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1.学名及其分类地位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 ( Gray.) Pat, 乂称为赤老母茵、扁灵芝、 扁木灵芝、扁菌、扁芝、平盏灵芝、白斑腐菌及皂角菌,民间俗称为“老牛肝树舌灵芝是 重要的木腐菌,可导致木质部形成白腐朽。
该菌的分类学地位是:真菌门(Eumycota),扌J1 了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 (Htmenomycetes ),灵芝目(Ganodermales ),灵芝科(Ganodermatoideae ),灵芝属 (Ganoderma)。
标本采曰被砍伐的树桩上,釆集人:王茂。采集H期:2004年11月。组织分离得到纯 菌种。
2.经济价值及栽培历史和发展前景
树舌为药用菌。性平,味苦。能祛风除湿,清热,止痛,化积,止血,化痰。民间多用 以治
疗急慢性肝炎、食道癌、胰腺癌、消化道溃疡、早期肝硬化,亦可肠血泻血、热积 胸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风湿性等,并由滋补功用。在H本民间把树舌粉加工成 枣泥,用蜂蜜制成蜜丸肝癌,已获得明显疗效。树舌子实体的热水浸提液,对小白鼠肉 瘤抑制率为64.9%。此外,树舌灵芝还产生草酸和纤维素酶,应用于轻工、食品工业等。
树舌屮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罐元素,有很人的开发价值。树舌屮总氨基酸含量为 10.451,其中含虽最高的是卬硫氨酸,其次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见表1・1)。
表1 树舌灵芝氨基酸含量(1)
氨基酸 | 天冬氨酸 Asp | 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 | 甲硫氨酸 Met |
Ser | Glu | Pro | Ala | He | Phe |
含量 | 0.868 | 0.439 | 1.072 | 0.189 | 0.522 | 0.792 | 0.430 | 2.647 |
氨基酸 | 纟颉氨酸 | 呢氨酸 | 酪氨酸 | 赖氨酸 | 梢氨酸 | 组氨酸 | 胱氨酸甘氨酸 | 苏氨酸 |
| Vai | Leu | Tyr | Lys | Arg | His | Cys Gly | Thr |
含量 | 0.503 | 0.581 | 0.255 | 0.365 | 0.392 | 0.142 | 0.184 0.503 | 0.567 |
| | | | | | | | |
树舌子实体还含何其它的化学成分:麦角密醉、有机酸、氨基匍萄糖、多糖类,甘露醇、 脂肪酸、氨棊酸、多棊肽、葡萄糖胺、腺嚓吟、腺苜、尿唏碇、尿It D・廿館糖、内脂、香 豆精,近百种羊毛辎烷骨架的三话、多种酶类、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错含量高达12880ppm, 硒的含量亦高。经测定分析,干数舌灵芝菌丝体含水份12.0〜13.0,纤维索54.0〜56.0,木 质糖13.0〜14.0 ,灰分0.22 ,粗脂肪1.9〜2.0,总氮1.6〜2.1,单糖1.0〜1.2,笛体0.14〜 0.16,总酚 0.08〜0.12。光谱分析含 Ag、Al、Cu、Ca、Fe、K、Na、Mg、Mn、Pb、Sn、 Zn等元素。 树舌目前的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已开发岀的产品主要有复方树舌片,用于肝炎的, 其在药用和保健晶方而仍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1)子实体形态特征
了实体人或特人,无柄或几乎无柄。菌盖半圆形,部而扁半球形或扁平,基部常下延, 宽5
〜35cmxl0〜50cm,厚1〜12cm,表而灰,渐变褐,有同心环纹棱,有时有瘤,皮壳 胶角质,边缘较薄。菌肉浅栗,有时近皮壳处口后变暗褐,孔圆形,每毫米4〜5个。他
子呈卵形,褐或黄褐,7.5〜10pmx4.5〜6.5pm。
图1树舌灵芝子实体和抱子形态
生境:生于阔叶树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多年生,长可达20余年。
分布:树舌对温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尼泊尔、 巴基斯坦及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其他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 黑龙江、陕酋、甘肃、青海、新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 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二) 组织构造特征
构成树舌的菌丝分为三种体型。骨架菌丝棕褐,壁厚;生殖菌丝壁薄,无,有锁状 联合,联合菌丝分枝较多。皮壳由排列整齐而紧密的膨人成棒状的菌丝构成。茵丝全部由骨 架菌丝构成,疏松交织。菌管由三种菌丝构成,纵切面观察,菌丝沿管纵向排列,较为一致, 略有交织,主要是骨架菌丝,生殖和联络菌丝较少。
