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2.02
∙【字 号】宿政发〔2018〕10号
∙【施行日期】2018.02.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基础产业
正文
市政府关于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宿政发〔2018〕10号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为进一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增强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巩固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竞争优势,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现就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九鹿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纺织服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发展战略等重要机遇,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高地,实现纺织服装产业集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绿化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5个内涵
(二)主要目标esensoft
1.集规模稳步扩张。到2020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利润总额7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企业8家,其中超50亿元企业4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20年,纺织服装制成品比重提高到50%,实现纤维产品精细化、差别化,面料加工配套化、成品化、功能化,服装制造时尚化、柔性化、品牌化,家纺产品系列化、高端化,产业用纺织品深度研发并广泛运用。
3.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到2020年,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4家,累计达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市级示范智能车间5个,省级工业创新研发、创意设计示范试点平台1个,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创意设计人才。
4.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驰名商标5个,著名商标18个,省名牌产品20个,新培育2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提高自主品牌产品比重。
5.绿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纺织服装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
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消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企业普遍实现清洁生产,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再生纤维、废水、废气回收循环利用体系。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开发纺织新材料。一是发展差别化、多功能纤维产业。支持发展熔体直纺差别化、功能性聚酯纤维项目,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共混、异型、超细、复合等技术,提高纤维综合性能,超越天然纤维的可纺性、可染性、舒适性与阻燃性,为纺织服装产业提供多品种纤维原料。二是培育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发展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充分利用高性能玻璃纤维的自主先进技术生产高硅氧玻璃纤维特种材料,着力增强高性能纤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拓展在体育用品、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等领域应用。三是提升包覆纱产业。打响“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称号,引进锦纶、氨纶制造类企业及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生产企业,发展高性能包覆纱。围绕包覆纱产业积极开发智能针织面料、无缝内衣、袜子等下游高端针织产品,打造智能针织产业园,形成现代针织制造业高地、品牌集聚地、创意策源地、针织品集散地,推动针织产业从设计、加工、产品、管理、营销和服务体系等各环节全智能化转型升
级,建设成“中国智能针织名城”。四是提高纺织工艺水平。优化纱线制备工艺,引导棉纺纱企业采用先进清梳联、精梳机、自动络筒机、新型纺纱机等设备,加快应用紧密纺、涡流纺等先进纺纱工艺。发展棉与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粘胶纤维、竹纤维等其他纤维多品种混纺产品,开发生产高质量新型纱线,为下游织造、服装、家纺提供高档原料。优化织造工艺,引进高速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特种纤维织造装备等新型机织装备,加大长丝织造配套能力,提升织造水平。发展差异化、功能化、高仿真类、丝质细密化、提花类、织类等新品面料。
(二)壮大化纤家纺产业。围绕熔体直纺产能加大下游织布、印染、缝纫、成品制造等环节建设,积极打造家纺品牌,提升“中国长丝面料产业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发展高密精细、环保舒适、电子提花、新型印花、特宽幅、多功能等化纤家纺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开发光触媒遮光提花窗帘、功能性空气净化墙布等新型家纺产品。提高原料、面料、家纺成品等各环节产品质量档次,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使家纺产品向系列化、配套化、功能化、艺术化方向发展。打造家纺自主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以生产床上用品、窗帘布、墙布、桌布等主要产品为核心提高宿迁化纤家纺产业集聚水平,建设有全国知名度的化纤家纺产品制造基地。中国第四军医大学
(三)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应用。支持原料向高性能、生物基、纳米尺度方向发展,开发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纤维,加大新型纤维材料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推广应用,鼓励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研发各种阻燃、防静电、耐高温、防酸碱等工业防护面料和防护服,不断开发新品种,提高复合化、功能化水平,提高自主品牌核心价值。提高非织造布成形工艺,提高纺粘法、熔喷法、水刺法、纺粘熔喷联合法的技术水平,研发多维纺织复合、多元非织造工艺组合和复合等加工技术。积极拓展非织造布应用领域,发展节水灌溉材料等农用纺织品、一次性手术衣等医疗用纺织品、净化设备滤芯等过滤用纺织品、婴儿尿布等卫生用纺织品、汽车隔热绝缘材料等车用纺织品、内墙保温隔音材料等建筑用纺织品。
(四)推进牛仔产业集聚发展。依托我市棉纺产业基础优势,采用浆染联合机、高速剑杆织机等先进设备,提高牛仔面料生产的技术水平。开发生产以弹力纱、特异纱等新型纱线为原料的牛仔面料,利用我市新型纤维、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开发生产,优化牛仔面料生产工艺,生产多种纤维混纺和交织的牛仔面料,使牛仔面料向轻薄、舒适、柔软方向发展,应用束状染、液氨整理、丝光整理等先进牛仔面料染工艺和后整理技术,使牛仔面料的彩和风格更加多样化、时尚化。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加大印染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实现印染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结合二胎政
策和牛仔产业,将牛仔童装作为服装发展重点,依托重点牛仔服装生产企业将牛仔服装做大做强,建设牛仔面料服装生产基地。
亚当 斯密 (五)突出服装行业品牌建设。鼓励本地企业做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发展“原始设计制造商(ODM)”,通过为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提供加工服务提升本地服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技能和水平,为实现“原始品牌制造商(OBM)”做好长期准备。加快培育以品牌、质量、设计、营销为核心竞争力的服装服饰产业新优势,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扶持一批细分行业相对领先、成长潜力较大的企业快速成长,支持品牌企业聘请创意设计团队,鼓励参加服装创意设计大赛,提升服装服饰创意设计水平。搭建服装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服务、产品检测鉴定、质量控制、品牌建设、产业研发等公共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服装制造向智能化、服务化和柔性化延伸。
三、政策措施
(一)推进重点区域加快集聚。以一点(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印染中心)四园(沭阳县、泗阳县、宿城区、宿迁经开区)为载体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招引国内外
龙头企业在一点四园落户。加快印染企业整合集聚,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配套。加快推进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印染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工信部《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支持园区现有印染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新上印染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印染中心外企业转型发展,对自愿退出印染行业的企业由所在地县区政府按照企业的减排量等贡献予以适当奖励。支持沭阳县发挥“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优势发展高性能包覆纱,开发无缝内衣、袜子等高端针织产品,打造智能针织产业园;利用“国家墙布及窗帘产品开发基地”优势发展窗帘布、墙布、床上用品等化纤家纺产品。支持泗阳县打响“中国泗阳长丝面料产业园”称号,完善化纤家纺产业链条,提供差别化涤纶长丝作为化纤家纺产业原料,加大家纺面料、缝纫、成品等下游产业配套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无纺布产业以及无纺布袋、医疗用品等下游产品。支持宿城区发展差别化、功能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加快牛仔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以牛仔面料生产和洗水为核心竞争力的牛仔产业基地;开发新型高档服装家纺面料,促进服装家纺品牌企业提升商标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创建国家级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示范区。支持宿迁经开区重点招引国内外技术先进、品牌知名度高的服装企业,并积极引进知名企业的设计研发、质量检测、品牌营销等机构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