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或前提)和产物(或结果)。基础的意思是: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X)。2.商品贸易条件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购买能力(X)。3.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加、太国家所签订的洛美协定,规定双方相互给予特惠关税待遇,从而促进了它们之间贸易的迅速发展(X)。4.战后以来,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降低关税,并纷纷拆除非关税壁垒,因此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已大为削弱(X)。 5.科技型自由经济区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出口加工区(√)。6.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载体(X)。7.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是指那些能够引起对贸易产生限制和扭曲作用的投资措施,而不是指投资措施的全部(√)。8.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外国工业晶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X)。9.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1.无论从劳动力,从资本、或是从市场来看,对外贸易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 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X ) 2.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重要条件。( √ )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世界平均的劳动单位”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X )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无论其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其为资本主义利益服务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5.一般来说,关境和国境是不一致的。( X )6.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也已跻身于建立跨国公司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家的行列,其地位和作用正在提高。(√) 7.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经过20来年的酝酿和讨论,;十几年的推进,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它还远远不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体。( √ )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势。( X )9.20徽州商王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虽然其增长率有所起伏,但始终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因此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依然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 )1.在国际贸易统计中,对外贸易值是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国际贸易值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贸易值之和。(X)2.产业内贸易理论从人均收入水平的一致性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流向。( X )3.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具有极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4.“自动”出口配额制也称“自动”限制出口,它是出口国为了实行出口管制政策而自动采取的一种限制出口的措施。(X )5.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是对外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但如果购买外国企业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从而能取得经营管理直接控制权的,就成为对外直接投资。(√)6.科技型自由经济区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出口加工区(√)。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关税税率的增减程度或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成反比(√)。8.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最集中地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章程的附件二,即《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书中(√)。9.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1.由于各国气候条件不同,自然资源丰缺不一,因而各国都尽量生产适合于本国自然条件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X )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有了重大的变化,这指的是,在世界市场上与在国内市场上不同,商品交换并不要求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 X )3.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又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它主张对幼稚工业应当无条件地进行保护,以发展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X )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也已跻身于建立跨国公司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家的行列,其地位和作用正在提高。( √ )5.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由此可以看出,该国
的贸易条件比过去是明显地恶化了。( X )6.全球配额是对一种商品规定一个进口限额,只要不超过规定的限额,可以从任何国家进口。( √ )7.当地成分要求是指为维护对外收支平衡,要求外资企业必须购用一定数量的东道国产品作为生产投入的规定。( √ )8.《基础电信协议》的签订会促进发展中国家电信业的发展,有利于这些国家的消费者。( √ )9.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 √ )
1.( X )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2.( X )马克思主义认为,影响国际分工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也可以说,自然禀赋的差异是形成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3.(√ )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是垄断。4.( X )战后以来,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降低关税,并纷纷拆除非关税壁垒,因此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已大为削弱。5.( X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加、太国家所签定的洛美协定,规定双方相互给予特惠关税待遇,从而促进了它们之间贸易的迅速发展。6.(√ )缔约国一方给予邻国有关边境贸易的特惠待遇或缔结关税同盟国家之间的特惠待遇,均不适用最惠国待遇原则。7.( X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载体。8.(√ )《基础电信协议》的签订会促进发展中国家电信业的发展,有利于这些国家的消费者。9.(√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1
.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为了实行出口管制政策而采取的一种限制出口的措施 (×)。
2.二战后以来,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降低关税,并纷纷拆除非关税壁垒,因此,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已完全削弱。(×)
3.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生效后,世界纺织品贸易将逐步取消现有配额,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这对发展中国家将带来明显的损失。(√)
4.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上大部分国际直接投资的提供者,发展中国家则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者。(×)
5.最低进口限价就是由一国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低进口价格,凡进口商品价格高于最低价格时,就征收进口附加税,甚至禁止进口。(√)
6.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2名成员国。(×)
7在进口押金制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将一笔现金以有息形式存放在指定的银行,方能获得进口。(×)
垄断优势理论8.附加税是对全部应税商品征收的。(×)
9.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在质上和量上都是相同的。(×)
10.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1.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或前提)和产物(或结果)。基础的意思是: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X)
2.商品贸易条件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购买能力。(X )
3.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加、太国家所签订的洛美协定,规定双方相互给予特惠关税待遇,从而促进了它们之间贸易的迅速发展。(X )
4.战后以来,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降低关税,并纷纷拆除非关税壁垒,因此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已大为削弱。(X)
5.科技型自由经济区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出口加工区。(√)
6.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载体。(X )
7.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是指那些能够引起对贸易产生限制和扭曲作用的投资措施,而不是指投资措施的全部。(√)
8.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外国工业晶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X )
9.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国际服务贸易就是国际无形贸易。(×)
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主要倾向于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通风盘式√)
发展中国家主人倾向于实行对服务市场的保护。(√重庆卫星电视)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可享受10年的过渡期。(×)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出口替代战略。(√)
环境问题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关税同盟的建立,使欧共体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关税同盟的建立,使欧共体成员国相互贸易迅速发展,内部贸易的比重提高。(√)
影响欧共体目标实现的有形障碍,是与边界控制相联系的障碍。(√)
影响欧共体目标实现的技术障碍,主要指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则不统一。(√疫情下的奥运会如何举办?)
影响欧共体目标实现的财政障碍主要体现在国内税税率上的差异。(√)
财政补贴、公共采购也是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重要障碍。(√)
1998年5月,欧盟政府首脑会议决定,2003年7月1目起欧元将完全取代各成员国货币,成为欧元区内唯一的法定货币。(×)
从法律上讲,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定,一直未能正式生效。(√)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而只能说它是一个准国际组织。(√)
在组织机构上,世界贸易组织是关贸总协定的替代。(√)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时间散√)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多种纤维协议》是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突出代表。(√)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多种纤维协议》是基本上符合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协议,如果某缔约国认为出口国有倾销行为,则有权进行反倾销调查。(√)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协议,如果某缔约国认为出口国有倾销行为,则有权征收反倾销税。(×)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协议,如果某出口国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则进口国可对倾销产品征收不超过这一产品的倾销差额的反倾销税。(√)
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经营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战后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石油部门。(×)
关税是一种直接税。(×)
关境,是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出口税,税率一般不高。(√)
以保护本国生产为目的的出口税,通常是对于出口的原料征税。(√)
当征收的目的一旦实现或形势发生变化后,附加税就停止征收。(√)
70年代末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政策开始向自由贸易转变。(×)
附加税是对个别国家的个别商品征收的。(×)
差价税实际上是一种进口附加税。(√)
差价税是随着国内外价格差额变动而变动,所以它是一种滑动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