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简介

阅读: 评论:0

水路交通运输系统简介
摘要:水路交通运输系统以其运量大、运费低等优点,在对外出口对内进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船舶作为客货的载体,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向着种类多样化、功能专一化,吨位大型化发展。航道作为运输的渠道,要充分利用自然航道,科学开发人工航道。港口作为水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枢纽,要充分了解其功能,对于港口的设计和施工,不仅要满足其安全运营要求,还要考虑与周围环境、人文的要求。
关键词:水路运输;特点;船舶;航道;港口
前言
水路运输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的运输方式,同时又是一种现代的运输方式。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最长的人工河流,曾经为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做出巨大的贡献。海上丝绸之路也为中外贸易的进行和科学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渠道。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国的水路运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造船业也积极制造各个种类的船舶以满足不同商品的进出口需求。一些沿海城市通过利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设备去建设大型的
港口。现在的中国正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及先进的通信手段对船舶和港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作 。                                              税务总局曝光5起涉税违法案件
1 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课程的目的
丑陋的北京人
1.1 “交通工程”专业的需要
“交通工程”是研究人、车、路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学习交通工程这门学科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交通运输当中客、货、车辆等的安全,使得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有效、科学、可持续的运转。所以,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和研究“交通工程”这一学科有着指引和铺垫的作用。
1.2 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渠道
李万疆《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这门课程不仅涉及到道路、轨道、港口、管道、机场等工程,还涉及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管理与营运,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眼下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就业思路,使毕业生知识储备有所增加。
2 水路运输定义与分类
2.1 定义
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2.2 分类
2.2.1 远洋运输
中档化妆品
它是指除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输。
2.2.2 沿海运输
它是指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各地之间的运输。
kugoo2013下载
2.2.3 内河运输
它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
3 水路运输的特点
3.1 水路运输的优点
乡间小路带我回家
3.1.1 运输量大
随着造船技术的日益发展,船舶都朝着大型化发展。巨型客轮已超过8万吨,巨型油轮超过60万吨。就是一般的杂货轮也多在五、六万吨以上。
3.1.2 通过能力强,续航能力大
无论海上航道还是内河航道,它们的通过能力几乎都不像铁路运输那样受限制。
3.1.3 投资省,运费低廉
一方面,海上运输所通过的航道均系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修建,不像公路或铁路运输那样需大量投资用于修筑公路或铁路,所以投资较少;另一方面,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海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运费的1/10,航空运费的1/30。
3.1.4 劳动生产率高
船舶的载运能力大,所需要的劳动力与载运量并不成比例增加,所以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我国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公路汽车运输的13倍和20倍。
3.2 交通运输的缺点
3.2.1 速度较低
货船体积大,水流阻力高,风力影响大,因此速度较低。
3.2.2 适应性差
内河运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大,在无水或资源不好的地方无法进行,有些河道质量不好,季节性缺水或冬季常因冰冻而停航,无法保证全年通航。有些航道走向和经济要求方向不一致,不便利用。海洋运输也受到港湾的水深、风浪等气候和水文条件的限制。
3.2.3 投资回收期较长
海运公司订购船只需要巨额资金,船舶是固定资产,折旧期较长,一般多以20年为准。就投资分析而言,用于固定资产的比例比其它企业要高,且船舶没有改作其它用途的可能。
3.2.4 货物直达性较差
如果托运人或收货人不在航道上,就要依靠公路或铁路进行转运。
3.2.5 国际竞争激烈
海洋运输经营具有国际化,船舶航行于公海,是需要争取各国货载的运输。但由于世界船只严重过剩,而且需要面对其它方式的竞争,因此经营竞争非常激烈。
3.2.6 兴衰循环,运费收入不稳
海运市场同经济景气变化一样有其周期性循环,这对运费高低影响很大。如世界经济景气,货物运输需求增加,则运费上扬,进而刺激造船业发展;一旦船舶吨位增加,又逢世界经济趋于低迷,则立即反映与海运市场,运费必定趋于下跌,继而随之影响造船业萎缩,海运公司甚至不得不将船舶拆解以期吨位减少,运费回升。如此变化的结果,致使运费收入很不稳定。
4 交通运输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中央将筹集至少400亿元的资金,重点用于内河和沿海航道、水上支持保障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同时,2008年11月,政府已经明确了将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交通运输部指导行业也制定了分类的发展规划,2009年着重考虑沿海港口中大型化、专业化的深水泊位码头以及具有基础性、公益性作用的一些重要港口、主要港口出海航道的建设。内河方面也将是国家支持的一个重点领域。除了港口以外,中央政府支持的主要还是考虑需求量比较大、运输比较繁忙的航道的扩充,也包括航道网全面的改造。
截止2006年底,中国内河主要港口泊位数为30944个,其中万吨级的泊位187个,沿海主要码头泊位数为429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47个。
5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5.1 观念、运输方式变革和运输功能拓展
在水运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下,航运公司经营观念从单纯追求利益转变为追求低运输成本和高质量服务,以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5.2 经营机制新变革
我国港口对外开放以来,吸收了大量外资,沿海各大城市港口的集装箱码头的中外合资经营屡见不鲜,以“政企分开”和“港口经营民营化”为主要内容的建立港口现代化企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港口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港口经营、港航联合经营、港方和货方合作经营正成为港口一种新的经营机制。近几年来,世界航运业正在向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经营机制变革。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12:4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2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港口   船舶   运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