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分析
对水路运输进行了简要阐释。
标签:水路运输;特点;分类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198(2012)20 0168熊文修 北京电视台台长01
1 概述
人类发展水运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从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4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中国发展水运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海岸线14000多公里,天然河流5800多条,总长430000多公里,有大小湖泊900多个。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兼有大陆和海洋特征的广袤的国土上,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发展水运。据记载,在新石器时代,独木舟和排筏在天然河道上就广泛使用,商代即已出现帆船。影子价格
春秋吴国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开凿了世界上第一条运河——胥溪,全长约100公里。
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始于春秋吴国,后经历代特别是隋、元两代大规模开凿,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长达1794公里。8~9世纪,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12世纪初,我国首先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导航。15世纪初至30年代,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次下西洋,经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纪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閉关锁国政策,尤其是1840年战争开始的帝国主义入侵后,中国水运事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吉尔吉斯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水运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并正已较高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
doctoers2 水路运输特点、分类、优缺点
2.1 水路运输特点
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载能力大,成本低,生产率高,能耗少,投资省。20世纪80年代初,
欧美一些国家的内河货运密度比铁路高2至3倍;水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为铁路的1/8至1/4;内河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铁路高50%以上,而海运比铁路高数倍;内河内燃机推船油耗量为铁路机车的60%左右;内河每千吨公里所占用的固定资产约为铁路的1/3。中国水路运输,尤其是海运,在运载能力、成本、生产率、能耗、投资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都优于其他运输方式。但是水路运输也有弱点:速度慢,环节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机动灵活性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