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分布
收稿日期:2011-10-25
作者简介:赵慧研(1983-),女,辽宁阜新人,长春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女性及女性文学研究。 固液分离装置NO.42012
(总82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General No.82
赵慧研
(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深度时空
摘
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中国原始男权社会文化产物的《诗经》,其中所描写的与女性有关的作
品也占到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笔墨。本文试图通过对《诗经》中女性描写部分的分析,来管窥周代时期女性的状况及特点。
关键词:《诗经》;女性;特点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4—0017—02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人类
诞生之日起,炎黄子孙的智慧与创造便光耀于世。早在文字诞生之前,最原始的声韵歌谣便在民间口口相传。最能够牢笼万载、衣被后世的,当属中国古
代诗歌的辉煌起点
———《诗经》。《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之间五百多年历史时期的作
品,原名为《诗》,因共收录作品305篇,又被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诗》被最初称为《诗经》,乃始见于《庄子·天运》。但那时《庄子》所说的“经”,只有书籍的意思。而时至汉代,受“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影响,将孔子整理过的书,都称为“经”
。而《诗》又是经过孔子整理并大力传播的,所以《诗》从
此定名为《诗经》,而这个“经”字,乃为“经典”之
意,流传至后世。
《诗经》的内容所反映的是周代的历史,而作为
中国原始男权社会文化产物的《诗经》,其中所描写
的与女性有关的作品也占到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
一笔墨。本文试图通过对《诗经》
中女性描写部分的分析,来管窥周代时期女性的状况及特点。
一、《诗经》女子的唯美外表(一)面部的直观美感无论何朝何代,人们评价女性的第一标准似乎永远和外貌难脱干系。而评价一个女性的外表是“美”或“不美”,第一感官的感觉又总是落在对面部
的观察上。《诗经》中将美女外貌描写得最活灵活现的当属《卫风·硕人》了,这是一首典型的对人的
外貌加以精雕细刻的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
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三维地图兮。”这些语句写出了庄姜肤白眉秀,明眸皓齿,也成为了后世历代文人笔下描写美女时引用千古的名句。对于美人眼睛的观察与描写也是异常生动传神
的,如“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郑风·野有蔓草》),“巧笑之,佩玉之傩”(《卫风·竹干》)。这些都反映了父系社会中,男性立场对女性阴柔美的渴望,柔顺为美,温婉为美,也折射出了男性主体对于女性处于依附地位的渴望与满足。
(二)形体的健硕之美对于女性身材的评价,男权社会的实用价值标准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丰腴的富贵之躯,象征着大唐时代天朝上国的自豪与威严;病弱如娇花般的弱柳扶风,又是风雨飘摇中清王朝病态审美的反映;而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无论男女,奇伟鞋油
人们的脂肪增长都在提速,“物以稀为贵”于是对
“骨感”的吹捧诞生,“丰腴”只能变成了“肥胖”
。而在《诗经》所记录的周代社会,“硕人其颀”的高大丰腴变成了时代所赞美、歌颂的身材。这岂不与对“阴柔美”外貌的追逐背道而驰了吗?答曰:非也。
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可见美不仅仅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外观感官是否愉悦的要求,它更是审美主体实用性要求的体现,是具有目的性的实用价值的体现。与其他时代对女性身材瘦弱为美的要求不同,《诗经》中的以身材健硕为美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性审美心理的表现。周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客观条件下,人们不得不承受着异常艰苦的生活条件。在生产劳动获取生存物质这一问题上,男权社会的主体们忽略了两性之间的差异,无论男女,必须具备健康、强大的体魄,才能在
大自然中获取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诗经》中最
具代表性的展现艰苦劳动的要首推《国风·豳风·
七月》了,女性要
“女执懿筐”、“九月授衣”。如果女性在当时脱离了劳动,那么本来就“食不果腹、衣不
鸭绿江论坛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