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纺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阅读: 评论:0

涡流纺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谢宏;史丽梅;周骏;李映
【摘 要】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vortex spinning was described briefly .The yarn forming principle of vortex spinning ,the yar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bric purpose were introduced .The key point of vortex spinning was discussed .And some problem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s was outlined .%  介绍涡流纺的发展概况,以及涡流纺纱的原理、纱线结构和性能、织物用途,并探讨了涡流纺纱技术特点,指出了涡流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名称】《合成技术及应用》
【年(卷),期】2013(000)002
宋汉良
【总页数】5页(P30-34)
【关键词】涡流纺;纺纱;应用
【作 者】谢宏;史丽梅;周骏;李映
国外农业网站>淫诗煅烧氧化铝【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 211900;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 211900;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 211900;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 2119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S104
在当前纺纱领域中主要有环锭纺、转杯纺、喷气纺、涡流纺和摩擦纺,其中涡流纺是目前较受关注的一种纺纱技术。涡流纺纱具有手感干燥、爽硬,毛羽少等优良性能,具有特殊的织物风格,因此近年来涡流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1 涡流纺的发展概况
2013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到目前为止,环锭纺已经有150年历史,喷气纺有60年的历史,气流纺有50年的历史,涡流纺工业化只有15年的历史。涡流纺是在喷气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喷气纺纱属于包缠
纺纱结构,它只在纺涤/棉混纺和纯化纤时,其产品才能走向竞争市场,不能纺纯棉纱(喷气纺在纺纯棉时,成纱强力过低,纺纱困难,纱线没有实用价值)。为此,设备生产商开发了涡流纺纱机。最早是在1957年由德国的Gatzfreid设计发明,由于设备结构不够完善、成纱强力低、条干差等原因而没有推广。上世纪70年代中期,波兰、日本着手研究改进涡流纺纱机。1986年,波兰曾先后生产出供生产包芯纱用的PF-2和PF-2RA涡流纺纱机,后来由于波兰政局变化、经济不景气而没有发展[1]。1997年日本村田公司研究成功No.851涡流纺纱机,通过不断改进,到2003年以村田No.861型纺纱机为标志,形成了涡流纺纱机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到目前为止,村田全世界共销售1 500台,2009年登陆大陆,2013年3月在中国已经有600台,其中浙江萧山和江苏吴江约有400台。瑞士立达涡流纺纱机于2008年研究成功,2012年在中国四川、江苏形成销售。2011年我国江阴华方科技公司生产了HFW8型涡流纺纱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据业内人士介绍,未来2~3年,涡流纺可发展到2 000台左右。涡流纺的工业化发展历程见表1所示。
表1  涡流纺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年份  村田  立达  江阴华方1997  No.851型2001  No.810 型2003  No.861 型2008  J20 2011 HFW8 2012  No.870
2 涡流纺纱简介
如图1所示,纤维经过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的须条进入喷嘴,纤维头端以较高速度进入涡流管(锭子),而尾端则倒伏在涡流管外壁的锥面上,在高速回转的气流作用下纱条逐步被加捻成纱,然后由涡流管输出,卷绕成筒纱。涡流纺纱是利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管,靠气流完成分解、凝聚、剥取、加捻等作用,避免了转杯纺中转杯引起的转动惯性问题和轴承负荷问题,还有环锭纺纱的纺纱张力问题[2-4]。