菌丝无透明,菌丝体呈白,直径约1〜3屮m有分枝,有分隔。有单核细胞或双核 细胞的菌丝。由抱了萌发的菌丝体为单核菌丝,肓径1〜1.5呵。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具有锁状 联合现象。
(四) 生活史
了实体成熟时,弹射出抱了,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新的单核菌丝,不同性的单核 菌丝经过质配牛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洁口、粗壮、主长迅速、生活力强,进一步牛长发育, 最终形成子实体,产生新的担孑包子。
二.生活条件
(―)pH 值
树舌灵芝菌丝体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为4.5〜10.5 (灭菌前),授适宜的pH值的范围是 (灭菌后)5.5〜6.5。菌丝球的直径在4.5时最人,密度在&5时最人,并且不同的pH维思通值菌 丝球的密度相差较大。从表中可以看出在pH为3.5时的产量为0.01,比其它的pH条件的 产虽要小得多,表明树舌灵芝在碱性条件下的适应力比在酸性中的适应力强。产虽(y)与 pH (x)的二元回归方程为:
y=-0.47375+0.3x-0.025x2
F检验:F=9.024,piv由二元回归方程可知,当pH为6.0时,ymax =0.43。查F值表得 F>F(),oi=3.26,表明二元线性冋归关系是极显著的。对不同pH值条件下树舌灵芝菌丝体生长 情况
的方差分析,F^=15.882>Fo.oi=3.26,差异极显著,表明菌丝体在不同pH值条件下培 养,菌丝球15径有显著变化。F个数=12.614 >Fo.oi=3.26,差界极显著,表明菌丝体在不同pH 值条件下培养,菌丝球个数有显著变化。
表2不同pH值对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
起始pH | 3.5 | 4.5 | 5.5 | 6.5 | 7.5 | 8.5 | 9.5 | 10.5 |
最 终 pH | 3.42 | 4.85 | 4.87 | 4.98 | 5.34 | 5.33 | 5.25 | 5.27 |
平均产量/g/100mL | 0.01 | 0.27 | 0.42 | 0.42 | 0.37 | 0.39 | 0.38 | 0.38 |
菌丝球肓径/mm | 5 | 12 | 11 | 10 | 9 | 8 | 8 | 6 |
菌丝球密度/个/瓶 | 23 | 71 | 123 | 146 | 310 | 799 | 634 | 298 |
| | | | | | | | |
表3不同pH值条件下直径的方差分析表
来源 | SS | df | MS | F |
组间 | 21&175 | 7 | 31.16786 | 15.88171 |
组内 | 62.8 | 微量情愫 32 | 1.9625 | |
总计 | 280.975 | 39 | | |
表4不同pH值条件下个数的方差分析表 |
来源 | SS | df | MS | F |
组间 | 2816294 | 7 | 402327.8 | 12.6137 |
组内 | 1020675 | 32 | 31896」 | |
总计 | 3836970 | 39 | | |
| | | | |
(二)温度
树舌灵芝菌丝体在温度范围是10〜35°C都可以牛长,最住的温度条件在30°C。菌丝球直 径在20〜25°C最人,菌丝球密度在30°C最人。当温度低于5°C时,菌丝体无法生长,其至死 亡。菌丝体产量(y)对温度(x)的二元回归方程:
y=-3.46+0.26 lx-0.0042x2
由二元回归方程可知,当温度为31°C时,最高产量为y唤=0.60。对菌丝球直径和个数 的方差分析,F^=2.718>F0.05=2.621,差异显著,表明菌丝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菌丝 球肓径有显著变化。F个数=2.129>F().()5=2.621,差异不显著,表明菌丝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 养时其数量没冇显著变化。所以,菌丝体最佳生长温度应该是在30-35°Co
农5不同温度对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
温度(°C)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平均产量(g/lOOmL) | 微粒体 0.0 | 0.0 | 0.09 | 0」2 | 0.47 | 0.44 | 西乡县卫生局0.59 | 0.53 |
平均菌丝球直径(mm) | 0 | 0 | 8 | 6 | 9 | 9 | 8 | 7 |
平均菌丝球密度(个/瓶) | 0 | 0 | 39 | 54 | 221 | 271 | 264 | 190 |
| | | | | | | 数字通信技术 | |
表6不同温度条件下査径的方差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