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1、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合格的技师。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
3、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需求,注意学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4、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掌握纺织操作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纺织安全操作规程的技师。具体要求是:信息与计算科学论文
1、综合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公德意识,以及良好的敬业精神;熟悉劳动法知识;懂得国家安全生产法律与法规;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用工
制度。
2、专业知识:
gal芯片
(1)熟悉和使用纺织工操作工具和设备。
(2)了解纺织生产工艺流程,熟悉纱线代号、品种、性能、用途。 (3)熟悉安全生操作规程和安全消防知识。
(4)熟练掌握纺织工操作技术。
三、培训方法
1、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化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接受。
2、结合设备运用现场教学,即边操作边讲解的教法;
3、学生首先进行手动操作练习,掌握操作规律,然后进行机动操作练习。即先手动后机动的操作练习法;
4、实训指导老师要检查考核学生的操作情况并及时指导;
5、织机操作中,哪些方面会造成织机安全事故? 学生回答,实训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等。
四、培训时间分配
职业道德:18课时;理论教学:145课时;技能训练:100课时。
五、培训教材
《纺织操作工》作者 张勇 重大大学出版社
《纺织材料学》作者 姜怀 中国纺织出版社
六、培训内容及教学安排
类别 | 主要内容 | 学时 | 讲 | 练 |
综合素养课 | 企业文化 | 2 | 2 | |
企业用工制度 | 2 | 2 | |
安全生产法规 | 2 | 2 | |
安全用电常识 | 2 | 2 | |
职业道德 | 8 | 8 | |
公共礼仪 | 2 | 2 | |
专业基础课 | 纺织材料学 | 20 doctoers | 16 | 4 |
| 20 | 16 | 4 |
棉纺质量控制 | 20 | 16 | 4 |
现代纺织新技术 | 双黄莲20 | 15 | 5 |
专业课 | 纺织操作工艺与技能 | 65 | 30 | 35 |
生产实习 | 纺织操作训练 | 100 | | 100 |
考试办证 | 应知应会复习、考试、办证 | 18 | 18 | |
总学时 | 301 | | |
| | | | |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1、纺织材料学:本课程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书重点介绍了纤维(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和化学纤维)、纱线(纯纺和混纺纱线)、织物(机织物和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和形态,以及它们的吸湿性能、热学、光学、电学等性能和织物的服用性能,各种性能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基本指标和影响因素,并根据国家、部颁标准介绍了纤维、纱线、织物的品质评定方法。
2、纺纱原理:本教材从突出纺纱基本原理出发,归结到在生产工艺的应用,同时考虑了新工艺和新概念的注入,在结构上和写法上以原理为主而不以工序为主,而把各工序中有关均匀与混合的内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阐述,引入自由开松、自由梳理和握持开松新概念,并从广深意义上论述了加捻与成纱的关系。
3、织造原理: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纺织各工序的工艺原理、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内容贯彻以工艺为主的原则,紧密联系生产实践。主要包括络筒、整经、浆液配方与调制方法、浆纱、穿经与纬纱准备、织机运动与分析、织造工艺及织造工序工艺路线、工艺参数的确定与产品质量控制。
4、纺织质量控制: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纱线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影响质量的因素及相应的措施,包括纱线不匀的结构特性,不匀指标及测定,纱线不匀的分析与控制、减少成纱结杂及毛羽、分析了影响因素及提高纱线强力的措施,纱疵分析方法,常见纱疵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突发性的措施纱疵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4、现代纺织新技术:该教材主要介绍了现代纺纱的各种纺纱方法及发展趋势,包括转杯纺纱、喷气纺纱、自捻纺纱、涡流纺纱(尘笼纺)和静电纺等纺纱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工艺过程及机构作用作了详细阐述,加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型纺纱的消化和吸收。
八、纺织操作工艺与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章 节 | 内 容 | 课时 |
第一章安全文明生产 | 纺织工安全操作规程 | 6 |
第二章 基础知识bpt | 第一节 从纱线到布的生产过程 | 4 |
第二节 纱线的验收 | 4 |
第三节 织物的分类 | 2 |
第四节 织部的生产过程 | 8 |
第三章 络筒 | 第一节络筒的任务和要求 | 4 |
第二节络筒疵点及防止方法 | 6 |
第三节机械故障与修理 | 6 |
第四节络筒新工艺、新设备 | 4 |
第四章 整经 | 第一节整经的任务和要求 | 2 |
第二节整经方法 | 6 |
第三节1452A型整经机主要机构及作用 | 6 |
第四节整经新工艺、新设备 | 6 |
第五章 浆纱 | 第一节浆纱的任务和要求 | 2 |
第二节浆液的准备 | 4 |
第三节浆纱机的主要机构与作用原理 | 6 |
第六章 穿经与结经 | 尚书令第一节穿经与结经的任务和要求 | 6 |
第二节穿经疵点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 6 |
第七章 整理 | 第一节验布 | 4 |
第二节折布 | 4 |
第三节分等 | 4 |
第四节整修 | 4 |
第五节打包 | 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