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 机 EQUIPMENT
100 中国纺织 2021过去五年纺机的这些变化,您感受到了吗? 焦 点
文|本刊记者 高华斌
我
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
经济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我国纤维加工量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纺
织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已具
有较大规模,设备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认可。 根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发布的《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十三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主要技术研发方向聚焦在纺织装备产品智能化和装备制造智能化方面。产品智能化是通过提
高纺织装备主机的数控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以及研发智能化辅助系统,为下游纺织用户提供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
装备制造智能化指通过引入智能化机床和辅助机器人等设备,改进与优化自身生产过程。过去五年,纺织机械行业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潮流,以前沿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和优化设计为先导,发展高端智能化纺织装备,加快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稳步提高了国产纺织机械和专用基础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水平,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大批高质量、智能化的新型纺织装备,支持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 向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在过去的五年时间内,纺织机械发生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进步?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本期本刊将简要对过去五年间纺织机械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简要梳理和介绍。
纺纱设备
“十三五”期间,行业人士明显感受到,
靠“量”取胜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纺纱设备的市场容量正在逐渐缩小。同时,产品同质化趋势更加严重,为了抢占市场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份额,同行之间相互压价,企业利润越来越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客户认可,纺机企业的服务意识有了明显提升,部分企业通过远程运维工作实现了对客户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指导。
过去五年,纺纱设备在产品速度、产量、智能化水平等方面都实现了较大提升,但也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国产短流程装备与国际顶尖产品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还没有取得突破等方面。
过去五年,随着市场、产品技术发展,企业类别、分布等情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加工类产品企业数量减少,向优势企业集中;自动物流、在线检测、信息管理等信息化、自动化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产业一部主任位迎光指出,“十三五”期间,虽然国内纺纱机械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设计理念、制造水平、可靠性、稳定性及专配件的精度、寿命、适纺性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主要设备特别是短流程纺纱设备、毛纺设备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技术如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自动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槽筒、捻接器等关键技术还没有实现突破;高速喷气涡流纺仍在起步阶段,离产业化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纺纱机械整体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后,纺纱设备的发展重点在哪里?位迎光介绍,随着5G技术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联网等更加快捷方便,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管理系统会被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所接受。运用5G技术,以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基础,对纺纱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质量追溯及智能管理、设备远程可视化运维等技术,预计在“十四五”期
间将得到大面积推广。具体来说,“十四五”海绵宝宝历险记:海绵出水
纺纱机械重点工作体现在四个方面:开发
新一代智能成套棉纺设备;棉纺设备的升