3 涡流纺纱的结构特征
a)涡流纺的成纱结构与环锭纺相似(图2为不同纱线的表面特征),属于真捻结构,但还存在30%纱芯,约70%的纤维在纱中呈螺旋排列;
b)涡流纺纱成纱结构外紧内松,纱线结构更稳定(涡流纱中的包缠纤维在摩擦过程中制约了纤维的运动,使纱不容易解体);涡流纺纱由于外部包缠纤维的原因也使纱体直径要比环锭纱略粗些[5-8]。
图1  涡流纺纱加捻的特点
图2  不同纱线的表面特征
4 涡流纺纱优点
a)高速高产。涡流纺是纺纱速度最快的设备,可以达到450 m/min,速度可达环锭纺的20倍以上。
b)流程短、用工少。涡流纺纱机通过实现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的一体化,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人员的配置、电力消耗、维修用工等生产运行成本。环锭纺用工100~150人/万锭,而涡流纺只需25人/万锭。随着用工的紧张,工人工资也逐步增加,若工人工资增加1 000元/人,则环锭纺纱线的成本需增加700元/t(含空调成本),而涡流纺纱线的成本只增加100元/t。
任楼论坛
c)价格优势。以18.5 tex纯粘纱为例,涡流纺纱比全自动气流纺纱的价格贵2 000元。
d)涡流纱的成纱质量。涡流纺纱强力比环锭纺低15%~20%。涡流纺纱由于存在部分无捻的芯纤维,外层有捻纤维内外转移次数少于环锭纺纱,纱线结构疏松,纱线之间相对滑移较多,因而成纱强力低于环锭纺;由于涡流纺牵伸倍数一般在200左右,条干均匀度较环锭纱要差一些;毛羽水平和紧密纺相仿,3 mm以上毛羽几乎为零。图3、图4分别为涡流纺纱
和紧密纺纱电镜照片。其中图3为1.33 dtex×38 mm涤纶纤维纺制的涡流纺纱18.5 tex,图4为0.89 dtex×38 mm涤纶纤维纺制的环锭紧密纺纱13.1 tex。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两者毛羽水平相当;涡流纺纱粗细节好于环锭纺,布面平整、光洁,手感比环锭纺硬但优于其它新型纺纱;耐洗涤和耐摩性好于紧密纺。纯涤纶19.7 tex涡流纺纱和环锭纺成纱质量对比如表2所示。
图3  涡流纺纱(18.5 tex)
图4  环锭紧密纺纱(13.1 tex)
5 涡流纺纱技术关键
5.1 选择合适的原料
目前,涡流纺企业使用原料主要有:粘胶纤维及其他纤维素纤维纯纺,涤纶及其改性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或棉纤维混纺。纯棉品种在涡流纺中有局限性。用于涡流纺的涤纶纤维有其特殊的要求:纤维质量稳定,抱合性好,纤维能起到足够的包缠效果,白粉少,适合涡流纺的加捻特点。2010年仪征化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根据涡流纺的成纱要求在国内首家推出了
涡流纺涤纶纤维专用料,获得用户认可。
5.2 好的生产环境
涡流纺生产对车间环境有较高要求。为了保证纤维在涡流纺工序顺利牵伸,避免出现静电缠辊现象,保证纤维顺利地分解、凝聚、剥取、加捻,要求空气干净,温湿度稳定、上下波动小。纯涤纶纺纱的最佳环境温湿度为:温度26~28℃,湿度48% ~52%(可适当放宽为:温度 20~30℃,湿度 45% ~55%);纺粘胶及其它纤维素纤维最佳环境温湿度为:温度25~28℃,湿度50% ~55%。
表2  涡流纺和环锭纺成纱质量对比测试项目  涡流纺(T19.7 tex)环锭纺(T19.7 tex)/cN  579.2  638.3单强变异系数 CV,%  7.3  8.5单纱断裂伸长率,%  10.8  13.5单纱断裂强度/cN·dtex-1  2.94  3.24条干变异系数 CV,%  12.20  11.80千米细节数(-40),%  94  147千米细节数(-50),%  3  8千米粗节数(+35),%  119  161千米粗节数(+50),%  2  6千米棉结数(+140),%  25  34千米棉结数(+200),%  4  9毛羽:1 mm  51.7  318毛羽:2 mm  3.1  32毛羽:3 mm  0.3  7毛羽:4 mm  0  1毛羽:5 mm  0  1毛羽:6 mm  0  1毛羽:7 mm  0  0毛羽:8 mm  0  0毛羽:9 mm  0  0毛羽指数 H/偏离度  2.74/3.05  3.31/3.35纺速/m·min-
1单纱断裂强力300  20.5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10:0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24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涡流   纺纱   纤维   环锭   结构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