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

阅读: 评论:0

人民版高中必修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堂实录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这两幅图片是英国当今政坛二大风云人物,一位是头戴王冠、精神矍铄的老人,她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另一位是英国首相布莱尔。随着历史的变迁,当今的女王和首相与中世纪相比,其地位和权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权威人士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即使将女王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当今女王是虚君,没有实权,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而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这体现了今天的英国实行何种政体吗?以此为话题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根本上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的
[教师讲解] 16、17世纪,英国封建制度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有了相当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过程:
1640年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      护国主政治
光荣革命      斯图王朝专制统治
    3、意义:为民主政治建立创造了条件。
      [教师讲解]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是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第一步。要想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
[教师提问]
  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能在这个时候有力的提出了《权力法案》,《权力法案》的提出又从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呢?
[学生回答]
气炮1)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
2)内容: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
                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限制了国王的军事权;
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
2[教师提问] 为了进一步限制王权,1701年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又进一步限制了王权,而提高议会权利的?
[学生回答] 《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中。
从以上我们来想一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教师讲解]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把实际的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从而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第一个阶段。这些法案包括: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君权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成为这一时期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再也恢复不起来了。
[学生活动]
史料链接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答: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国家权力从英王开始向议会转移.
[教师讲解] 君主权力衰微,议会权力不断提高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总趋势,但是当时行政权仍然掌握在国王手中,请同学们思考议会又是怎样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的?下面我们学习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坚守与变通
(三)、发展——从小密室到第三院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演变
[教师提问] 阅读课文,出议会通过什么制度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的?
[学生回答] 内阁制
[教师提问] 内阁制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1、 内阁制的形成
(1)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721年,下院多党领袖沃波尔当选为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了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永远的超哥(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 [教师提问] 责任内阁制度形成后,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呢?
[学生回答]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思考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四)、完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教师讲解] 随着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17世末到18世纪中期,议会选举规则仍然沿袭中世纪的选举制度,选举权严格受到财产限制,而被选出的议员大多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但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他们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参与国家政权。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
2、具体原因:
(1)1832东丰二中年议会改革前,英国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存在种种弊端.
(2)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英国众斗争高涨,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参政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3、内  容:
(1)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 
(2)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
(3)增加了一些新兴工业城市为选区 
[教师提问] 通过这次议会改革,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资产阶级在谋取参政权斗争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给英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
4、影 响:积极方面:
.大有前途下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促进英国经济发展.
.被大贵族控制的席位相对减少.
.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更趋民主化.
局限性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学生活动]
    在英国19世纪30年代的议会改革运动中,工人阶级扮演了怎样的角?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又是谁?对些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工人阶级在此过程中的角是支持者和推动者。
但是改革后,工人阶级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利之外,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同时也说明当时英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做指导。
[教师讲解] 从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通过一系列法案和改革,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体现了夺取政权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权力的需求,而19世纪后期,英国也开始了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出现,使英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更为
激烈的国际竞争,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加强行政权力,使英国政治趋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内阁权力的膨胀。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教师提问] 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趋向?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1、 趋向: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
2、表现: 1.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达全部时间的84.5%.
                  2.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权.
                  3 .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4.议会对内阁的控制变的极其微弱.
[教师讲解]
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几乎垄
断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而已。并且,一部分立法权也直接转入内阁手中。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伴随着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甚至连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这种传统上被认为最有效的手段,也变得极其微弱了。内阁权力开始膨胀,出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知识总结]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逐步确立的?
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2.限制王权的一列法案的颁布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基础。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二)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如何逐步形成、完善的?以及内阁所控权力的演变?
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和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惯例。
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一部分立法权、财政权,被许多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英国议会的形成
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
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但是,这一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英国议会是在王权衰落中产生的,它对王权有着限制性的作用。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史上的代议制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光荣革命”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自1603年起,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认为“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所以,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可以实行部分商品的专卖,可以任命亲信控制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对外贸易。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宗教问题上,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
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这些政策,使资产阶级和王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638年的苏格兰起义,严重威胁着查理一世的统治。为了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1640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企图以合法的形式筹集经费。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和特别税的权力,政府征税须经议会授权成为传统。因此,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结成反对派利用这个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他们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进行指责,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广大众的支持,声势日盛。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同国王进行斗争和较量。内战爆发后,由克伦威尔组织议会军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内战的结果是议会军打败王军。查理一世成为议会的阶下囚,经议会审判以叛国罪将国王处死。它意味着对“君权神授”思想的否定,是历史的进步。此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开始了克伦威尔的统治时期。克伦威尔为巩固统治采取一些措施,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本人逐渐擅权专断,并先后多次解散议会。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表现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和复杂。在政治斗争又趋于尖锐的形势下,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
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参照教材中的【追根溯源】)这正是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詹姆士二世不仅大力压制反对派,而且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这引起了辉格党人的反对,也遭到一部分托利党人反对。从而发生了在英国历史上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场,即“光荣革命”──1688年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以“光荣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03:5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15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议会   英国   权力   资产阶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