级改造;其他纺纱设备的开发;纺纱关键
专件、器材的研发和提升。
环锭纺设备
随着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短
流程、连续化、智能化仍将是“十四五”
期间棉纺成套设备的发展趋势。一些新型
装备如超大牵伸细纱机、清梳并联、细纱
接头机器人等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取得
重大突破。存量环锭纺设备,将继续升级
改造,满足市场对自动化及减少用工的需
求。同时,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个性化
纺纱设备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得到更多
环球新闻眼
开发应用。
短流程纺纱设备
“十四五”期间,智能化短流程设备
的研发将取得突破,初步实现数字化、网
络化、部分智能化的短流程纺纱设备(系
统)将更多地应用于市场,部分替代环锭
纺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此外,随着国内市场的变化,纺纱设
备如何适应海外市场需求、实现海外市场
开拓也将是“十四五”期间广大企业要考
虑的问题。
针织机械
由于生产流程短,受消费市场影响
大,“十三五”期间,针织机械行业经历了
一个与下游消费市场共同发展的过程。这
五年,由于注重新型原料开发、坚持工艺
创新,装备数控技术实现了较大突破,应
用领域实现了进一步拓展,这也使行业保
持了较快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圆纬机下游产品应用
广泛,产业稳步发展,圆纬机年销量总体
保持稳定;横机行业受下游市场影响,有
较大波动;经编机行业各类机型在这五年
内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从市场方面来讲,“十三五”期间圆纬
机行业各类机型发展情况大体表现为:以
普通单双面机型为主,开始研发多功能一
体机和圆机鞋面机;提花机热度提升,应
用领域不断拓展;单双面机型、提花机保
持平稳,毛巾机、卫衣机等特殊机型也占
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高机号机型热销,
海外织造订单回流,市场全面爆发。
经编机四类主要机型情况各不相同。
双针床经编机表现稳定,高速特里科经编
机起伏较大,花边机持续低迷,轴向经编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中国纺织 101
纺 机 EQUIPMENT 102中国纺织2021焦 点
机相对小众,较为稳定。
印染机械
“十三五”期间,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压力下,印染行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印染布产量、
生产增速、效益保持在合理区间,出口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有所改善,行业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这五年,针织物连续湿处理设备与工艺逐渐被用户接受,设备制造企业不断对机器进行改进,大量应用数控技术、设备流程逐步完善。采用连续式设备对针织物进行处理具有节水、高效和降低布面损伤风险的优势,已被很多针织企业了解,近几年这类设备的销量也在持续上升。
间歇式染机大量用于针织物和化纤织物的染和水洗,工艺成熟,面料产品质量好。 节水是这类设备发展的主线。国产气流染机基本采用单风机集中供风、组合喷头的结构形式,使风机能耗明显降低,同时染浴比维持在较低水平,染
阶段用水节能减排仍是印染机械技术发
展的主线,数控技术的应用大大推动了印
染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的进程。
过去五年,智能化技术已经在很多行
业应用,纺织行业智能化技术应用最好的
vi40精英版
领域是筒子纱染、纺纱和化纤包装。织
物印染的智能化技术还在研发或局部应
用,特别是印染物料的智能化物流输送方
面还未见明显进展,有待设备制造企业进
一步探讨和试验。
化纤机械
过去五年,化纤设备新技术研发基本
集中在常规纤维提高单位设备产能、集成
化、智能化、网络化和节能等方面。传统
成套化纤设备技术更为成熟,且稳步向高
产推进;设备操作维护更为便捷、人性化
设计更为突出;围绕复合纤维对设备进行
技术提升;设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各
企业的发展重点,包括生产系统解决方案
和数字化工厂等在内的有关智能制造供
应商尤其受到关注;机器人在化纤行业的
应用逐渐增多,特别是技能机器人,如化
纤长丝落卷(筒)机器人、喷丝板清洁机
器人、长丝生产自动生头机器人等,说明
智能检测及智能操作将是化纤机械未来
发展的重点。
随着设备供应商工程化技术能力的
日趋成熟,设备生产企业对自动化、信息
化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应用,不仅可以为
化纤生产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而且
闭环管理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化纤生产系
中国气动网统解决方案和更加贴心的生产服务。
非织造布设备
“十三五”期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非织造布产品应用范围被不断拓
展,非织造布机械企业紧跟市场变化,不
断推出多样化的加工设备,以满足日益发
展的市场需求。
非织造布后整理机械借鉴纺织各行
业技术,逐步从传统纺织整理工艺演变为
独特的非织造布后整理专业生产线和独
特的单元机设备,适应非织造布后整理中
小型、多品种、不同组合的工艺要求,以
产品性能为基本要求,拓展国产非织造布
后整理设备的领域。
节能、环保仍然是非织造布机械企业
大脑肥胖症
追求的目标。非织造布后整理设备是能源
消耗大户。 使用过程往往都会产生废气、
废水、飞尘,怎样将废弃物收集好、循环
利用好,一直是企业的任务和课题:定形
机、烘干机企业对设备的新风补充系统不
断进行优化改进,利用废气余热来预热新
鲜空气,用废气余热加热除尘的喷淋水,
热废气的循环使用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消
耗;被沉淀的废气中沉渣经过滤后压滤排
出,极大程度上保护了环境。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