而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新兴学科。但2016年以前,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未设立输血医学学科,输血专业大多归属医学检验专业的输血方向。从事输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未受过专业的输血医学教育,多数是从医学检验和护理专业或是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或生物学等其他专业改行而来,以专科和本科学历为主,高学历专业人才缺乏,其输血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缺乏输血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阻碍了输血医学学科和输血行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输血行业目前的从业人员有7万多人。其中采供血机构近3.6万人,主要负责献血员招募、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运与发放等工作,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为51%,本科学历占比为45%,硕士和博士学历仅占4%[1]。2016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在对全国调查收回的3711家医院数据显示,临床输血从业人员总数约2.8万人,其中医疗系列近2000人,技术系列约2.5万人,护理系列约1000余人,医疗系列人员多来自血液科、麻醉科等科室,少部分医疗人员仍保留原有科室的门诊和手术职能。
在输血行业专家学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7月下发的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2号中,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服务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科”(见表1)。至此,我国的输血医学学科从无到有,为输血医学学科的发展开启了新的阶段,为推进我国输血医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表1 输血医学及三级学科设置概况
代码
学科名称
说明
32032
输血医学
3203210
基础输血学
包括输血免疫血液学、血型体遗传学、HLA、经输血传播性疾病、血液替代品和通用血研究等
3203215
献血服务学
包括无偿献血宣传、献血者招募学、建立稀有血型血液供者库、咨询、管理、护理和服务等,以及后续相关配套的各方面服务工作
3203220
输血技术学
包括血液采集、分离与制备技术(含单采技术和造血干细胞制备);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技术;白细胞去除技术;血液辐照技术;病毒灭活技术;血液低温冻存技术;血液冻干技术;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血小板配型技术;组织配型技术;输血相关血栓与止血检测技术;血液保存与运输技术等
pvc发泡板配方3203225
临床输血学
包括全血、成分血、血液制品应用;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血浆置换与单采;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3203230
输血管理学
血站管理包括一般血站管理和特殊血站管理;血站质量管理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和程序管理;血站信息化管理等。临床输血管理包括临床用血管理和输血科(血库)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管理、输血全程质量管理、输血实验室管理、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血液管理、教学培训和科研管理、输血伦理法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
3203299
输血医学其他学科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Excel下载
表1 输血医学及三级学科设置概况
二 我国输血医学丛书和输血医学高等学校教材
在输血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输血行业专家学者出版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据不完全统计,如《输血技术手册》(1992)、《临床输血学》(1993)、《基础输血学》(2001)、《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2011)、《临床输血1000问》(2011)、《采供血及临床输血管理》(2011)、《临床输血个案精选》(2011)、《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2011)、《输血:从蒙昧到科学》(2011)、《临床输血救治理论与实践》(2012)、《输血技术精选模拟习题集》(2012)、《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2016)、《中华输血学》(2017)等,作为输血医学专业人员的参考、辅助教材,并在指导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输血医学学科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学历教育离不开专业的高等院校教材。我国输血医学高等院校教材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将中国输血协会组织输血医学专家编写的输血医学高等院校系列教材作为我国首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共5册,分别为《临床医学概要》、《输血管理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和《血液制品学》,并于1998年首次出版,2002年再版,2013年又进行了修订再版,改为4册,分别为《输血管理》、《输血技术》、《临床输血》和《血液制品》。此套教材作为我国输血医学教育中最早、最为系统和完整的教材,不仅是输血专业学生的教学教材,也是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职称考试的主要参考资料。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编写的规划教材《输血与输血技术》,在2003年出版后于2007年、2012年和2015年做了3次修订,最终改名为《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http://opac.calis.edu/opac/simpleSearch.do)上用“输血”作为标题词进行检索,对2014~2018年出版发行的全国性的输血医学教材进行统计。其间,我国输血医学教材出版发行数量共计12本,共有6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输血医学
教材,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占总教材数的50%,有力地促进了输血医学教育的进步和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的形成(见表2)。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13:4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31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输血   医学   管理   技术   学科   血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