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历史 | 课型 | 新授课 | |||||||||
日期:2019.10 | |||||||||||
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 | |||||||||||
知识要点 | 学习内容(知识点) | 认知层级 | 考试水平 | ||||||||
识记 | 理解 | 掌握 | 应用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运用 | ||||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 手冢治虫怎么读 √ | √ | 灵图天行者 | √ | |||||||
革命的发生 | 荧光测试 | √ | √ | √ | |||||||
《权利法案》 | √ 章俊元 | √ | √ | ||||||||
教学目标 1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过程,英国内战,共和国与护国政府,封建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等史实。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逐步树立民主与法治的意识。 | ||||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 ||||
教学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具、设备)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时间分配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或策略 |
导入新课 教授新课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革命的发生 《权利法案》 | 工作重在到位 问题(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里,“国王”“皇帝”似乎只有在童话世界里才有,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仍然不少国家里有国王,同学们知道哪些国家有国王? 问题(2):我们回到13世纪的英国,1215年,英格兰曾颁布了一部法律是什么?有什么内容?确立了什么原则?英国议会的结构和人员组成有哪些? 13世纪以来,议会议政成为英国的政治传统 问题(3)17世纪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怎样统治英国?有什么影响? 点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反映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斗争。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的情况 教师巡查课堂 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了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是君主权利受到很大限制。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 他为什么要恢复天主教?请大家阅读“相关史实” 议会做出了怎样的对策? 说说“光荣革命” 材料展示:《权利法案》 拓展延伸:教师讲述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其特点: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利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也称虚君制。 | 商讨、议论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寻答案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了解、掌握革命中重大事实:(学生做好标记) 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国王军队战败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独裁 学生思考:《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原则?主要目的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 跨越时空,缩小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揭示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通过自学理清革命发展的历程 | |
课堂总结 | 特点:(1)君权受到限制,法律高与王权 (2)国王作为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3)议会掌权(实际以首相或内阁为核心)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最大的政治影响,同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 知识升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 ||
运用新知,过关检测,巩固提升(中考链接) |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 B苏格兰人民起义 C国网宣布讨伐议会 D宣布成立共和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和曲折说明了( ) A革命历史条件不成熟 B 人民众没有积极参加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王朝妥协 D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长期激烈斗争 | 及时巩固运用新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新知识运用的熟练度。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思维碰撞,培养学生多方向思考问题,灵活解题的能力。 | |
总结反思,获得提升 |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 .回顾(构建思维导图) | 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 |
作业布置(略): 《新课堂》第17课 | ||||
板书设计(或绘制思维导图): 一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议会《大宪章》 詹姆士一:君权神授 二 革命的发生: 背景: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革命经过:国王军队战败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三 《权利法案》: 光荣革命杨澜体 《权利法案》目的 内容 意义 影响(意义) | ||||
教学反思: | ||||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03:4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1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