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业务
作者:***
黑箱法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7期阈值法
摘 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是由各种权利政体的矛盾斗争的作用而最终确立。文章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背景、确立过程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又称作议会君主制,其确立的过程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王权展开竞争角逐的过程,这种角逐最终导致了君主实际权力的丧失和议会主权的确立。
1.1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6世纪,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海外活动更加便利与频繁,促使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了大西洋的航运中心。在此时期,英国通过殖民掠夺持续扩大市场,并借助掠夺原料来获得庞大的利润。英国的海外贸易以及殖民掠夺促使英国的传统生产部门——制呢业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以资本为中心经营的手工工场,并很快影响了其他部门如造船、采煤等,同样采用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1]。不仅如此,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圈地运动,伴随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与牧场。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效应,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起来。
1.2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形成
英国经过16世纪初大规模的海外掠夺与海外贸易以及农村兴起的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2]。在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银行家、金融家、工厂主以及商业资本家成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而农村中经营农场以及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则成为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dbi 2.1 议会与王权斗争阶段
张志琴
自诺曼征服以来,英国坚持保持对全部居民的直接权力以及对地方的控制。经历了中世纪的政府机构改革,英国的王权得到更大的加强,国王在议会中处于主要地位。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新贵族逐渐增强的参政意识,下院的独立意识日益加强,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开始展开。伊丽莎白统治晚期,王权呈现出衰落态势。詹姆士一世继位后,一方面无法容忍资产阶级的日渐壮大,一方面因为财政问题而困扰,因此召开议会要求增加新税。但是议员们并未重视国王的征税要求,而是讨论议会的特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詹姆士一世两度将议会解散。查理一世继位后,王室与议会的斗争并未好转,因此议会也屡次被解散。1628年,英国议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国王提出《权利请愿书》,国王迫于拨款压力而签署了此项法令。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为筹集军费,查理一世召开已经关闭很久的议会。但是议会并未满足国王的要求而再次被关闭。然而随着苏格兰军队的进攻与英格兰军队的屡屡败退,查理一世迫不得已重新召集议会寻求帮助,从而使王权收到了严重的削弱。因此查理一世率领卫队用武力对付议会,到此,王权与议会的斗争从对峙上升到了武力。 高空核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