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晔珺
研究员级高工,现任无
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
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快智能化改造以提升企业动能。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智能化改造已初见成效。 无锡一棉在加快纺纱织造关键工序的智能化改造过
裴天勇
高级工程师,现任铜陵
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
公司技术部经理
马哲睿
不断提高,尤其2020年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近2011年江苏高考数学
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全球化发展,纺织行业已经迈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数控技术、传动传感、共融机器人、工业云、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提升,纺织设备技术也在朝着自动化、高速化、连续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内纺织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
纱库式络筒机的智能化改造现场
在纱库式络筒机的智能化改造方面,目前国外
(赐来福)、Savior(萨维奥)、村田(Murata
代表企业: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
司在化纤领域拥有较为成
熟的自动化改造经验,目
每天改变一点点
前在棉纺织行业也在持续
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探索,
请您根据锐冠的实践经验
锐冠智能投纱改造现场(村田21C)
Focus
四川卫生厅特别关注
当前,棉纺行业发展存在棉花质量下降、企业用工短缺、融资难、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纺纱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而细纱设备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智能化改造将成为长期的发展重点。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在2013年开始研发细纱智能落纱系统,目前已在众多棉纺企业成功应用。 (1)华方智能落纱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与性能特点华方智能落纱系统采用独特的智能落纱系统对细纱机进行改造,用于棉纺细纱机纺纱满管后的自动落纱和自动输送管纱及自动输送、自动插空管,可取代落纱工的人工操作,提高细纱机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浙江实用医学华方智能落纱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纱管输送速度快,调整方便,输送稳定,噪音低;采用进口
钢带,拉伸不变形,确保纱管座定位精度;握持梁升降由分立于机台两侧的电动推杆装置分别控制,调整方便、灵活、精度高;气动系统控制握持梁里外摆动、握纱器充放气、导纱板翻转,动作精准;采用单锭活塞式握纱器顶部抓取纱管,避免损伤纱线,保护锭子;满纱纱管通过钢带输送,经铲纱装置铲下后由副输送带机构送入收集箱;电气控制系统精准控制智能落纱系统与细纱机主机无缝接合;各类电气检测装置完善,确保智能落纱系统动作安全、准确无误。
在细纱机满纱后,智能落纱系统自动启动。其落纱时
代表企业: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外文翻译
间≤2.5 min ,落纱起纱自动循环运转,无人为待机时间,插、拔管率可达到100%,起纱留头率高于97%,约增加产量8% ~ 15%。目前,华方智能落纱系统主要有HF680、HF700、HF720、HF740、HF840、HF980等型号。
(2)华方智能落纱系统的市场应用情况
华方细纱智能落沙系统于2015年将样机投放市场,至今在棉纺企业已经成功应用4 000多台。主要应用市场包括低支纱市场,如湖南东信、长沙银太、山东岱银纺织等牛仔包芯纱企业,还有中低支纺市场,如浙江百隆纺织、林芬纺织等纺纱企业。
从应用企业分布来看,华方智能落纱系统客户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用工成本比较高的地区。但近年来,随着内地开始面临用工难的局面,山东、河北地区的智能落纱改造势头比较猛,山东宏业、河北雪阳纺织等企业也已经应用华方智能落纱系统进行大面积改造。而高支纱领域的代表企业如无锡一棉、安徽华茂等也在进行智能落纱系统的改造。
此外,华方智能落纱系统改造的机型也在逐步系列化,包括短车系列FA506、FA502、FA503、FA507、EJM128K 、DTM129、长车系列JWF1520、DTM139、青泽451C3等。今年以来,棉纺企业的集落改造供不应求,目前华方每月发货150台,生产计划已经安排到下半年,预计今年华方细纱智能改造系统将继续保持50%的增长,改造总量达1 800台/a 。
进行自动上纱系统改造时,尽可能保证改造系统硬件的通用性至关重要。锐冠的络筒自动上纱系统就坚持了模块化设计原则,并已实现批量运用。
(3)棉纺企业管理的同步提升至关重要
智能化不代表完全无人化,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让系统能发挥最佳生产效能的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以及素质要求均需要同步提升。以络筒智能化改造为例,相比于改造前的人工投纱,值车工的工作模式有所改变,处理报警的优先顺序、对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对设备维护人员的能力要求、对络筒上下游工序的管理都会随之变化。若企业管理不随之调整和改变,改造的
效果则不能达到预期。
您如何看待目前棉纺织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预判?
纵观目前棉纺行业生产的业态,无人可用、企业招人难、人员管理难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行业人士都认为应加快现有成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升级目前的设备应用架构和提升管理变革的能力。近年来,业内纺机企业不断进行相关技术探索,但目前能够被企业批量采用实施的方案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因为投入研发的纺机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费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棉纺企业对成本、使用稳定性、多品种适应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是未来棉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目前行业内已经有龙头企业如魏桥纺织、江苏大生、武汉裕大华等数字化纺织企业为行业树立标杆。虽然受棉纺企业老厂的旧有设备、空间等局限,改造升级方案难度巨大,但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仍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