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滨湖教师研修网(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
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解析】选D。据材料“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可知,议会权力的恢复,表明光荣革命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故D正确。
2.(2019·长沙模拟)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解析】选B。从材料看,内阁大臣的遴选权还在国王手中,同时大臣的意见还是必须向女王报告,说明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B正确;光荣革命的成果主要是确立了议会主权,从材料看,国王的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说明议会的权力没有动摇,光荣革命成果没有受到侵蚀,A错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于18世纪中叶,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王专权,D错误。
【拓展延伸】赵尔丰英国政府机构的关系
3.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议会还修改了国王加冕誓词,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议会此举的目的是 ( )
A.赋予国王立法权
B.确保议会行使国家主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完全摒弃旧有法律法规
【解析】选C。“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体现出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制定的法律的限制,表明英国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故选C;从“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可知,立法权属于议会,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议会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构,B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对王权的限制,“完全摒弃旧有法律法规”的表述过于绝对,D错误。
4.(2019·衡水调研)威廉·布莱克斯通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解析】选B。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在立法权方面,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制衡关系,故选B。
5.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 ( )
A.《权利法案》的颁布实施
B.责任制内阁完善和议会改革
C.工农阶级的武装斗争
D.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
【解析】选B。据材料“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的国家”和“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完善和议会改革,故选B。
【拓展延伸】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演变:19世纪70年代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2)第三院(内阁)权力的膨胀:从1887年到1897年,内阁占用议会会议大量的时间,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内阁直接掌握一部分的立法权,还逐渐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
(3)评价:议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内阁成为议会中的“第三院”,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趋向。
6.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代替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但“首相”一词最初被用来形容专制君主的首席大臣,也用来指国王的走狗,罗伯特·沃波尔强烈抗议自己被称为首相。这主要说明英国 ( )
A.首相违背宪政精神 B.有浓厚的王权传统
C.内阁制尚未形成 D.王权势力仍然强大
【解析】选B吴越春秋史话。由材料“首相”最初是被用来形容专制君主的首席大臣并被讽刺为国王的走狗,可知“首相”是王权下的产物,带有浓厚的王权彩,故B正确。
7.(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动议大多数由内阁提出,对于内阁的动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的英国是内阁至上而不是议会至上。这表明英国 ( )
A.议会失去对内阁的制约
B.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C.政治体制出现根本转变
D.内阁与议会权限不明确
【解析】选B。英国代议制下,内阁行使行政权力;由材料中“有学者认为现代的英国是内阁至上而不是议会至上”,可以看出英国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故选B。
8.1831年,英国议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在
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这表明英国 ( )
A.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工人的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到19世纪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英国的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故本题选B;题干没有涉及内阁,故不选A;C明显不正确,故不选;议会改革没有满足工人的政治要求,故不选D。
9.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解析】选D。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无权废止法律,故排除A、B、C。内阁大臣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故选D。
10.(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 )
A.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解析】选A。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君权神授”的理念是不容挑战的,但是现在威廉和玛丽的权力却来自议会的授权,这极大冲击了传统“君权神授”观念。
11.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初期,英国议会先后颁布《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的法案,其目的在于 ( )
A.满足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B.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C.从根本上改革英国的制度
D.满足资产阶级的权力需求
【解析】选D。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在议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新乡医学院学报《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都对王权有一定的限制,扩大了议会的权力,符合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的需求。
12.18世纪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没有主人的同意,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该段材料表明 ( )
A.英国民众生活艰难 B.民众与国王尖锐对立
C.王权必须服从法权 D.国王丧失了一切权力
【解析】选C。从时间看,当时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材料强调国王无权进入民房表明王权受到法律的限制,它体现的是法律至上的原则,王权必须服从法权,故选C。
二、非选择题(37分)
13.(2019标准布朗运动·武汉模拟)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